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浮山嶺,最高峰位於 東經111°04′58.33″ 北緯21°46′57.67″。
往西南方向與
茂名市市區(油城六路市政府門口)相距約21.5公里,往西北方向與
高州市市區(中山路市政府門口)相距約28.8公里,往正南略偏西方向與
電白區城區(向洋大道區政府門口)相距約30.6公里。
北繼
雲開大山余脈,南臨琅江平原直至南海,遠眺
虎頭山和
龍頭山,猶如茂名大地伸向太平洋的兩隻巨手,浮山嶺距大海約30公里,西靠茂名市區,東向連線電白區西南的連綿丘陵。
地質地貌
浮山嶺山脈整體上來說是屬於
丘陵地帶,因為山脊的隆起,相對於附近四周的低矮丘陵和平原地,顯得高大峭拔。
浮山嶺山清水秀,樹木郁蔥,泉溪清澈,雲霧繚繞,置於其間,恍若仙境。山上峭峰凌空,怪石嶙峋,有一石洞面積達70多平方米,壁立如閣。山腰和山下荔枝、龍眼連片成林,花繁果碩。參天松、杉、楓、樟等喬木古樹和遍地山稔子、山茶花等幾百種灌木;孕育出涓涓溪流,匯成多處清澈見底的水潭。
因頂峰化成五個小山峰,極似人的手掌,故又稱五指嶺。浮山嶺傲然踞立,五指朝天,極具氣勢。遇上
大雨將至時,雲霧繚繞半山,山頂若隱若現,似比天還高。
相對高度800多米,是茂名市郊相對高度最高、最陡的山,登山時必須藉助扶手攀爬,尤其是北面相對高峻(海拔相對高度接近900米)。
氣候特點
浮山嶺是茂名近郊的“城市之肺”、 “休閒觀光勝地”。進入山中,可以飽吸新鮮空氣。 登上山頂,遠眺可以看到蔚藍色的南海,直視繁華美麗的茂名油城。近看,荔林沙沙,綠葉隨風飄渺,農家小院盡收眼底,山、海、城、村,天水一色,令人心曠神怡。浮山嶺以其雄偉的身軀和廣闊的胸懷擁抱太平洋送來的大量雨水和
雲霓,山腰以上的山區形成了潮濕多雨的臨海山地氣候和四時雲蒸霧蔚的奇特景觀。
浮山嶺位於茂名地區的中偏南部地區,整個浮山嶺區域位於北熱帶和南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倚山臨海,地貌類型複雜,屬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主要氣候特徵是:夏熱冬暖,夏季長,雨量充沛,雨季長,冬季寒潮入侵偶有嚴寒,常見春秋旱,夏秋期間颱風暴雨較頻繁。又由於海陸的南北配置,本市既受大陸性又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東南風,季風比較明顯。
地處亞熱帶最南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高於21℃,年平均降水量大於1500mm,年平均日照在1600小時以上。一年四季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勻,春季陰雨天氣多,雨量少;夏季高溫多雨,雷暴日數多;秋季涼爽,氣候宜人;冬季乾燥少雨,陽光充足。
人文歷史
超世寺
浮山嶺海拔500米以上的地方有大小山溝10條之多,這一
山腰地帶是招攬和容納大海送來雨水和雲霧地帶,由於山高路險,自古以來人跡罕至,近聽猿啼鳥叫,遠聞鶴鳴九天……這一超凡脫俗的仙山聖境就是著名傳說潘茂名的故里。當地民眾為了紀念潘茂名在浮山“超凡入聖,世居道濃”和修道煉丹、懸壺濟世的功德,在潘仙故居遺址上修建了超世寺。
冼太廟
浮山曾是
冼夫人駐軍保境安民的營地,當地民眾為紀念她的功績,修建冼太廟,位於超世寺右側。廟內有清代民眾捐贈木牌匾數塊,以及古對聯數幅,還有冼夫人的練武石等數件軍事文物。這個營地同樣位於半山腰,在超世寺旁邊。
紀念碑
1947年,5月間,中共茂電信軍事特派員王國強率獨立六連,在浮山嶺與國民黨武裝進行了三次戰鬥,打退了數倍於獨立六連的敵人。月底時,在夜色的掩護下成功撤退,轉移陣地。2006年2月,高州市人民政府在浮山嶺立碑以紀念那場戰鬥。
特色物產
浮山嶺下的四周是高州市的
根子鎮、
分界鎮、
泗水鎮和電白區的
霞洞鎮、
林頭鎮,這方圓近百平方公里丘陵就是全國著名荔枝、
龍眼基地。那碧葉婆娑的荔枝樹、龍眼樹連片成海,望不到邊際。春暖時節,千樹萬樹荔花開、薰風醉人花似海;蟬鳴荔熟,高嶺低坡溢丹彩,“妃子笑”獻白糖罌……
旅遊資源
浮山嶺,當地又有人稱之為五指嶺,是南粵百景之一,譽為“浮山鐘靈毓秀”,是生態旅遊和農業觀光旅遊的美麗風景區,是茂名的後花園,主峰海拔高度為966米(數據出處為茂名市政府網旅遊頻道的文章),山脈盤亘24平方里。
浮山又稱浮山嶺,位於高州市
根子鎮和電白區
霞洞鎮的交界處,其山頂是兩鎮也是兩縣(區)的分界線,是南粵百景之一。距根子荔枝
貢園15公里,距茂名市區21.5公里,距高州市區28.8公里。山峰呈五指形狀,雲霧纏繞, 奇異秀麗。浮山草木蔥蘢,環境幽美,山泉、巨石、幽林無不帶有神奇色彩。山上有崢嶸嶙峋的山石、潺潺作響的山溪,林海郁蔥,奇石聳立,青草鋪地,神秘無窮。山間雲纏霧繞、暮鼓晨鐘。山下荔林相思,溪水淙淙。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古蹟令遊人流連忘返。整個景區主要有潘仙故里、浮山仙泉、冼廟靈光、雙龍戲珠、靈龜祝壽、龍鬚獻瑞、仙人浴湖、浮山觀日等八大景點。
潘仙故里
位於浮山嶺潘村之後側, 是嶺南道教第一人、西晉時期仙人
潘茂名的故鄉。浮山中部的超世寺, 面積224平方米, 是在潘仙故居遺址上修建的潘仙紀念建築,是潘仙故居的所在地。潘仙一生懸壺濟世、救苦救難,最後得道成仙人,其深厚的道德修行和煉丹製藥除瘟疫、驅氤除瘴,普濟眾生,救治百姓的事跡,深得百姓的讚揚,受到當時朝廷的稱賞。而後世朝廷為了頌揚潘茂名的功績,就以潘茂名的姓和名分別作為潘茂名故鄉的州縣命名,這就是唐代
潘州和隋代
茂名縣和如今
茂名市。這是中國歷史上以
庶人姓名作地方命名之最早紀錄。高州一帶還流傳著許多關於潘仙的傳奇故事。
浮山仙泉
浮山仙泉位於浮山之水波洞,是一處天然構造的巨石裂隙湧泉。泉下成潭,潭水明淨透澈、甘洌清甜、四季常盈。夜來明月照於潭中,玉盤映照。夏日沐於潭中,如浴瑤池,使人有超凡脫俗之感。 相傳潘仙於浮山參禪悟道時,曾以此泉煉丹,故得名“仙泉”。
冼廟靈光
浮山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隋朝時期的
百越族首領
冼夫人曾在此駐軍紮營,村民為紀念冼夫人保境安民而修築
冼太廟。該廟位於浮山龍鬚岩下,超世寺右側,始建於宋代,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是高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冼太廟面積為1258平方米,廟內奉著冼夫人彩色雕像,有滿清時代民眾捐贈的木牌匾額數塊以及古代的對聯數幅,還有冼夫人的練武石等軍事文物數件。廟前對聯“
門對三官官階亦顯,神臨兩縣縣境鹹安” 為滿清時代舉人黃雅川所題。在主殿正門上方,有一橫匾,上書“
浮山慈雲”,字形行體,筆劃蒼勁,與浮山之雄奇險峻溶為一體。多年來,冼夫人的
巾幗英雄形象備受世人景仰,因而浮山冼太廟也吸引了大批來自周邊各地的信男善女朝拜,香火鼎盛。 冼廟是鄉民在原廟址處修建的,每逢重陽佳節,這裡更是人頭涌涌、信客如潮。
雙龍戲珠
此是浮山嶺北側的雙龍溪,兩溪皆發源於浮山嶺北側山腰的雙龍洞。兩溪迂迴曲折,蜿蜒而下,遠遠望去,如雙龍嬉戲。溪水清澈冰涼,泉聲悅耳,濺玉飛珠,煙虹霧彩,美不勝收。
靈龜祝壽
此景位於浮山嶺,實為山中的靈龜石。此石形同巨龜,匍伏于山中。石上綠苔潛生,如千年靈龜上之綠毛。靈龜之上有一老榕,氣根下垂,長成多株新樹,獨木成林,盤根錯節,牢牢的生長在靈龜之上。相傳南海之龜仙遊歷浮山,為根子之秀麗景色迷戀,不願離去,化為此石,祈願人們安康長壽。
龍鬚獻瑞
此景位於浮山嶺半山腰的龍鬚岩處,岩高達65米,直如斧削,雄奇險峻。在斷岩中部的裂縫之中,頑強地生長著一叢青草, 青草久旱不枯,長雨不萎,四時常綠。傳說此草是
龍王的須,故曰龍鬚草。每遇大旱之年,只要搖動龍鬚,天便會降甘露。
仙人浴湖
位於潘仙故址之後側,由四周的山溪相匯而成。四周林森樹密,野趣盎然。湖面寬闊,湖水清澈。湖平如鏡,湖邊景致倒影湖中,綽綽約約,晰然可觀。陰雨天,湖中霧氣氤氳,飄渺不散,疑是人間瑤池。 相傳潘仙於浮山之時,常浴於此湖,故名仙人浴湖。
浮山觀日
立於峰頂,極目遠眺。西北方,荔林綠浪,荔鄉風光盡收眼底。正東面,南海歸帆綽約。晨早旭日東升,霞光萬道,彩雲飄動,遠處海天一色,征帆點點,令人心曠神怡。
爬山路線
一般來說,去浮山嶺旅遊觀光、攀登高峰,有兩條路選擇。
一是
根子鎮登山路線,即從山的北側
根子鎮出發。到達山腳下,沿著山中已修好的的水泥路上山,然後順著山中小路攀爬,一直達到山頂。而浮山嶺比較出名的景點,如潘仙故里超市寺、冼太廟等都是位於這條路線之上,在爬到山頂之前,就可以參觀欣賞。
二是
霞洞鎮登山路線,即從山的南側
霞洞鎮出發。山腳下有個國小,可作為爬山出發點。森林、水庫、峽谷、瀑布、水車和奇石,還有神奇的古文化卻是較多地分布在山之南側,可惜開發程度太低,不比北側路線,南側的登山路線比較難走,攀爬至山頂,大部分路程都是布滿野草和荊棘的山路。(其中電白區線路風景最美)
地圖信息
地址: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