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浮梁珍珠燈
- 主題詞:傳統舞蹈,珍珠燈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舞蹈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唐玄宗開元年間
- 認證時間:2013年
- 認證批次:第四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
簡介
梁縣興田鄉潭口村的民間舞蹈《珍珠燈》燈彩活動歷史悠久,它始於唐玄宗年間(公元712-765年),一千多年來,浮梁縣興田鄉潭口村一直堅持每年農曆正月十三至十五舉辦這一燈彩活動,從未間斷過。《珍珠燈》始稱《五穀豐登燈》,到北宋真宗年間,改用皇帝所賜之名《珍珠燈》,燈隊中增加了半副鑾駕燈。這樣既含有慶賀色彩,又含有濃厚的祭祖色彩,既含有感謝皇帝賜名的盛恩色彩,又含有威嚴的皇權色彩。在中國眾多燈彩中,由皇帝賜給燈名的僅有少例。為維護其嚴肅性,規定每年農曆正月十三至十五日三個晚上舞燈。《珍珠燈》因是皇帝賜給潭口村全體村民的御用燈彩,只有潭口村村民享此榮耀,規定燈彩只能在本村舞,不得出村莊。《珍珠燈》燈彩活動包括起燈、祭祀、游燈和表演活動及收燈,有一整套嚴格的規定和規範的程式。整個活動過程環環相扣、井然有序、有始有終。
歷史淵源
浮梁縣興田鄉潭口村距今已有九十六代。相傳,在唐玄宗開元年間,該村原有九姓同居,且九姓皆有人在京城做官。後來,其中有八姓犯上,要株連九族,惟汪姓沒有被牽連。訊息很快傳到了村里,聰明的村民立刻想出了對策。當時各戶在門口都掛有燈籠,上書其姓,為了避禍,潭口村在一夜間,其他諸姓均將燈籠上的姓氏改為汪,從而避免了一場滅族之災。
為了慶賀潭口村逃過一劫,秋收後,村民們各家各戶紛紛扎燈起舞,一是感謝列祖列宗在天之靈的保佑。二來也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悅,並將所扎燈彩取名為《五穀豐登燈》。
《五穀豐登燈》延續了二百多年。到了北宋真宗時期,潭口村有位汪本老先生在京城給太子當老師,在汪本老先生的辛勤培育下,太子日益成材,老先生與太子的感情也日漸加深。不久,汪老先生患病去世,太子痛哭不已。真宗皇帝為了悼念汪本老先生,特封潭口村前的拱橋為“官步橋”,文官到此要下橋,武官到此要下馬。封潭口村的《五穀豐登燈》為《珍珠燈》,並賜給半副鑾架相伴,即:大刀、銅錘、斧鉞。從此,這獨一無二的《珍珠燈》,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據了解,潭口村的《珍珠燈》規定每年只準舞3個晚上,始於正月十三,止於元宵節。
基本內容
在有著一千餘年歷史的浮梁縣興田鄉潭口村,至今保留著一種元宵節迎送珍珠燈的習俗。珍珠燈由樂隊、頭燈、珍珠燈、半副鑾駕燈、板凳燈組成。樂隊,由大小嗩吶各兩個和一套鑼鼓組成;頭燈,是一盞竹製燈架,外形似宮燈形狀的燈,上書金色“國泰民安”四個大字,上下兩圈圍著黃色絲條。持燈者是本村威望最高的老人,他頭戴禮帽,身穿長袍,在燈隊前舉燈前導;珍珠燈即由形似華蓋的整棵竹子做成,一般取十二節,閏年取十三節,竹丫上掛滿香火,頂端有一長方形燈籠,上寫“五穀豐登”四字,遠遠望去,燈如顆顆珍珠在閃爍。半副鑾駕燈是由大刀、銅錘、鋮斧燈各兩盞組成,由村中六名青壯年高舉,盡顯皇家之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