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井岡山》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松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浴血井岡山
- 作者:松濤、煙雨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8月1日
- 定價:58 元
- ISBN:9787302365792
《浴血井岡山》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松濤。
《浴血井岡山》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松濤1。內容簡介這是一部電視文學劇本。故事發生在1927年後波瀾壯闊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井岡山,通過對不同階層人物心態和景物的描寫渲染,展現出戰爭中普通老百姓的深重苦難,以...
《革命搖籃——井岡山》是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44周年,於1965年7月1日發行的特種郵票,全套8枚,志號為特73。《革命搖籃——井岡山》8枚郵票圖案分別為茨坪、三灣村、茅坪八角樓、礱市、大井村、龍源口、黃洋界、井岡山主峰,全套面值1.08元。發行背景 井岡山位於羅霄山脈中段,包括江西省...
《井岡山》是由李新執導,曹碩龍、劉仁德編劇,王之夏、王震等主演的戰爭電影。該片於19 93年 上映。 該片講述了1927年9月22日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轉移時遭襲,到三灣村後進行改編實行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他爭取地方武裝並找到知音賀子珍,雖攻打新城勝利但因省特派員錯誤指示戰鬥慘敗失掉後方根據地,毛澤東再回井岡山...
西面組浮雕主題為“浴血羅霄”。這組浮雕通過反映井岡山鬥爭著名的龍源口大捷等戰鬥和以茨評為中心的井岡山軍事根據地及其五大哨口以及九隴山軍事根據地,展示紅軍以非凡的毅力,英勇奮戰,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多次軍事“進剿”和“會剿”以及艱苦卓絕的戰鬥生活。紀念碑前還設計建造了一尊“母親”雕像,寓意井岡山是...
《天下第一山:紅色井岡山紀實》是2012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國祿、陳鑫。該書講述了在井岡山的鬥爭中,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把馬列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開創了中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和發展積累了極其寶貴的經驗;為中國革命積蓄和發展了革命的武裝力量;培育了光輝...
《浴血堅持》是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投拍,由胡玫執導,馬少驊、倪土、王斑、唐偉、劉旭、包貝爾、龔潔、張世和劉勁等聯袂主演。該劇講述了長征開始後,留在南方的紅軍堅持三年游擊戰爭的故事,於2008年11月25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劇情簡介 1934年秋,因“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第五次反“圍剿”...
《念奴嬌·井岡山》是毛澤東所作的一首詞,作於1965年5月在重上井岡山之時。此詞開篇先描繪了一幅井岡山壯麗的總體風景畫圖,引出下文詞人觀覽感受,隨後又寫詞人回憶從前的革命事跡。表達了詞人對過去非凡崢嶸的歲月的追憶。詞作原文 念奴嬌·井岡山 參天¹萬木,千百里,飛上南天奇岳²。故地³重來何所見,...
展示毛澤東在井岡山鬥爭開創的“工農武裝割據”的內容,即開展土地革命、軍隊建設、黨的建設,政權建設的生動場面。西面組浮雕主題為“浴血羅霄”。這組浮雕通過反映井岡山鬥爭著名的龍源口大捷等戰鬥和以茨坪為中心的井岡山軍事根據地及其五大哨口以及九隴山軍事根據地,展示紅軍以非凡的毅力,英勇奮戰,粉碎了國民黨反動...
《浴血羅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歷史》是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梅黎明。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的教材之一,由該院常務副院長梅黎明同志主編。該書系統梳理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歷史,按照初創時期、全盛時期、曲折發展、後期鬥爭、井岡山精神及時代價值五部分編排,再現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星火燎原...
該劇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30周年而創作,主要講述1927年至1935年間中國革命歷程,1927年國共兩黨合作破裂後,年輕的中國共產黨組織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並在井岡山開闢了革命根據地,創建了人民軍隊。隨後,轉戰閩西,歷經血與火的考驗和不斷探索,終於在古田會議上確定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偉大原則。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便是由《血》拉開序幕,用《旗》、《燈》、《情》《火》、《路》五個章節串聯始木。 你可能對演藝圈的明星倒背如流,對各種電影節和多得數不清的中外影帝、影后都瞭若指掌,對於各種高科技都不再驚訝。然而,這些真實的,為你現在的幸福浴血奮鬥,捨棄個人情愛、得失甚至性命的先輩,你...
7紅旗不倒: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後期鬥爭 (1929年1月一1930年10月)一、下山破圍 湘贛敵軍的第三次“會剿”(396)柏路會議的決策 (398)紅四軍出擊贛南(401)紅五軍留守井岡山 (402)二、井岡山突圍 嚴峻的局勢與黨的決定(404)浴血三晝夜(40)的 井岡山、九隴山軍事根據地的失守(407)小井之難 (...
井岡山雕塑園地處紀念堂左側高山之巔,是全國第一座以革命歷史為題材的人物雕塑園,園標“井岡山雕塑園”,由蕭克將軍題寫。青松翠柏間聳立著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羅榮桓、譚震林、滕代遠、李燦、何長工、宛希先、王爾琢、張子清、何挺穎、陳正人、蔡協民、賀子珍、伍若蘭、王佐、袁文才等革命先輩的19尊...
中國共產黨的一批年輕人浴血奮鬥,國民黨的一批年輕人也在拚命奮鬥,共產國際的一批年輕人也在奮鬥。這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幹大事的時代,也是一個年紀輕輕就丟掉性命的時代。 列寧去世的時候不到54歲。史達林42歲當上總書記。蔣介石39歲出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李大釗就義時還不到38歲。毛澤東34歲上井岡山。周恩來29歲主持...
黨章黨規黨紀等系列專題課程;圍繞土地革命、井岡山鬥爭史形成“引兵井岡”“浴血羅霄”“星火燎原”等多條特色現場教學線路,打造出“祭奠井岡英烈”儀式教學、“三灣改編”“井岡會師”情景教學、“革命後代講家風·話初心”訪談教學、“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體驗教學等特色精品課程;實施“井岡情·中國夢”全國大學生...
中國共產黨的一批年輕人浴血奮鬥,國民黨的一批年輕人也在拚命奮鬥,共產國際的一批年輕人也在奮鬥。這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幹大事的時代,也是一個年紀輕輕就丟掉性命的時代。列寧去世的時候不到54歲。史達林42歲當上總書記。蔣介石39歲出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李大釗就義時還不到38歲。毛澤東34歲上井岡山。周恩來29歲主持...
第四章浴血井岡山 一、新城會師 二、留守井岡山 三、突出重圍 四、襲雩都、攻遠安、占瑞金 五、致信中央,陳述與中央指示不同的意見 六、重返井岡山 第五章回師湘鄂贛邊 一、重組紅5軍 二、闡述紅軍游擊戰爭的戰略戰術 三、袁、王事件中的失誤 四、紅5軍各縱隊會師長壽街 第六章兩打長沙城 一、組建紅3...
從歷史和客觀的角度來說,人民兵工精神與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共同構成了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中的偉大精神。孕育形成 精神作為意識形態的表現,不是與生俱來的。“人民兵工精神”是一代代兵工人共同錘鍊、繼承、弘揚和發展的意識形態和價值理念,深深根...
西江月·井岡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導敵軍宵遁。詩詞組二 清平樂·蔣桂戰爭 一九二九年 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黃克誠(1902年10月1日-1986年12月28日),出生在湖南省永興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1928年在湘南起義中參與領導永興年關暴動,並率部隨朱德、陳毅上井岡山。曾任中國工農紅軍團長,師政委,軍政治部主任,紅三軍團政治部代主任等
宛希先在毛澤東直接領導下,在井岡山一次又一次和敵人浴血奮戰,象“黃洋界保衛戰”等井岡山著名戰鬥,他都參加了在“永新困敵”戰鬥中,宛希先任北路行委書記,三營營長伍中豪為指揮。連續殲滅石壙、黃門,象形等地的“挨戶團”。曾指揮夜襲高市,始匪軍胡文斗部以狠狠打擊,完成了北路圍敵的任務。一九二八年...
廣大抗洪軍民創造的抗洪精神,同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產生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老山精神,以及新時期的創業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成為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巨大精神動力。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獲得榮譽 2021年9月,黨...
第一層為井岡山第一個女紅軍、毛澤東夫人賀子珍生平陳列,分“革命家庭”、“投身革命”、“井岡烽火”、“轉戰蘇區”、“浴血長征”、“離別延安”、“異國蹉跎”、“回歸祖國”、“情圓北京”、“永遠的懷念”十個部分,通過照片、實物、場景、蠟像、油畫、雕塑以及聲光電等現代化的展示手法,全面再現了賀子珍同志...
西柏坡精神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樣,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內容 西柏坡精神會議 西柏坡時期,毛澤東思想繼續得到豐富和發展,包括軍事思想、戰略戰術思想,特別是建立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多黨合作制度的思想,以及從國情出發,走中國式的建設道路,通過建設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思想,都得到了進一步...
吳高群(1910-1933),江西上猶人。出身貧苦,少時學徒,當店員。1927年投入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師教導隊。大革命失敗後參加南昌起義。1928年1月參加湘南起義;4月隨部上井岡山參加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四軍排長、連黨代表、大隊長,紅一軍團十一師三十一團團長。率部參加中央革命根據...
在國民黨軍占有絕對優勢和革命處在低潮的情況下,為了保存和發展自己,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於1927年10月轉戰到江西省以寧岡為中心的井岡山地區發動民眾,開展游擊戰爭,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共產黨的地方組織和工農民主政權(即蘇維埃政府)以及地方武裝,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到1928年2月,初步建立了...
陳光(1905年2月24日-1954年6月7日),湖南省宜章縣人,原名世椿,乳名松善,1926年從事農民運動,1927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廣州警備區司令員。1928年,陳光參加湘南起義後隨朱德、陳毅部隊到井岡山,參加了湘南起義、井岡山鬥爭和長征,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連長、營長、團長、師長,少共...
2007年參演電視劇《井岡山》飾曾山。2010年,因在抗戰大戲《雪豹》中成功塑造了張仁傑這一角色,而被觀眾熟知。同年在電視劇中《黑狐》飾演日本大佐淺田正雄。2011年參演電視劇《傳奇》飾張若。2014年參演電視劇《秀才遇到兵》飾羅仁甫。2022年,其參演的公安題材紅色主旋律電影《 浴血大別山》上映。因其演出的角色...
1929年,李秀里被送去鄰村學竹匠,師傅常虐待他。叔父給他找了個比他大的媳婦,訂婚那天,人們議論紛紛,秀里感到羞愧。貧困、師傅的欺凌和不滿意的婚姻使他考慮解脫。井岡山的革命鬥爭吸引了他,他決心加入。1930年初,他加入了反帝擁蘇大同盟組織,與其他少先隊員一起積極參加站崗放哨、檢查行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
洪超,紅軍烈士。1909年出生在湖北省黃梅縣一個農民家庭,1926年參加革命,1927年進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同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後隨朱德、陳毅轉戰閩粵贛湘邊地區。1928年1月,他隨朱德參加湘南起義,4月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師,為鞏固和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做出了貢獻。長征前,洪超擔任紅3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