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亞灌木或灌木,高2-3米,被毛或除葉柄和葉背脈外近無毛;小枝暗紫色,具稜角。
葉掌狀3-5深裂,直徑7-12厘米,裂片卵形或長圓形,深裂達葉片中部以下,先端長漸尖,中裂片較長,側裂片通常廣展,基部心形;葉柄較長於葉片,被散生黑色腺點;托葉披針狀鐮形,長約1厘米,常早落。
花頂生或腋生,花梗常短於葉柄,被星狀長柔毛和黑色腺點;小苞片5或更多,分離,基部心形,寬卵形,長3.5-5厘米,邊緣具長粗齒10-15;花萼杯狀,截頭形,具黑色腺點;花冠鐘形,淡黃色,內面基部紫色,長約為小苞片的2-3倍,花瓣倒卵形,具缺刻,外面被星狀長柔毛;雄蕊柱無毛。
蒴果長圓狀卵形,長3-5厘米,基部大,頂端急尖,外面被明顯腺點,通常3室,很少為4室;種子卵形,具喙,長約8毫米,彼此離生,被易剝離的白色長棉毛,剝毛後表面黑色,光滑,僅一端或兩端具少量不易剝離的短棉毛。
花期夏秋間。
分布範圍 產中國雲南、廣西和廣東等省區。在海拔高約800米以下無霜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如雲南紅河、怒江等地有少量栽培。
原產南美熱帶和西印度群島,中美洲和
加勒比 地區。因曾大量分布於美國東南沿海及其附近島嶼,故稱海島棉。最早廣泛栽培海島棉是南美洲的智利到
厄瓜多 地區,以後陸續傳入
北美洲 、非洲的埃及、
蘇丹 和亞洲的一些國家。現今全世界各熱帶地區廣泛栽培。
主要變種 巴西海島棉(變種)
該變種的葉掌狀5深裂;花較大,長6-7厘米;蒴果長圓形,長5-7厘米,基部較窄,中部以上較寬,頂端具喙,喙長達1厘米;種子聯合成塊狀體,黑色,平滑,除密被易剝離的白色長棉毛外,僅在頂端被短纖毛;易與原變種區別。
產中國雲南和廣東。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熱地栽培。原產美洲熱帶,現今世界各熱帶地區廣泛栽培。
該變種的棉纖維也是長絨棉之一,適於紡60支以上細紗。
主要品種 世界著名的埃及棉原屬海島棉種,在埃及經長時間選育馴化,品質優良、產量較高,種植面積也最廣。現在長絨棉生產國家主要有:埃及、蘇丹、蘇聯、美國、
秘魯 、
摩洛哥 等。近代世界各國培育的海島棉品種很多,主要有埃及的“吉扎45”和“吉扎70”;蘇丹的“維愛斯”和“巴拉卡特”;蘇聯的“6465弗”和“9647依”;還有美國、秘魯和摩洛哥的“比馬”等品種。中國生產長絨棉已有較長歷史,是與海島棉相似的品種。這個棉種最初分布在雲南
開遠 、廣東
海南島 、福建南部等地區,大都為多年生海島棉。20世紀50年代,首先在新疆引種蘇聯一年生海島棉獲得成功,後又經多次棉種更換,現在新疆地區大面積推廣的“新海棉”和“軍海 1號”等品種,纖維品質已符合紡織工業的要求。
軍海1號,屬早熟長絨
棉花 品種,纖維長度為38--39.7毫米,細度7510米/.克,強度4.4克,斷裂長度33.2千米,衣分32-33%,棉花鈴重3克左右,主產於
阿克蘇 、
巴音郭楞 等地農墾團場;
新海棉,系從"5230弗'品種的變異類型中定向選育而成。成
吐魯番 生育期131天,在南疆146-171天,纖維長度34.37毫米,細度7080米/克,強度4.84克,斷裂 長度34.27千米,主產於
吐魯番盆地 ;
混選2號,系由數個品種雜交選育而成,生育期150-155天,纖維長度38-39.7毫米,細度7510米/克,強度4.44克主產於
喀什 。
繁殖方法 棉花良種要通過育苗移栽才能產量高、品質好。直播棉生長勢強、植株高大,營養生長旺盛,產量低。育苗時期氣溫日平均穩定超過12℃時為宜,即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太早棉苗容易受凍,太遲生長期短,降低產量。育苗時,首先備好坐北向南苗床和營養土後,用報紙自製8~10厘米直徑營養缽,在缽內放滿營養土,擺放到苗床後,每缽放1~2粒種子,用小拱棚保溫育苗。育苗40天左右長出3片以上真葉時進行移栽。育苗期要注意防治病蟲害和噴施葉面肥,培育壯苗。移栽時,行距100厘米,株距50厘米,每畝栽植1300株。
栽培技術 肥水管理 棉花施肥有兩個時期,即移栽後苗肥和蕾肥。苗肥每畝施尿素10公斤,分2次施,對水淋蔸。一次為定植後15天,畝施尿素3公斤;一次為分枝後現蕾前,畝施尿素7公斤。蕾肥每畝施餅肥80公斤或40%複合肥30公斤,開溝施,施後蓋土,防止肥料揮發。棉花怕水,水多會出現爛根爛桃現象。主要措施是開溝排水,溝深寬各30厘米。
摘葉打頂 棉花枝葉茂盛,影響坐果,當第一蕾出現後,要把第一果枝以下的無花蕾葉枝幼芽去掉,到7月底8月初,要摘除植株主枝、分枝上的一葉一心嫩梢,防止繼續向前延伸消耗養分。在打頂時要剪除空枝(無花枝)和摘除下部黃葉,提高棉地光合作用,促進棉桃大而飽滿。
中耕覆蓋 當植株上有3~4盤果枝時進行中耕,深度20厘米左右,促根系深扎,增加側根。中耕後及時用茅草、稻草、枯枝落葉覆蓋棉地,可防止土壤板結,有利通氣保水。
適時採收 大部分棉株上有2朵花完全吐絮時為開始採摘期,應選晴天9點鐘以前採回攤曬。以後每星期搶晴天採摘一次。杜絕採摘未完全吐絮的棉花,以免影響質量,降低售價。一戶種植2個以上品種時,要分開曬花、扎花、存花和銷售棉花,不要混曬混扎。
病蟲防治 棉花棉薊馬
棉花薊馬又稱煙薊馬、蔥薊馬。除為害棉花外,還為害菸草、蔥、蒜、瓜類、馬鈴薯、蕃茄、白菜等多種作物。
為害症狀: 成蟲和若蟲多集中在棉株嫩頭和葉背吸取汁液,棉苗被害後,子葉肥厚,背面出現黃綠色或銀白色的小斑點,生長點焦枯,長不出新枝,棉農叫“公棉花”或“無頭棉”;有的雖能長出新枝,但 生長點分幾個叉,棉農稱為“多頭棉”、“散頭花”。前者造成缺苗,後者使棉花生育期推遲,結鈴少而減產。
發生規律: 成蟲或若蟲在綠肥、油菜和蔥、蒜等作物上越冬。春暖以後,先在寄主作物上繁殖,然後遷到棉苗上為害。凡是靠近越冬寄主或附近雜草多的棉苗,棉薊馬發生重。一般疏鬆的土壤有利其發生;黏 重的土壤不利其發生。早播一熟制棉田又比麥套棉受害重。棉薊馬適宜發生於較乾旱的年份。特別是5―6月溫度在25℃以下,相對濕度70%左右,為害常較重;氣溫超過25%,雨水多,濕度大時,則對薊馬發生不利。故 一般年份6月中下旬以後,棉薊馬危害就顯著下降。
防治措施
1、棉花和蔬菜混栽地區,應加強對蔥、蒜類蔬菜防治,以降低基數。可用40%樂果乳劑2000-2500倍液噴霧。
2、結合間苗、定苗,拔除‘公棉花“;定苗後發現有“多頭棉”時,應 去掉青嫩粗壯的櫱枝,留下較細的帶褐色的枝條,使其最後結鈴數接近正常棉株。
3、棉薊馬發生為害時期一般比棉蚜早,棉苗出土後,就應加強調查,及早防治。每畝用3%啶蟲脒50毫升,或 用40%樂果乳劑2500倍液,或用5%磷胺乳劑50毫升。每畝噴藥液60公斤。
4、土農藥防治。菸草石灰水。原料:菸葉、生石灰、水。配法:先用少量熱水將1公斤生石灰化開,倒入40公斤清水中,濾渣。再 把1公斤菸葉撕碎,用10公斤開水浸泡加蓋,等熱水不燙手時,把浸透的菸葉用手揉搓,並不斷換水,直到沒有菸葉汁流出為止(1公斤菸葉可揉出30-40公斤菸葉水)。將菸葉水倒入石灰水中即成。然 後用菸草石灰水噴霧。
棉花角斑病
棉花角斑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各棉區都有發生,受害棉株引起大量落蕾、落花、落鈴、落葉、爛鈴。
症狀識別: 此同主要侵害葉片,也能侵染青鈴和莖稈。子葉受害後,病部出現水漬狀的斑點,後期變為黑褐色;真葉發病時,先在葉背面出現深綠色小點,後擴大為水漬狀,因受葉脈組織的限制,病 斑呈多角形。有時病斑沿葉脈發展,成為黑褐色的屈曲狀長條。青鈴受害,初時出現深綠色針頭小點,繼而擴大為水漬狀圓形病斑,後期變紅褐色,收縮下陷,變成黑褐色爛斑,即開始脫落。莖稈受害後,常變黑枯折。
發病規律: 病菌在種子和病殘體上越冬,成為來年發病的侵染源。棉籽帶菌程度,是苗期發病輕重的決定性因素。溫濕度與發病關係密切,中溫多雨是此病發生的重要條件,土溫在10―15℃時,一般不發病,1 6-20℃時開始發病,24-28℃時發病最重,超過30℃後,病害反而減輕,濕度在85%以上時,病害發展最快;6月上旬到8月上旬的雷陣雨越多,病害越嚴重。
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
2、曬種2-4天,能顯著降低角斑病的帶菌率。
3、種子處理。
4、結合間苗定苗,拔除病苗,帶出田外集中銷毀。
5、根據天氣預報,在下雨前用1:1:200的波爾多液噴霧1-2次,可有效地抑制病菌擴展;或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 畝噴藥液60千克。
棉花立枯病
危害症狀: 棉籽受害,造成爛種和爛芽;幼苗莖基部受害,出現黃褐色。水漬狀病斑,並漸擴展圍繞嫩莖,病部縊縮變細,黑褐色、濕腐狀,病苗倒伏枯死。子 葉受害,多在中部發生不規則形黃褐色病斑,易破裂脫落成穿孔。防治方法: 在苗期陰雨連綿,棉苗根病初發時,及時用40%多菌靈膠懸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 5%多菌靈或30%稻腳青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5%多菌靈或30%稻腳青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灑,隔1周噴1次,共噴2-3次。
主要價值 海島棉向來有“羊絨質感,絲綢光澤”的美譽,它雖然是一種天然的植物纖維,但含油量高達0.65%,是所有棉花品種之最。“它熱脹冷縮的性能比較突出,在溫度較高時纖維會鬆開,溫度較低時會收緊——這就起到了保暖的作用,作為動物纖維的羊絨也有類似的特性。”。
海島棉織物堅牢耐磨,抗皺、起球性能優於其他棉織物,能夠洗滌和在高溫下熨燙,棉布由於吸濕和脫濕快速而使穿著舒服。海島棉織物少燙甚至不需要熨燙;洗滌時的縮水不超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