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中國戲劇史家自選集:張大新卷》是2018年12月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大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內外中國戲劇史家自選集:張大新卷
- 作者:張大新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12月
- 頁數:373 頁
- 定價:11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3479956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與元雜劇作家作品研究相終始,作者潛心研讀中國古代戲曲理論經典著述,時有感悟和心得,結合對元雜劇發展繁盛到賡續蛻變的思考,結撰成若干具有藝術史和曲學史性質的系列論文,不揣翦陋,收攏在一起,編為本集的上編,題作“戲曲史與戲曲理論研究”。 收入其中的《中原文化與民族戲曲的形成和發展》從文化人類學和藝術發生學的立場發掘梳理了中華戲劇起源、形成、發展、成熟、蛻變的演進歷程,確認中華戲劇與黃河文明同步興起,其萌生的先兆是在上古祭天祭祖儀式上的巫歌巫舞。 《上古祭祀樂舞與中華戲劇的起源和孕育》《漢唐優戲的演進與中華戲劇的嬗變》依次考察了戲劇角色扮演和劇場演化的漫漫行跡,《宋金都城商業文化的繁盛與古典戲曲的成熟》著重探討了宋金都市商業文化氛圍的形成對宋金雜劇蛻變升華為成熟戲劇形態的支配性意義,《金元文士之沉淪與元雜劇的興盛》則從社會變遷中文人地位的沉落所引發的心理失衡、俗文化地位的提升等事象,論述北曲雜劇即金元雜劇進入“金聲玉振”的黃金時期的深層原因。 以下各篇分別對元代和明清戲曲理論的特質和內涵做了學理性的認知和解讀。 下編“元雜劇作家作品研究”集中論述了以“關鄭白馬”為代表的元代著名作家經典劇作的思想和文化內涵,其中不乏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獨到見解。
作者簡介
張大新,生於 1949 年 3 月,河南遂平人。1981 年年底畢業於河南大學中文系。現任河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地方戲研究所所長,河南省重點一級學科戲劇與影視學學術牽頭人、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任河南省古代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出版基金評審專家。
從事高等學校教學科研工作近四十年來,先後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學遺產》等國家社科期刊上發表論文近百篇,出版過《沉淪·憂思·求索》《二十世紀元代戲劇研究》《中國戲劇演進史》等戲曲著作,編校有《樊粹庭文集》,主持完成國家及省部級社科規劃項目八項,先後獲得國家和省部級優秀社科成果獎、優秀教學成果獎十餘項,先後獲得河南高校首屆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高校優秀社科學者等榮譽稱號。
圖書目錄
居敬持志 循序致精(代序)
———張大新先生學術研究述評
一、潛心詩詞文 學必繇其統
二、傾心戲曲 溯源辨其流
三、集腋成裘 重修戲劇史
四、立足中原 弘揚河南地方戲
戲曲史與戲曲理論研究
中原文化與民族戲曲的形成和發展
一、中原文化與華夏戲劇的孕育滋生
二、宋金故都開封與民族戲曲的繁盛
三、明清河南戲劇的演進與豫劇的現代化進程
上古祭祀樂舞與中華戲劇的起源和孕育
一、巫歌巫舞與遠古戲劇元素之滋生
二、巫覡靈優與華夏戲劇之孕育
漢唐優戲的演進與中華戲劇的嬗變
一、漢魏優戲的緩慢演進
二、《踏謠娘》與南北朝隋唐歌舞戲
三、《參軍戲》的形成與衍變
宋金都城商業文化的繁盛與古典戲曲的成熟
元末雅俗文化的交融與戲劇形態的蛻變
元雜劇興盛的思想文化背景
元雜劇——雅俗文化交融整合的時代瑰寶
金元文士之沉淪與元雜劇的興盛
元代戲曲理論的發軔與拓展
一、元代初期戲曲理論的發軔與奠基
二、元代中後期戲曲理論的演進與拓展
明清戲曲理論體系的建構與完善
一、明清戲曲理論概說
二、予為詞場董狐———明清時期的劇作評述理論
三、性命於戲———明清時期的舞台演出理論
李漁《閒情偶寄》對古典戲曲理論的傑出貢獻
一、李漁的生平和思想
二、李漁的戲曲理論
元雜劇作家作品研究
醉眼狂態寫春秋
———重論關漢卿雜劇的精神意識
一、從“浪子班頭”到“編修帥首”
二、懲創與期盼:《竇娥冤》《蝴蝶夢》和其他社會劇
三、狂狷與自戀:《救風塵》《望江亭》和其他愛情風月劇
四、緬懷與傷悼:《單刀會》《西蜀夢》和其他歷史劇
五、“一空依傍,自鑄偉詞”:關漢卿雜劇的卓越藝術成就
傳統人格範式失衡境遇下的悲怨與風流
———白樸的心路歷程與其劇作的泛人文內涵
一、從“一身九患”到“期於適意”
二、黍離之思與帝妃之戀的悲幻扭結
三、放浪之情與倫理之念的錯位整合
情對禮的戰勝與超越
———《西廂記》戲劇衝突的再認識
強權治下人格與意志的閃光
———高文秀雜劇的時代精神與主體意識
權與欲肆虐時代的苦澀求索
———鄭廷玉雜劇的文化意蘊
現實的失落與解脫的困惑
———馬致遠雜劇主體意識的文化心理透視
為“替天行道”的綠林豪傑唱讚歌
———康進之、李文蔚水滸雜劇的平民色彩
一、康進之和他的《李逵負荊》
二、李文蔚和他的《燕青博魚》等雜劇
人情·道德·法制之夢
———武漢臣、李潛夫雜劇的倫理屬性
一、武漢臣雜劇的道德內涵
二、《灰闌記》對倫理親情的呼喚
農家善惡義利觀的素樸顯現
———張國賓雜劇的鄉土之思
願普天下曠夫怨女皆如所欲
———尚仲賢、李好古人神相戀雜劇及其他
一、尚仲賢和他的雜劇創作
二、李好古和他的《張生煮海》
宗教禁慾主義的尷尬與齷齪
———元代前期度脫雜劇對“色空”觀念的揶揄調侃
情感與理念之間的兩難抉擇
———鄭光祖雜劇文化品格的心理透視
出處行藏之間的夷猶顧戀
———宮天挺雜劇意蘊心理探秘
放浪江湖與流連風月的自我調適
———喬吉雜劇的玩世傾向與冶盪情愫
秦簡夫道德劇的救世勸俗意旨
《西遊記》創作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楊景賢《西遊記》雜劇之再認識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