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玉巴達杏

海淀玉巴達杏

海淀玉巴達杏,北京市海淀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海淀玉巴達杏原產于海淀區北安河,具有數百年栽培歷史,曾為貢品,具有果皮薄,個頭圓潤,口感好,成熟後晶瑩剔透,多汁且沙瓤,口味香甜,杏仁甜營養價值高等優點。玉巴達杏在北京根據個頭又分為大、中、小玉巴達,其中小玉巴達杏品質最好,其成熟果實直徑達2.5~3.5厘米,每斤約8~12個。

2014年5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海淀玉巴達杏”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淀玉巴達杏
  • 產地名稱:北京市海淀區
  • 品質特點:果皮薄,個頭圓潤,多汁且沙瓤,口味香甜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第2105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4年5月22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 感官特徵
海淀玉巴達杏果形較大,單果重50~70克;果實扁圓形,果頂微凹;梗窪廣淺、肩平;成熟時果皮底色黃白,陽面有鮮紅暈;果肉細膩,柔軟多汁,口感香味濃郁,味酸甜;半離核,仁甜。
  • 品質指標
海淀玉巴達杏品質優良,含可溶性固形物為10.0%~13.0%,含酸量為1.60%~1.80%,每百克鮮果含維生素C 6~6.5毫克。
海淀玉巴達杏果實海淀玉巴達杏果實

產地環境

海淀地勢西高東低,屬暖溫帶半濕潤的山地丘陵及山麓平原地區,海拔高度50~1278米。西部山區統稱西山,屬太行山余脈,整個山勢呈南北走向,僅黃道嶺處山巒向東稍有延伸至望兒山,呈東西走向,形成一個C型山窪,冬春季氣溫較平原高1.5℃左右,最高時達到2℃,使海淀玉巴達杏不怕早春寒冷,在4月初開花。西山山區土壤類型褐土,土壤質地以輕壤為主,少數為中壤,土壤通透性好,土壤酸鹼度在6.5~8.0之間,有機質含量在6毫克/千克以上。
海淀氣候屬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冬季寒冷乾燥,盛行西北風,夏季高溫多雨,盛行東南風。年均氣溫12.5℃,年日照數2662小時,日照充足,無霜期211天。年平均降水量628.9毫米,集中於夏季的6~8月,6月下旬開始進入雨季。4月份杏花受粉期間一般不會出現颳風下雨,杏生長期間光照充足、少雨使杏顏色鮮艷、品質香甜。
西山是南沙河發源地,海淀區內長度13公里;多處有山泉,山地杏樹多為旱作栽培,由於春季乾旱,在關鍵時期也用泉水灌溉。
海淀西山杏花開海淀西山杏花開

歷史淵源

杏原產中國。在北京海淀地區,栽培杏已有500多年歷史。
據史料記載“臥佛寺面面皆杏花、杏樹可十萬株,此香山第一聖處也”,至今海淀西山一帶仍然有許多野杏樹。
另據清《帝京歲時紀勝》描述:“杏除香自、八達杏之外,有四道河、海棠紅等杏,仁亦甘美”。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農工商部奏準,興辦京師農事試驗場,面積1067畝,即有杏樹栽植,供試驗、改良、推廣。
民國四年(1915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海淀範圍內創建了18處民間果園,其中北安河的玉巴達杏享譽京城。
杏樹是長壽樹種,現海淀保存下來的生長百年以上的老杏樹有幾十株,仍然根深葉茂、碩果纍纍、生生不息。海淀杏在長期栽培中,形成了眾多名特優品種。在栽培品種中,以玉巴達杏為主。
1990年出版的《北京果樹志》記載了北京市海淀區地方包括玉巴達在內的鮮食杏品種8個。
2012年,海淀農科所啟動了海淀杏產業提升項目。
枝頭的海淀玉巴達杏枝頭的海淀玉巴達杏

生產情況

2014年,海淀玉巴達杏栽植面積約270公頃,年產量約1600噸。
2015年,海淀區域杏樹種植面積在4000餘畝,總產約有160萬公斤。
海淀玉巴達杏果實海淀玉巴達杏果實

產品榮譽

2014年5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海淀玉巴達杏”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海淀玉巴達杏主要分布在海淀區西山東麓沿線,包括蘇家坨鎮七王墳村、西埠頭村、車耳營村、西山農場、徐各莊村、北安河村、南安河村、草場村、周家巷村、聶各莊村,溫泉鎮白家疃村、溫泉村、楊家莊村,西北旺鎮冷泉村、韓家川村,四季青鎮香山村(1街坊、2街坊)。地理坐標為:東經116°03′~116°16′,北緯39°58′~40°06′。
海淀玉巴達杏果實海淀玉巴達杏果實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⑴產地要求。海淀玉巴達杏種植選擇在丘陵山地背風向陽的緩坡地帶,海拔高度70~300米,土壤壤質偏砂,排水通暢。1月份平均氣溫不低於-10℃,生長季不低於10℃的有效積溫為4100℃;花期最適宜溫度為11℃~13℃;生長期臨界溫度下限要求花蕾期為-3.8℃,盛花期為-2.2℃,幼果期為0.5℃。土壤pH值6.5~7.0,有機質含量6毫克/千克以上,土壤含鹽量小於0.2%。以上近似苛刻的自然條件使海淀玉巴達杏豐產穩產,品質優良。
⑵品種選擇。選用海淀原產地品種大玉巴達杏。一般3月中旬花芽萌動,4月上旬盛花期,花期5~7天,4月上旬葉芽萌動,6月上旬果實成熟,屬早熟品種,11月上旬落葉。繁殖一般在當地野生4~5年山杏上直接進行劈接或插皮接,要求砧木耐旱、耐寒,適應性強,樹勢強健;或者用當地野山杏杏核秋天上凍前種植,第三年進行芽接或劈接。嫁接苗4年開始結果,高接樹3年可結果,8~10年生開始進入盛果期,一般盛果期樹單株產量可達100千克左右。以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較豐產。栽培時可選串枝紅或白杏等為授粉品種;修剪時要注意多拉枝,少短截,注意多培養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
⑶生產控制。①施肥。施基肥:一般在落葉前或在萌芽前15天,以遲效性有機肥為主(如堆肥、綠肥、落葉等),骨粉、複合肥等也可作基肥深施;採用環狀溝施或放射狀施肥方法,株施優質有機肥50千克、0.3~0.5千克硼肥、1~2千克磷酸二銨或磷酸二氫鉀;施肥後灌足水。土壤追肥:時期為花前、花後、幼果膨大及花芽分化期和果實開始著色至採收期間;花前肥每株追施尿素0.3~0.5千克;果實膨大期以速效氮肥為主,配以磷、鉀肥,每株施磷酸二銨0.5~0.6千克;采果後追肥以磷、鉀肥為主,配以少量氮肥,每株施三元複合肥1.5~2千克。根外追肥:花前噴0.5~1%的尿素水溶液,花期噴0.3%硼砂加0.3%尿素混合液,花後噴0.3%尿素加0.3%磷酸二氫鉀,果實膨大期噴0.3~0.4%的磷酸二氫鉀,花芽分化期每隔半月噴1次0.2~0.4%磷酸二氫鉀。②灌溉。灌水時期分別是萌芽前、新梢生長期、幼果膨大期,封凍前結合施肥灌1次透水,其它時期根據乾旱情況灌水;果實成熟期勿灌水。雨後或出現積水時及時排水。③花期。放蜂有助於授粉,一般每公頃放置2.5箱蜂,開花前一天放蜂至花後結束;花期易發生凍害的地方,可採用花前灌水、熏煙等方法,防止花器官受凍。④其他。生長季節降雨或灌水後,及時中耕除草,鬆土保墒;提倡杏樹幼樹間作矮桿作物、綠肥、生草、覆草或覆蓋地膜;樹形主要包括自然圓頭形、疏散分層形、自然開心形等;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採取農業、生物、化學綜合防治相結合的方法。
⑷采後處理。採收時期根據銷售途徑以鮮食成熟度確定。採收前要做好估產,準備採摘、盛果的工具,運輸車輛和存放場地。採收採用人工採摘,摘下的果實先輕放在鋪有毛紙或布的籃子裡或布兜里,然後揀入果箱。每箱裝填要適量,不可過多過高,不得擠壓。按先冠外后冠內、先下層後上層的順序進行採摘。
  • 質量安全規定
要求生產、銷售嚴格執行《農藥安全使用準則》(GB 4285-1989)、《無公害食品 林果類產品產地環境條件》(NY 5013-200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T496-2002)、《鮮食杏無公害生產綜合技術》(DB11/T435-2007)等國家、地方標準。

專用標誌使用

該地域範圍內的海淀玉巴達杏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北京市海淀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標誌只允許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定的標誌使用人使用,且用標前必須對產品進行嚴格檢測。標誌印刷須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躬耕標識設計使用規範手冊》要求,加貼型標誌要貼在包裝的明顯位置,任何人不得冒用。登記證書持有人負責建立規範有效的標誌使用管理制度,對標誌的使用實行動態管理、定期檢查,並提供技術諮詢與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