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南省熱帶海水水產良種繁育中心
- 時間:2000年
- 批准單位:國家農業部
- 主管: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
國家農業部於2000年批准立項建設“海南省熱帶海水水產良種繁育中心”(下稱“中心”),項目由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主管,由海南省水產研究所承建。在國家有關部門和海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經過有關單位幾年不懈的努力,項目已按規劃設計完成了基建任務,並於2004年10月通過了農業部組織的專家驗收。
中心選址在海南省瓊海市長坡鎮建設。該場距海口市110公里,離著名的博鰲亞洲論壇39公里,交通便利。良種場附近海域水質達到國家Ⅰ類標準,鹽度28~34‰,水溫24~28℃,最高31℃,最低14℃,透明度8~9m,PH值8~9。當地年平均氣溫26℃,年日照2013h,年降雨量2083mm,建設熱帶海水水產良種繁育中心條件十分優越。
中心陸上占地110畝、海面600畝。項目總投資1830萬元,建設內容和規模如下:(1)辦公樓1幢,900m2;(2)育苗室4幢,面積2300m2,水體1500m3;(3)親本培育室1幢,面積2000m2,水體1600m3;(4)工廠化養殖車間兩幢,面積1800m2,水體1500m3;(5)室外育苗池4幢,面積3200m2,水體3200m3;(6)高位池塘12口,面積30000m2;(7)實驗樓1幢,1250m2;(8)宿舍兩幢,1300m2;(9)職工食堂和俱樂部460m2;(10)過濾池三套,面積750m2;(11)發電、抽水泵房2幢,200m2;(12)海水供水系統4套,淡水供水系統2套;(13)外接高壓電網,並配備發電機組3套;(14)科研、實驗儀器一批和海洋生物標本一批。中心建設完善配套,設備先進,技術力量較強,已成為熱帶海水水產苗種科研、開發、示範、培育基地,該中心已被國家農業部批准為“國家級熱帶海水魚類良種場”、“國家級南美白對蝦引種育種中心”、“海南省南美白對蝦病害監測站”;國家農綜辦批准為“全國農業綜合開發高新技術示範基地”;國家科技部批准為“國家星火科技海南省水產科技專家大院”;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准為“海南省熱帶海水養殖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國家外國專家局批准為“海南省引進國外智力成果示範推廣基地”。海南省科技廳批准為“海南省熱帶海水養殖技術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海水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省科學普及教育基地”。
該中心已按照國家級水產良種場的有關規範組建管理和生產技術機構,實行場長負責制。現有幹部職工52人,其中工程師職稱以上人員12人,技術幹部16人。分設辦公室、生產技術科、魚苗繁育組、蝦苗繁育組、財務科、實驗室等中層機構。設立信息中心、檔案室、標本室、圖書資料室、會議室以及學術報告廳等,海南省水產研究所作為該場的技術依託單位。海南省水產研究所始建於1958年,擔負著漁業資源調查、海淡水養殖、海洋捕撈、水產品加工、良種良苗引進繁育、養殖病害防治等基礎研究以及套用推廣職能。建所47年來,該所始終站在海南大農業科研戰線的前列,為海南水產產業的科技進步和持續發展做了積極的貢獻。近半個世紀以來,本所承擔一大批國家級和省級水產科研項目,成果喜人。在海洋漁業和海島資源調查、對蝦繁育和養殖、珍珠貝繁育和養殖、鮑魚人工孵化和養殖、魚類人工育苗、方斑東風螺人工繁育和養殖、江蘺和麒麟菜養殖、水產病害檢測和防治、水產養殖新技術新模式、無公害水產品養殖示範、行業標準制定研究以及漁業實用技術培訓等方面成績顯著,部分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或先進水平,成為我省漁業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心先後承擔的科研項目有:“軍曹魚人工育苗技術研究”、“千年笛鯛人工育苗技術研究”、“紅鰭笛鯛人工育苗技術研究”、“黑斑石斑魚人工育苗技術研究”、“大黃魚養殖試驗”、“引進南美白對蝦原種親本和苗種繁育”、“方斑東風螺人工育苗和工廠化養殖技術研究”、“對蝦種質改良技術研究”、“南美白對蝦保種技術研究”等十八項,這些項目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且有8個項目獲獎。其中,海南省科技成果轉化獎特等獎一項,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三項;海南省農業新技術成果獎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
二00二年至二00五年六月,中心共繁育軍曹魚、點帶石斑魚、紅鰭笛鯛魚、黑鯛魚、紫紅笛鯛魚、尖吻鱸苗種583萬尾,培育各種親魚2000餘條,這些苗種除供應本省育苗場和養殖戶外,還銷往廣東、廣西、福建等省份。經國家農業部批准,中心從美國夏威夷引進南美白對蝦SPF親蝦4800對,培育出仔一代親蝦9萬餘對、無節幼體450億個、蝦苗11.3億尾,這些良種良苗供應全國沿海11個、內陸10個省份,還向越南、韓國等東南亞、東亞國家出口,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為促進我國養蝦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已於2002年10月批准該中心引進選育的南美白對蝦SPF品係為適宜在我國水產養殖中大面積套用推廣的引進品種,國家農業部已於2003年向社會發布公告。該場完成了國家行業標準——《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規範》編制工作。與此同時,中心近幾年創產值1500餘萬元,實現利潤300餘萬元,為中心的正常運營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在2004年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省政府給本所完成的“對蝦種質改良研究與推廣”項目頒發“海南省百項農業新技術推廣獎”一等獎;2005年省科學技術廳給本所主持完成的《南美白對蝦良種引進選育及推廣》項目頒發“海南省科技成果轉化獎特等獎”;並頒發“科研體制改革創新獎”、“對外科技交流貢獻獎”和“科技下鄉先進單位”。省直機關工委授予本所黨支部為“先進基層黨組織獎”稱號。在科研過程中,培養造就了一批技術骨幹,其中有研究員、教授6人,高級工程師、副教授8人。榮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1人,國務院特貼專家稱號5人,省優專家稱號5人;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1人,省勞動模範稱號1人;全國優秀水產科技工作者稱號1人、全國農業科技年活動先進工作者稱號1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1人。
此外,中心還積極配合政府工作部署,組織科技下鄉和技術培訓活動,幾年來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8期,培訓漁民1950人次;開展技術諮詢12場,印發技術資料1.5萬份,接受諮詢2000多人次;幫助養殖業主檢測水質和養殖病害1800多次,現場指導漁民660次,有效地促進我省漁業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