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會寺(安徽省太湖縣寺廟)

海會寺(安徽省太湖縣寺廟)

海會寺為省級重點佛寺,坐落於太湖縣白雲山麓,位於太湖縣新城東北10公里的白雲山南麓,距105國道約3公里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會寺
  • 外文名:The sea will Temple
  • 始建於:唐代
簡介,歷史沿革,建築特點,

簡介

為唐代古剎。寺背倚白雲峰,有清泉飛瀑自雲崖而下,響聲如雷,因名響水崖。激流繞寺而過,名玉帶河,河上有石拱橋,建於宋,名玉帶橋。海會寺前殿、中殿毀於文革,1984年重建。主體建築為一組仿唐建築群,紅牆黃瓦,在山圍綠繞中熠熠生輝,環境清幽宜人。山門匾額“海會寺”系趙朴初所書。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慶市太湖縣海會寺
“海會”一詞,出於佛教著名典籍《華嚴經》。《華嚴經》上說:“海會者,乃以深廣故意。”為佛經做注的人說:“海”比喻德高、數眾。於是人們遂把許多高僧會聚在一起叫海會。趙朴老在《訪雲岡石窟及華嚴寺》一詩中有這樣的詩句:仿佛靈山集海會,弟子或坐或立或語或默或悲或欣然。
這裡的“海會”就是上面所說的意思。靈山是釋迦牟尼講經之處。朴老是說石窟石像。禪宗在原義的基礎上對“海會”做了一些新的解釋,禪宗說:僧眾到寺院來修行,就好像百川流入大海,歸宿和目的都是一樣的。於是就把眾僧會聚到寺院來修行稱為海會。用“海會”名寺院,是把普通名詞變成了專有名詞,意思是高僧雲集,虔誠修行。

歷史沿革

《輿地紀勝》卷四十六載:“白雲山在太湖縣東三十里,有海會寺,其寺至今存焉。”宋代詩人王之道(宜和六年進士,有《相山集》傳世)有《游白雲山誨會寺》紀勝:龍舒富山水,白雲又其角。七峰互迴環,仰見天一握。古木森建幢,蒼藤大張幄。初疑翠黛掃,頗類清玉琢。飛泉何處來?其勢白天落。舂撞吼雷霆,激射紛雪雹。田家承下流,伐石競耕鑿。搖風麥初齊,泛水秋尚弱。恍若桃花源,誤入不容卻。況有古道場,碧瓦紅丹擴。樓台鎖煙霞,松杉聚猿鶴。我柬孟夏初,征衫汗如灌。消除愛欲惱,澡洗塵土濁。山神似相留,入夜雨還作。明朝出山去,欲去更盤薄。何當賦歸來,寄傲酬素約。
海會寺海會寺
宋仁宗天聖十年(1032),太湖知縣李淳曾撰《太湖縣白雲山海會寺建經藏記》。(見宋張昊《雲谷雜記》)所謂經藏,是藏經閣、藏經樓等專門收藏佛教典籍的處所,也就是皖西南的佛教典籍研究中心,足見海會寺在宋代影響之大。
此後不久,一代高僧、禪宗二十一世白雲守端禪師(即白雲祖師),在海會寺弘揚佛法。
白雲守端(1025—1072),系禪宗臨濟宗八世楊岐方會的法嗣。慶曆六年(1046)楊岐方會以臨濟正脈付守端,守端遂為臨濟宗九世,守端在海會寺遂將臨濟正脈付予法演。臨濟宗的楊岐派在宋、元兩代傳人日本。在日本鎌倉時代禪宗二十四派中,有二十派皆出於楊岐的法系,所以在日本佛教禪宗各派中,楊岐方會、白雲守端及其法嗣法演都是很有聲名和影響的。近些年日本的教授、學者、禪宗信徒三次來海會寺禮佛、考察、觀光,即因緣於此。
守端卒於熙寧五年,有詩呈楊岐方會:我有名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五燈會元》)
守端法嗣、禪宗二十二世、五祖法演至海會寺有詩呈守端:山前一片閒田地,又手叮嚀問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
守端有楹聯一則:掀翻海岳求知己;拔亂乾坤見太平。(《五燈會元》)聯意涵蓋時空,至今仍有現實意義。
宋著名詩人郭祥正(功甫)於熙寧初年來海會寺參謁守端並贈詩。(詩見郭祥正《青山集》) 明哲學家羅汝芳任太湖知縣時有《游海會寺》詩:山人放鶴去,鶴得山人心。為覓篷壺底,年來水淺深。
據寺內《永明燈碑》記載:“自唐宋以後燈傳不絕,昔日殿角軒昂,神靈赫濯。”海會寺面臨玉帶河,背靠鳳凰峰,右有響水崖,清泉飛瀑,盤旋湍急,噴珠濺玉。其他境幽景奇,自古有獅象交吻、東山古境、西日晚霞、石獅嘯吼、孤塔雲霄、仙泉飛練、賂岩瀑布、仙人捧杯、玉帶拱橋、仙人打坐等十景。佛殿周圍峰崎徑曲,雲繞溪環,百妍乾態,真乃靈秀一在成,堪稱佛家勝地。清朝慈禧太后贈額“真如自在”。傳說建寺之初,曾有四位祖師先後駕至,白雲守端祖師來時,一朵白雲飄然而至;梅仙祖師臨時花開灑落,五彩繽紛;靈濟祖師來時有青鳥盤旋;楊公祖師拜靈濟為師而後成半仙。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寺內最盛期有和尚三千,道士八百。最早時山門是距佛殿五里之遙的太子山,僧人每晚關山門時不得不騎馬來往,因而又有“騎馬關山門”之說。歷代以來,或由官府,或由名士,捐款修建,增殿設廊。
根據史志記載,海會寺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曾重修。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太湖知縣吳錫峰到寺觀光,見寺宇破舊,會同當地紳士張延謁等修葺。鹹豐九年(1859年),太湖官兵為了躲避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的追擊,憑寺抵抗,致使海會寺毀於戰火,損失嚴重,僅存前殿三楹。同治四年(1865年)監生馬平聲等倡捐,重建祖師殿。到光緒四年(1878年),寺內方丈最安法師又倡邀修繕,增建廊房,漸復舊觀。1960年,太湖縣政府曾拔款一萬五千元修繕該寺。“文革”中,佛像全部被毀。1973年,中佛殿被拆。1982年11月。海會寺被縣政府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安徽省政府定為省級重點寺廟。1984年8月省政府拔專款二萬元維修了上、下佛殿。同年9月,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為該寺題寫了寺名。

建築特點

海會寺呈階梯形建有下、中、上三殿。下殿建築面積約100平方米,青磚木架小灰瓦結構;殿中四根兩人合抱粗的圓形木柱,一字排列,支梁托架,柱礎石質鼓形,刻有圖案,地面為方磚相嵌而成。上殿建築面積約100平方米,廊沿、台階用石塊砌成,廊柱木質圓形,柱礎為不規整方石,殿面有五間,用青磚砌隔。上殿兩端廊門下,又各成直角建起相對迴廊式房屋。中殿於“文革”期間被拆毀,90年代初寺內尼姑四處籌集資金將它重建,後於1994年竣工。中殿建築面積324平方米,黃瓦紅牆,飛檐翹角,莊重肅穆,素雅古樸。內有8根大柱托梁,供奉三尊大佛、四大天王、觀音、文殊、普賢等神像。1999年又建成地藏殿。四殿相依,蔚為壯觀。 中殿與下殿之間靠西有一株千年羅漢松。樹幹有三人合抱之圍,雖歷經千年風雨,仍枝繁葉茂。枝作龍勢,葉呈劍狀,黑青色,是一幅活的“鐵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