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經濟學

海洋經濟學

海洋經濟學是研究海洋開發利用經濟關係及其經濟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介於海洋科學經濟科學之間的新興邊緣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洋經濟學
  • 外文名:Marine Economics
  • 產生時間: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
  • 發展:六個階段
  • 主要課程:經濟學、海洋學
  • 相關書籍:《海洋經濟學》
組成,研究內容,發展歷程,起源,原始社會,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秦漢到南北朝,隋朝到元朝,明清時期,培養條件,授課目標,相關書籍,

組成

海洋經濟學(Marine Economics) ,包括海洋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海洋生產力、海洋生產關係海洋經濟活動。海洋產業經濟,包括海洋產業結構海洋水產業、海洋工業、海洋服務業和海洋未來產業。海洋區域經濟,包括海洋經濟區劃、海岸帶經濟、海島經濟,海洋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經濟和大洋經濟。海洋可持續發展經濟,包括海洋可持續發展戰略、海洋生態環境資源經濟、海洋科技文化教育經濟、海洋市場經濟和海洋經濟管理。

研究內容

海洋的基本情況;提高海洋經濟效果的途徑和方法;海洋政策海洋法規;海洋經濟活動預測;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等。海洋經濟學專業:依託海洋資源,面向海洋世紀,系統培養文理交叉、擁有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海洋經濟理論基礎,熟練掌握海洋經濟國際合作業務的基本技能和技巧,通曉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擅長港口航運物流經濟,熟悉國際海洋經濟學發展的前沿學科與熱門問題進行及時的跟蹤研究。
海洋經濟學分配去向主要有國家海洋局、海洋研究機構、經濟學研究單位、海洋院所、地方海洋管理部門、基層政府部門等等。

發展歷程

起源

“海洋經濟學”這一名稱,是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美國學者提出的,到70年代中期。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文明的發展。海洋經濟學得到較快發展。中國學者蔣鐵民主編的《中國海洋區域經濟研究》,是中國第一部海洋區域經濟學專著。以後又有楊金森等著的《中國海洋開發戰略》等。
海洋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文明的主體雖是大河文明和大陸文明,但海洋文明也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華民族的祖先,在18000年前就已利用海洋貝殼作裝飾品;中國海洋漁業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海洋鹽業也有4000多年的歷史。中國也是世界上航海和造船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有6隻距今約7000年的獨木舟船槳,這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有說服力的航海文物。從西周時代(距今約3000年)開始,中國近海交通已漸趨發展,距今約2500年出現了專業造船工場。在漫長的海洋開發利用活動中,中華民族也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東方海洋文化和燦爛的東方海洋文明。
根據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宋正海在《東方藍色文化》一書分析,中華海洋文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六個階段。

原始社會

第一階段是原始社會,時間大約為公元前21世紀前。在石器時代,沿海就有人類活動,採挖小型水產動物,這已被“貝丘遺址”所證實。這些從事海洋漁獵的原始人也被稱為“貝丘人”,他們是這一時期海洋文化的代表。

西周時期

第二階段是夏商西周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這一時期是中國的銅器時代,海洋文化有較大的發展。夏代沿海農業區已開始形成,各地特有的海產品成為沿海地區向中原朝廷進貢品,祭海活動已經開展起來。到西周時,海洋活動得到加強,主要以漁鹽為主。

春秋戰國時期

第三階段是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這一時期,南方的吳、越,北方的齊、魯都是海洋文化發達的諸侯國,從漁鹽中獲利。

秦漢到南北朝

第四階段是秦漢到南北朝,公元前221到公元581年。這一時期,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的產生,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和沿海經濟的發展,人類對海洋的認識增多,海洋文化日趨繁榮。

隋朝到元朝

第五階段是隋朝到元朝,公元581年到公元1368年。這一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航海和國際貿易的發展。專門設立“示舶司”來加強對航海業的管理。宋代,沿海人工養殖業發展起來。記錄海產的著作、天文潮表和相關的潮汐理論開始形成。

明清時期

第六階段是明清時期,公元1368年到公元1911年。明初,海洋貿易比較發達。後來,明清政府實行了嚴格禁海政策,阻止了中國海洋文化的發展。後來的鴉片戰爭則使中國喪失了國家主權。但這一時期中國傳統的海洋文化仍有發展。不僅表現在史書記載的人們對海洋知識的了解和海水養殖、海洋捕撈、海鹽業的發展上,還表現在具體的航海實踐上。其中,最著名的壯舉是鄭和七下西洋。
中國是海洋大國,也是海洋經濟強國。海洋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巨量的資源。海洋經濟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貢獻率越來越大,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極為重要的條件和最強有力的基本支持領域。

培養條件

主要學習經濟學、海洋學和海洋經濟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海洋經濟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系統訓練,掌握海洋經濟國際合作、海洋經濟研究、海洋產業及企業發展等方面的管理技能,具有理論分析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主要有:
1、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
2、掌握海洋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
3、了解海洋經濟學科研究前沿、發展動態及狀況;
4、正確理解國際、國內海洋經濟政策和法規;
5、初步掌握海洋經濟領域國際合作的業務技能和技巧;
6、基本掌握海洋區域綜合調研方法、海洋遙感信息分析方法、海洋經濟文獻資料檢索方法,並能利用計算機等現代信息工具從事海洋經濟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
7、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較高的聽、說、讀、寫、譯能力。
畢業生繼續深造方向為:海洋區域經濟、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企業管理學經濟法學等碩士學位研究方向。

授課目標

了解海水的組成及其與純水的區別;掌握位溫的變化和它的實用性;了解海水主要的熱學和力學性質及其與海水的溫度、鹽度和壓力的關係。掌握海凍的形成條件和形成過程,了解海凍的類型及特點,海凍的鹽度、密度和其他主要的物理性質,認識海冰對海洋水文狀況的影響。充分認識太陽輻射對海洋的重要性,讓學生從地球系統的角度掌握海洋熱收支和水平衡,了解海洋熱收支和水平衡的具體過程,從總體上把握海洋運動的基本特徵。掌握海水溫度、鹽度和密度的概念,讓學生了解整體上世界大洋溫、鹽、密度的經緯向以及鉛直方向分布特徵和特點,對熱赤道,季節性溫躍層等概念要理解。掌握鹽度和溫度對密度的影響;了解中國近海表層水溫,鹽度,密度的分布,並能了解觀測溫鹽度的手段。

相關書籍

《海洋經濟學》
書 名:海洋經濟學
作 者:孫冰 李穎
《海洋經濟學》系統地介紹了海洋經濟學的基本內容,包括海洋經濟活動、海洋資源、海洋三大產業、海洋未來產業、海洋區劃、海岸帶經濟與海島經濟、海洋可持續發展戰略等。
《海洋經濟學》難度適中,可作為高校經管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供社會讀者閱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