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麂,是海南特有種野生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南麂
- 保護級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海南麂,是海南特有種野生動物。
海南麂,是海南特有種野生動物。海南麂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
赤麂主要分布於中國南方諸省區的林區,如西藏、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海南等地,棲息於低山丘陵的常綠闊葉林帶,特別是多灌叢草莽的生境。獨棲,雌麂發情期成小群。性膽小機警,聽覺靈敏,晨昏活動頻繁。活動範圍和取食地點較...
赤麂海南亞種是赤麂海南亞種。物種概述 赤麂海南亞種是赤麂的一個亞種,體長約1米,尾長17~21厘米,體重25~30千克。是孤獨活動的動物,習性膽小謹慎,多在夜間或清晨、黃昏覓食,白天隱蔽在灌叢中休息。受驚時能發出極為響亮的類似狗...
貢山麂(學名:Muntiacus gongshanensis)是鹿科、麂屬動物。屬中型麂類。體重16-24千克,體長950-1045毫米,尾長88-162毫米,顱全長195-205毫米。前額無長簇毛。額腺不顯著。角柄細短,被棕黃硬毛;角乾尖圓,少具縱棱溝。眉...
小麂是偶蹄目鹿科麂屬哺乳動物。四肢細長,主蹄較狹尖;雄獸具角,角基短於角乾。全身被暗棕黃色毛;鼻部毛細短,呈暗棕色;額部兩側各具1條較寬的黑紋;頸部腹側毛黃白色;體背顏色較深,為棕褐色;體側色澤稍淡,多為淺黃褐...
菲氏麂是偶蹄目鹿科麂屬哺乳動物,俗名林麂、烏麂、費氏麂。額腺及眶下腺明顯;鼻骨的形狀為中間長,兩側短,呈倒“V”字形;角的主幹甚短,僅比眉叉稍長,幾乎像蟹鉗狀。額部、耳基及眼後至角基外側的毛鮮棕色,兩側柄內前側...
黑麂是偶蹄目鹿科鹿屬哺乳動物,又名別稱青麂、紅頭青麂、烏金麂、蓬頭麂。體型較大,體長約1米,體重21公斤左右;雄性有短角,基部通常分一小叉,雌性無角;尾長。體毛呈黑褐色,頭的兩角之間及周圍有棕黃色毛簇;尾背黑色而腹面...
為滎陽公進賀壽昌節銀零陵香麂靴竹靴狀 右,臣伏聞烈山神井,開農皇降聖之時;南頓嘉禾,茂漢後誕祥之日。伏惟皇帝陛下系傳太素,瑞掩前朝。資南訛致育之功,演北極居尊之慶。臣方叨廉察,已去班行,莫階貢重之儀,徒切維...
海南新石器時代遺存 海南新石器時代遺存指的是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遺存。海南新石器時代遺存是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故宮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李季發布的2015年度考古新發現。
我國發現的大部為遷徙及越冬種群,台灣台南縣曾文溪口海岸灘涂是世界最大的越冬種群棲息地,多時可達200隻;海南東寨港自然保護區、廣東福田自然保護區及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也曾記錄有數十隻的越冬小群。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藏羚羊(Pant...
海南坡鹿(Cervus eldi)是中國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被列為“極度瀕危”(CR)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CUN)將其列為“瀕危”級。它的野生種群僅見於海南島東方市的大田地區。保護海南坡鹿,對於保護全球...
在舟山,凡灌木茂密的生境多麂而無獐,茅草山坡或稀疏林區多獐而無麂。在鄱陽湖草洲獐選擇較矮的苔草叢者占79.3%,較高的芒草叢為20.7%。《本草綱目》曰:秋冬居深山、春夏居澤。生活習性 不結大群,居或成雙活動,最多3-5隻在...
● 海南坡鹿(坡鹿、眉杈鹿、艾氏鹿)Eld's deer(C. eldi)熊氏鹿(宿氏鹿、暹羅鹿、泰國坡鹿)Schomburgk's deer(C. schomburgki)已滅絕 澤鹿(印度澤鹿、沼鹿)swamp deer(C. duvauceli)● 水鹿(黑鹿)Sambar(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