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精神源自於德國著名作家歌德的歌劇《浮士德》。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種篤於實踐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將希伯來文的《聖經》譯成德文時,決定將“太初有道”轉譯成“太初有為”,體現了他實踐意識的覺醒。於是他充滿自信,敢於與魔鬼訂賭,走出象牙塔,最終找到滿足與幸福。另外,“浮士德精神”還是一種不甘墮落、永不滿足的追求精神。也傳說浮士德是德國的傳奇人物,為了知識而將靈魂出賣給了魔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浮士德精神
  • 由來:歌德歌劇《浮士德》
  • 內涵:永不滿足,不斷進取
基本內涵,產生背景,精神爭議,

基本內涵

浮士德精神是一種對自我永不滿足,不斷進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國《易經》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精神反映了人們不斷要求突破自我,力爭上遊的願望。從形象學來說,他概括了西歐資產階級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300年來間的精神探索。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氣節。整個一部浮士德給我們的啟示是歌德已經把藝術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種精神的浮士德,一種內在的自主驅動力。從小我到大我進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極限,去完成偉大的歷史使命。
浮士德精神

產生背景

正像浮士德所言,“有兩個靈魂在我胸中, 它們總想分道揚鑣;一個懷著一種強烈的情慾,以它的卷鬚緊緊攀附著現世;另一個卻拚命要脫離塵俗,高飛到崇高的先輩居地”。任憑魔鬼百般以惡誘惡,浮士德雖有暫時的踟躇,但絕不棲息止步。他的瑰偉之處在於那不竭的活力總是攜著人性的善審判內心的惡,這種審判橫亘人類的文明進程,也使浮士德的形象葆有難以言盡的魅力。由於與魔鬼的約定,浮士德不可以對事物有所滿足,一旦他說出“停留一會吧”這樣的話,他就會墮入地獄。正是由於這樣一種精神,浮士德才能不斷地突破自我,去追求愛、美、禮、實踐,浮士德才因此在精神探求的範圍內成長。於是人們將這樣一種對事物永不滿足的精神視為浮士德精神。

精神爭議

二戰以後,當德國民眾再度回首歷史時,卻對這一精神產生了懷疑:這種永遠不對自己滿足的精神是不是在任何時候都會是信念、是真理。答案是否定的。人們是擔心對於浮士德精神會發展成為無所節制的貪慾的。於是,近年來對於浮士德精神的探索學術界出現一種辯證的思想,即將其探求的精神保留在合理的範圍和程度中,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浮士德精神永存光輝,不斷地照耀著人們的思想。浮士德精神是對人性的自我辯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