海關三次大龍郵票即厚紙大龍票:初印的齒孔光潔,稱厚紙光齒,打扎機使用日久後,打出的齒孔毛糙不光潔,稱厚紙毛齒。 ...
海關大龍郵票由上海造幣廠、西安造幣廠製造,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監製的《中國珍品郵票系列紀念冊》於1984年8月發行,限額發行10萬冊。大龍郵票紀念冊是其中的一套。...
1878年8月15日(具體發行日期迄今為止未見記載,一般認為大龍郵票的最早發行日期為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間),清朝政府海關試辦郵政,首次發行中國第一套郵票——...
海關大龍郵票(厚紙)藏品價值 編輯 自1980年金猴郵票以來,三輪生肖郵票在藝術風格上各有千秋,留下了非常強烈的時代印記,展現了我國改革開放新時期的藝術審美取向,...
亦稱薄紙闊紙大龍票。1882年第二期發行的海關一次雲龍郵票。紙質同第一期,唯五分銀用薄型書寫紙印製,容易脆裂。齒槽寬至4.5毫米。一分銀、二分銀全張郵票枚...
1883年(光緒九年)清代海關郵政第三次發行大龍郵票,所採用的紙張較厚而不透明。...... 1883年(光緒九年)清代海關郵政第三次發行大龍郵票,所採用的紙張較厚而不透...
在中國珍郵中,排行第一位是大龍闊邊黃5分銀新票。它是中國首次發行的大龍郵票中的珍品。 闊邊大龍郵票 亦稱薄紙闊紙大龍票。1882年第二期發行的海關一次雲龍郵票...
周煒良《上海工部書信館大龍郵票》中說,“無可諱言,上海書信館發行的上海工部大龍郵票(以下簡易稱:上海大龍郵票),是中國最早發行之郵資郵票,而非中國海關大龍郵票...
天津海關,是監管進出口貿易的政府部門。歷史悠久,始建於1861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與英、法兩國簽訂《北京條約》,規定了“三口通商”。天津被...
其實大龍郵票和小龍郵票的名稱是集郵家的俗稱,過去的郵票目錄稱之為海關郵政第一次郵票和第二次郵票。有些集郵者將1898年發行的倫敦華德路公司用雕刻版印製的蟠龍...
在中國珍郵中,排行第一位是大龍闊邊黃5分銀新票。它是中國首次發行的大龍郵票中的珍品。1878年(清光緒四年)清政府在海關試辦郵政。發行了第一套郵票,全套3枚,...
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我國官方第一次正式發行的郵票,是在清朝晚期的1878年7月,郵票一套共3枚。郵票的面值是用銀兩計算:綠色的面值1分銀,紅色的面值3分...
中國近代郵政是由海關開始試辦的,而海關郵政又是從津海關開始的。中國歷史上公開發行通用郵票——大龍郵票,是由津海關1878年組織經營的。津海關就是天津海關的前身...
這是我國首次發行的郵票,集郵界習慣稱為“海關大龍“,簡稱“大龍郵票“。清代郵票多用“龍“做圖案,這是因為“龍 “體現至高無上的權威,是最高統治者的象徵。...
1878年8月15日(具體發行日期迄今為止未見記載,一般認為大龍郵票的最早發行日期為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間),清朝政府海關試辦郵政,首次發行中國第一套郵票——...
清代郵政郵票指清代海關試辦郵政和國家郵政發行的郵票。從1878年發行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起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為止,清政府先後以"大清郵政局"、"大清國郵政局"、"...
郵票發行之際實無正式名稱,後世參照隨後發行的相對變小的類似圖案郵票而將其稱作“大龍郵票”或“海關大龍郵票”。直到1988年紀念大龍郵票發行110周年時,中國原郵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