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印池

海印池

建於明代的普濟禪寺內的海印池,池水為山泉所積,清瑩如玉,池中荷葉田田,蓮花亭亭,景色迷人。盛夏傍晚,朗月映池,荷香襲人,正是到此欣賞“蓮池夜月” 的最佳時機。“蓮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海印地在普濟寺山門前,也稱“放生池”、“蓮花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後植蓮花,即稱“蓮花池”。“海印”,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印象一切事物,佛之智海亦然,能印現一切之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印池
  • 占地面積:十五畝
  • 建於:明代
  • 別稱:蓮花池
自然環境,景點介紹,旅遊特色,

自然環境

海印池面積約十五畝,始建於明代。池周圍設有古色古香的石雕欄。池上築有三座石橋,中間一座稱平橋,北接普濟寺中山門,中有八角亭,南銜御碑亭。御碑亭內御碑系漢白玉製成,上鐫清雍正帝所書記載普濟寺興建和普陀山歷史的御書。御碑亭、八角亭、普濟寺古剎建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古石橋橫臥水波,遠處聳立著一座古亭,在疏朗雄偉中透出股秀靈,真如人間仙境,美輪美奐。
海印池
蓮花地三面環山,四周古樟參天,池水為山泉所積,清瑩如玉。每當盛夏之際,池中荷葉田田,蓮花亭亭,襯映著古樹、梵字、拱橋、寶塔倒影,構成一幅十分美妙的圖畫。夏日月夜到此,或風靜天高,朗月映池;或清風徐徐,荷香襲人,更是一番良辰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景點介紹

碑亭、八角亭和普濟禪寺形成的中軸線將海印池一分為二,隔為東西蓮花池。
海印池上築石橋三座,中間一座橋面平寬,北接普濟寺正門,南銜御碑亭,橋中有一湖心亭,又稱八角亭,正對普濟寺山門,可供遊人憩坐。
橋南的御碑亭,琉頂重檐,錯彩鏤金,造型獨特,在湖心亭前,與海印池相連,立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亭中植有漢白玉御碑一尊,碑高5.2米、寬1.32米、厚0.32米,上鐫雍正帝所書記載普濟寺興建和普陀山歷史的御書。
池西一座為長堍橋,四隅鏤有龍首,逢雨則有雨水從龍嘴噴出,輕煙裊裊,縹緲空靈。池東一座為永壽橋,長40米、寬7.5米、高6米,系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所建,橋上石欄柱頭刻有石獅子40座,古樸典雅,生動逼真。

旅遊特色

荷花,佛家稱之為蓮花,是聖潔、清淨的象徵。佛教稱極樂世界為“蓮邦”,以為彼土之眾總以蓮花為所居。認為眾生皆有“佛性”,只是由於被生死煩惱所困擾,而沒有煥發出自己的佛性,因而還陷在生死煩惱的污泥之中。蓮花則“出污泥而不染,著清漣而不妖”,故佛教以蓮花來比喻“佛性”。唐代詩人孟浩然在《大禹寺義公附中有詩句云:“看取蓮花淨,方知不染心”。觀世音菩薩是普渡眾生往生蓮邦的“蓮花部主”,所以,海印池自然也就與觀世音菩薩聯繫起來了。歷代文人在觀賞蓮池景觀時,也就往往把摹景和自己對佛之所悟融會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