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海底山是指在各大洋中比較孤立的錐形山峰或山峰群,是海底高聳但仍未突出海平面的山,因此不可以稱之為島。海洋學家對海底山的定義是,從海底算起,高度不低於1000米的山體。全球估計有3萬座海底山。最高的海底山是
薩摩亞群島與紐西蘭間的海底山,高達8690米。典型的海底山由死火山形成,海底的基層物質比由沉積形成的深海海底堅硬很多。
海底山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在西太平洋,是重要的國際海底山區域。這些區域有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比如富鈷結殼礦。
全球共有3萬座海底山。據專家介紹,海底山是從海底表面突出超過0.6英里(約合1公里)的山。
海底山是指在各大洋中比較孤立的錐形山峰或山峰群。只有那些高出海底不小於千米的山峰才稱海底山。海底山(Seamount)是從海底地面高聳但仍未突出
海平面的山,所以不能算是島。典型的海底山由
死火山形成,由1000至4000米的海底突出。
海洋學家定義海底山的獨立特徵為至少在海底地面升高1000米。海底山頂通常在海平面下幾百至幾千米,所以他們被算是
深海(deepsea)。全球估計有30000個海底山,只有少數受到研究。但部分海底山被認為是異常。例如海底山通常在海平面下幾百米,但是鮑伊海底山(BowieSeamount)由3000米深的海底升高至海平面下24米。
最高的海底山:薩摩亞群島與紐西蘭間海底山高 8,690米。
海底山(Seamounts)及海底山群(Seamount Groops):任何一個淹沒在海洋之山峰,其高度超過五百
噚者,均可謂之為海底山,其最高錐峰之高度限制於一千噚左右者。海底山分布於所有大洋中,其為不規則散布者較少,經常可發現其呈線狀排列。所有錐狀海底山,不是
死火山即為
活火山。克萊溫(Kelvin)海底山群自緬因灣(Gulf of Maine)附近向大西洋中洋脊伸展,是一有八百哩長之線狀海底山。大西洋-大流星(Atlantis-Great Meteor)海底山群,則沿著亞速群島(Azores)南端之南北線,延伸四百哩之長。在西南太平洋,有甚多島線及海底山在海洋中成十字交叉。在中太平洋夏威夷西南方,有一塊面積甚大之海底山區,其平坦之山頂,在海面下五十至八百五十噚之範圍內。此種平台海底山或海棹(Tablemount),稱之為海坪(Guyot)。自此平坦之山頂,已獲得白堊紀之淡水化石。此種沈降島嶼(Sunken Islands)之分布,並不僅限於太平洋地區。幾個克萊溫海底山之平坦頂部之深度,亦有六百五十噚,而大西洋-大流星海底山群之平坦海底山頂深度,亦達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噚。
形成過程
美國地質學家表示:北冰洋海底冒出的
甲烷氣泡創造了其海底上百座低矮的小山。
美國蒙特裏海洋生物研究所的
地質學家Charlies Paull、William Usser及其同事們表示:自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發現了海底丘陵特徵以來,這些小山的來源就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
該研究小組收集了
加拿大北海岸的波弗特海陸架的海底小山的沉積物和氣體樣品,他們稱其具有“小丘一樣”的特徵。這種象小丘一樣低矮的、頂部圓形的、含有冰核的小山分布在北極的很多地區。此前曾有研究表明這些小山是在陸地上形成的,但是當最近的
冰河時代來臨之後就被上升的海水淹沒了。
Paull及其同事經過研究則提出了另外一種理論:當
甲烷水合物這種氣體和海水的冰凍混合物在海底沉積物層下分解時釋放出
甲烷氣體,這些氣體將
沉積物擠壓到海底表層形成小山丘,就像從管子裡往外擠
牙膏。
由於甲烷是主要的
溫室氣體,因此科學家們想知道究竟有多少
甲烷來自於海底。未來關於甲烷水合物的研究可能會有助於這個問題的解決。
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雜誌上。
地理位置
海底山通常可以在群組或水中的
群島發現,經典的例子有
夏威夷-皇帝海山鏈(EmperorSeamounts)。她是
夏威夷群島(HawaiianIslands)的伸延,由
火山在幾百萬年前形成,並在形成後一直在海平面下。長長的海山鏈由夏威夷島向西北伸延數千公里,展示出在夏威夷熱點(Hawaiihotspot)上的板塊構造活動。
與海底火山的關係
獨立與沒有明顯火山活動來源的的海底山比較少有。近幾年來地質學家確認很多海底山也是活躍的海底火山。例子有夏威夷的
羅希海底山(LoihiSeamount)及馬奴亞島群(Manua)的Vailulu'u。
生態
獨特的基層物質
海底山通常會高至較淺水的地方,而這些淺水區提供海洋生物棲息地。這些
海洋生物通常不能在較深水或其周圍的地方找到。由於海底山互相分隔的關係,她們形成生物地理學關注的“海底島嶼”。由於她們由火山形成,海底的基層物質比由沉積形成的深海海底堅硬很多。這引致此海底出現不同的動物群,產生高度的特有種。
養份集中區域
除了簡單地提供了物理上存在的土地外,海底山本身可以使轉向大型的水流引起涌升流(upwelling)。此作用可以帶給光合成區養份,令本來是
荒漠般的海洋活躍起來。所以海底山便成為有遷居習慣的
動物(如
鯨魚)一個極其重要的停留點。近一期研究指出鯨魚可能利用海底山此特色作遷移時的航行
輔助。因為此地區有較大量的魚類數目的關係,捕魚業的過度捕魚令部分海底山的動物群數量急降。
浮游生物集中
當海水位於海底山上的光合酌帶(epipelagic)時,她的初級的生產力可以由海底山的
水道(hydrographic)情況加強。這樣可以增加
浮游生物(zooplankton)的數量,引致此區域的魚的數目及密度增加。另一理論指出浮游生物的每日的遷移習慣因海底山所擾亂而停留在海底山,所以魚類受吸引及集中在此。另一理論則提出海底生物的生活史及與海底山的相互作用是魚類的密度如此高的原因。海底山的海底生物主要是
懸浮物攝食者,如
海綿(seasponge)及
珊瑚。大型
藻類在山頂位於海平面下200至300米的海底山十分常見。沉積
底棲動物(sedimentaryinfauna)主要有有多環節(polychaete)蟲。
增加海底山的生態認知
在2005年,一個有關海洋生物的調查名為CenSeam(aglobalcensusofmarinelifeonseamounts)正式展開。此調查目的為提供一個框架去排出優先次序、組合、擴展及促進海底山的研究。這樣可以令未知數減少及建構一個全球有關海底山生態系統的認知,與及海底山在生物
地理學、生物
多樣性、生產力及海洋生物的進化的擔當角色。CenSeam的調查員確認有兩個研究主題:一、有甚么因素去推動海底山的社區構成及生物的多樣性?二、人類活動對海底山的社區結構及功能有甚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