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當海浪衝到基岩海岸時,往往會形成破壞力很強大的擊岸浪,拍打著海岸帶的岩石,對海岸有強烈的破壞作用,像這種由海水而引起破壞海岸的作用,叫做海蝕作用。通常,海蝕作用可以分為沖蝕作用、磨蝕作用和溶蝕作用三種。
原理
海水對海岸和海底岩石的破壞作用,稱為海蝕作用。按作用性質海蝕作用可以分為機械剝蝕和化學溶蝕兩種。化學溶蝕作用,僅在海岸岩石易溶的地區才有顯著影響,故其作用範圍有限。機械剝蝕作用,按其方式又可分為運動的海水直接衝擊海岸的沖蝕作用和海水以其所攜帶的沙礫對海岸的磨蝕和撞擊作用,統稱為海水的沖蝕作用。海蝕作用在基岩海岸表現最為明顯,它通過沖刷、研磨和溶蝕作用使岸線遭到破壞。
分類
①沖刷作用:海浪以巨大的能量衝擊海岸,使岩石遭到破壞,法國北岸迪埃晉記錄到海浪的衝擊力達到60噸/平方米。特別是對有裂隙和節理的岩層,海浪不僅以其巨大的衝擊力破壞岩石,而且將裂隙中的空氣壓縮,海水退卻時,壓力驟減,形成一種爆炸力量。如此反覆進行,可使岩壁破碎、崩解,海岸不斷後退。
②磨蝕作用:海浪攜帶著砂礫以巨大的力量前擁後退,對岸邊和水下的基岩進行強力磨蝕,長期的磨蝕作用將岸邊塑造成陡崖,把海底基岩磨成平台。
③溶蝕作用:海水對岩石、礦物的溶蝕能力比淡水強。
作用方式
海浪到達海岸變成拍岸浪時,海水攜帶的砂礫便獲得動能而猛烈衝擊和研磨濱岸帶的海底和海岸岩石。
潮汐在開闊海岸帶附近作用較弱,僅起助長海浪的破壞作用。漲潮時洶湧潮水將能量疊加於上從而增加了拍岸浪威力;退潮時又把大量鬆散物帶走,使基岩裸露從而增大了海浪剝蝕的範圍和深度。而在海灣河口地區潮汐的破壞作用十分強烈,如杭州灣的潮汐高潮時水位迅速升高、速度加快,至海寧市可形成8~12 m潮峰猛烈衝擊兩岸、進行強烈破壞。
由於海浪和潮汐的不斷破壞,基岩海岸可形成多種特殊的海岸地貌。首先在海岸陡崖下部海浪達到高度附近形成沿海岸延伸的凹槽,稱為海蝕凹槽。海蝕凹槽的形成和擴大使凹槽上部岩石因失去支撐而崩落,海岸遂形成直立峭壁,稱海蝕崖。海蝕崖下部因受拍岸浪及其挾帶石塊撞擊可形成海蝕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