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依舊(故宮博物院原創話劇)

海棠依舊(故宮博物院原創話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海棠依舊》以1933年至1948年間故宮博物院文物的南遷、西遷、遷檯曆程為主線,選擇一個家庭視角作為切入點。通過講述故宮南遷時職員顧紫宸為保護故宮國寶而離開北平與懷有身孕的妻子,從此踏上幾十年漂泊旅途的經歷來展開故事主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棠依舊
  • 類型:話劇
  • 主演:姜龍斌,李貞子
  • 演出劇院:故宮博物院青年戲劇社團 
  • 編劇:王戈
  • 導演:毛爾南
劇情簡介,職員表,劇名由來,成立海棠社,相關報導,

劇情簡介

《海棠依舊》講述了1933年至1948年間故宮博物院古物南遷、西遷、遷台過程中故宮人守護國寶的真實故事,體現出世代故宮人傳承不息的守護典藏、敬業奉獻的崇高情操。劇中三次選擇、三種別離、三封家書,對主人公而言始終卻只有一個信念、一句承諾、一懷鄉愁。戰亂中的故宮人,保護一萬餘箱古物,走過大半箇中國,用生命延續文化的命脈,留給自己的只有無盡的思念與守望。

職員表

出品人監製導演編劇
單霽翔紀天斌(總監製) 王亞民(總監製) 宋紀蓉 馮乃恩 婁瑋 任萬平 李小城毛爾南王戈

劇名由來

該劇編劇王戈說,文華殿前幽靜嫻美的海棠花是自己最喜歡的景致,文物南遷是一段沉重悲壯的歷史,仍希望用一個溫暖雋永的意象來表達它。“海棠花每年都會盛開,在滄桑世事中,有種不變的從容與篤定,‘海棠依舊’四字,表達的就是這份恆久守護的精神,它是美好的期待,不變的願景,使命的傳承,也象徵著一代代故宮人對典守中華國寶、守護文化根脈的精神。”

成立海棠社

2015年4月13日下午,故宮博物院在文華殿前海棠樹下,宣布成立故宮博物院青年戲劇社團——“海棠社”,同時啟動故宮博物院90周年院慶劇目《海棠依舊》的排演工作。
“海棠社”的成立源於2012年底至2013年初,年輕的“故宮人”自編自演的話劇《海棠依舊》。該劇以1933年至1948年間故宮博物院古物南遷、西遷、遷台過程中故宮人守護國寶的真實故事為主線,表現了老一輩“故宮人”對國寶典守珍護的情懷,及融在血液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海棠依舊》曾連續演出六場,獲得了文博界同仁和戲劇界專業人士的肯定與好評,台北故宮馮明珠院長也在觀劇後深有感觸、潸然淚下。
“海棠社”成員“海棠社”成員
通過《海棠依舊》的成功上演,故宮博物院關注院史研究、熱愛舞台表演的青年人,共同發起成立“海棠社”。“海棠社”成立後將對話劇《海棠依舊》從劇本到演出進行重新調整、設計和完善,全面提升該劇的情感訴求、文化內涵和視覺效果,為故宮博物院90周年獻上一份厚重的禮物。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參加了戲劇社的成立儀式和首次活動,講述了故宮博物院在不平凡的發展歷程中所積澱的精神財富,其核心便是視國寶為生命的典守精神,也是“故宮人”代代傳承、永遠堅守的故宮精神。他充分肯定了《海棠依舊》首輪演出的成功,並鼓勵青年人在實踐中深刻體會、主動傳承故宮人的寶貴精神,繼續深化主題,打磨作品,提升《海棠依舊》的藝術品質,用活潑多樣的表現形式,向社會公眾展現故宮人的風采,讓公眾更好地了解故宮博物院的歷史與現狀,了解歷代故宮人為故宮博物院的傳承與發展做出的努力。
成立儀式上,單霽翔院長作為榮譽社員,與劇社成員一起在一幅繪有海棠枝葉的畫卷上,按下指印作為花瓣,共同完成一幅海棠花圖畫,與文華殿前盛開的海棠相映成趣。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紀天斌,副院長宋紀蓉,及院辦公室、黨委辦公室、工會辦公室、團委辦公室等部門負責人共同參加了劇社的成立活動。
成立儀式結束後,“海棠社”開展了第一次社團活動,重溫話劇《海棠依舊》的經典段落,並現場邀請新社員體驗試演部分角色。
未來,青年社員將組織開展專業培訓、觀摩交流、劇本創作實踐、舞台表演等豐富多樣的活動,繼續創作更多更好的以故宮和故宮人為題材的各類文藝作品,讓“故宮人講述故宮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故宮人的故事”,激發青年人的創作活力,更好地傳承和傳播故宮精神、故宮人精神,為推進“平安故宮”建設貢獻力量。

相關報導

該劇的編劇及演員均是故宮博物院的普通員工,他們用業餘時間創作排演了這部反映故宮人精神的話劇,將觀眾帶入到一段可歌可泣、盪氣迴腸的歷史畫卷中。
該劇取材十六年文物南遷史
作為一部不折不扣的院史話劇,《海棠依舊》講述了故宮六百年滄桑風雨中最為獨特的一段隱秘史——文物南遷。1933年,為防止故宮文物在戰火中損毀,故宮人頂著壓力將文物遷移出京,開啟了長達十六年守護文明之火的長征路,在這條困難重重的險途上,這群護寶者向死而生,用生命守護著國寶和文化的安危。
“在當時的運輸和存放條件下,‘敵人’不僅有日軍、土匪和炮火,還有潮濕、白蟻和鼠患,但一萬多箱文物中,除了個別幾件外,竟都完好無損。”跟隨父親、原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莊尚嚴看護文物,最終落腳寶島台灣的莊靈曾表示,“說故宮文物南遷是世界文物保護史上的奇蹟,絕不為過。”
正因為這段歷史意義非凡卻鮮為人知,該劇編劇,前《紫禁城》雜誌副主編、現故宮博物院展覽部副主任王戈才動了寫戲的念頭,“2004年,我在統計故宮博物院成立以來舉辦過的展覽,查考過程中,看到很多南遷資料,那時就播下一顆種子。”此後,他陸續讀了所有能找到的南遷史資料,直到2009年動筆寫戲。
初稿寫作加上收集資料,增減修改,用了三年,“五年來在不斷排演,劇本也一直在修訂”。作為一部取材於真實人物的作品,《海棠依舊》描寫了在烽火連天、飄搖動盪的歷史年代下,故宮人顧紫宸一家典守文物的悲歡離合。
王戈表示,無論是護寶南下,顛沛奔波的故宮職員顧紫宸,還是值守北平、甘苦與共的故宮理事龔培衡,都有原型參考,“不是一個人的形象,他們融合了許多故宮人的故事,濃縮了那一代故宮人的群像。”而在寫戲過程中,王戈也曾數度落淚,“那種撲面而來的真實感,就像看到一位位老師、老友出現在面前,護得古物周全,這就是故宮人的使命,讓人真實地為故宮驕傲。”
故宮人動情搬演故宮事
有別於其他專業院團的演出,《海棠依舊》來自於一支純粹的非職業演出團隊,“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故宮人演故宮事的作品,所有演員都是故宮員工,除了我這個導演”,來自中國兒藝的導演毛爾南笑言,“相比之下,我這個圈內人倒成了圈外人”。
聚光燈下,這群故宮的年輕人投入地演繹劇情,略顯青澀卻又情感真摯,每一場落幕,都收到了如雷掌聲。使人尤為感動的是,當真實的歷史照片出現在紗幕上,與舞台上人物群像合二為一時,觀眾席中傳來低泣聲,濃濃的致敬感令人動容。
演出的所有17位演員都是來自展覽、文物修復、古建修繕、文物數位化、文物管理、宣傳教育、行政後勤、開放保衛等部門的年輕人,因對故宮和戲劇的熱愛走到一起,他們毫無酬勞,利用個人時間排練。“為了節省經費,在院外彩排時,就連一伙食都是編劇王戈每天從故宮食堂打出來的”工作人員坦言。
飾演“王團座”的李璐表示,自己從2012年首演起就參演該劇,五年時間,六輪演出,讓自己對故宮歷史、故宮精神了解很多,“熱愛故宮不再是一句口號,這裡和你的生命發生了聯結,雖然能量不同,但我們願意繼承老先生們骨子中那種擔當,看護故宮文物,我們與有榮焉。”
在劇中出演顧紫宸妻子的女一號李貞子,就職故宮信息資料部,負責文物的資料採集工作,在崗七年間,她一共錄入圖像資料七萬多張,“1944年,留守北平的故宮人清理文物總計1189058件,像一個天文數字,那會兒和現在的時代、手段、技術都不一樣,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李貞子說,最令她難忘的,是一個在太和門前排練的夜晚,“那晚明月高懸,大家在金水橋畔排練,劇中台詞迴蕩在空曠的廣場上,像是歷史的問答。想到近百年前,故宮前輩也是在這裡將古物整裝運出的,那一晚,時間好像流回到民國,我們也仿佛真正遇見了這些古物的守護者,與他們靈魂相交。”
對於觀眾而言,這是一部講述中國人守護文明火種的史詩劇作;對於劇中演員來說,《海棠依舊》不僅是一段隔空相望的歷史,它開啟了年輕一代對故宮精神的更深認知。對此,《海棠依舊》出品人、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五年來,這部戲讓人們看到了故宮青年人的成長、堅定與自信,以及故宮人精神的傳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