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精神:在上帝與魔鬼之間

浮士德精神:在上帝與魔鬼之間

十九世紀的德國文化精神一般又稱之為“浮士德精神”,這首先應該歸功於偉大的歌德,他的巨著《浮士德》把十九世紀德國文化的精神,乃至整個人類文化的精神形象化地描繪出來,可以說《浮士德》是人類精神的史詩性寫照。因此,浮士德精神作為人類精神的象徵,它就遠遠超出了詩劇《浮士德》特殊的文學性,特別是超出了其主人公浮士德的個別意義,而獲得了一種絕對超越的意義。《浮士德精神》分析了這部耗費歌德六十年心血之作的內在結構及其意義,從總體上展示了“浮士德精神”的蘊含。此外,還遵循著同樣的精神邏輯,進一步考察了中西兩種文化的內蘊,對比性地解讀了智慧與愚拙、榮耀與靈明。通過現代人的目光汲取“浮士德精神”的養料,既有深刻解讀,又有現實啟迪。

基本介紹

  • 書名:浮士德精神:在上帝與魔鬼之間
  • 作者:高全喜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695622 
  • 外文名:The Spirit of Faust
  •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 頁數:174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個人無論身處何種困境,要學會永不放棄;
然而在奮進的同時,又不能丟棄最為重要的靈魂
◆ 作者高全喜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對西方文化、哲學頗有研究,曾出版過多部有關藝術、文化理論的書籍;
◆ 本書是高全喜先生繼《畫與真》《獨自叩問》之後的又一部藝文作品集,分析了《浮士德》的內在結構及其意義,從總體上展示了“浮士德精神”的蘊含;
◆ 《浮士德》 被譽為“一部靈魂的發展史,一部時代精神發展史”,被視為“近代人的聖經”,《浮士德精神》通過現代人的目光汲取“浮士德精神”的養料,既有深刻解讀,又有現實啟迪。

作者簡介

高全喜,文學、哲學、法學專業背景。由於身染沉疴而游思於藝術,後來沉湎於基督神學,於1998 年重新進入學術領域。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

圖書目錄

一、浮士德精神
(一)兩個賭賽
(二)魔鬼及其意義
(三)浮士德的歷程
(四)浮士德的悲劇
二、榮耀與靈明
(一)生命之關照
1.生命之道
2.超驗價值
3.言與光
(二)榮耀之美
1.涌盪的靈
2.愛與美
3.悲劇及其意義
(三)靈明之美
1.道之空靈
2.靈明的二重特質
3.眾妙之門
(四)榮耀與靈明
1.詩學問題
2.道學問題
三、智慧與愚拙
(一)天上與地上的智慧和愚拙
1.地上的智慧與愚拙
2.天上的智慧與愚拙
(二)耶穌的啟示
1.約伯的誠信和愚笨
2.耶穌的愚拙
3.保羅的智愚觀
4.十字架上的真理
(三)老子的智慧和愚拙
(四)兩種智愚觀的比較
後記

名人推薦

近代人失去希臘文化眾人與宇宙的協和,又失去了基督教對上帝虔誠的信仰,人類精神上獲得了解放,得到了自由,但也就同時失所依傍,彷徨,摸索,苦悶追求,欲在生活本身的努力中尋得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歌德是這時代精神偉大的代表。他的《浮士德》,是人生全部地反映與其他問題的解決。歌德與其替身浮士德一生生活的內容,就是儘量體驗近代人生特殊的精神意義,了解其悲劇而努力,以求解決其問題,指出解決之道。
——著名美學家、德國文化研究專家 宗白華

它是一部靈魂的發展史,一部時代精神的發展史。
——中國現代文學家 郭沫若

如果一個人付出最大代價,就能滿足自己的最大願望,那么這個最大願望可能是什麼?有的人可能想和自己的心上人結合;有的人可能想得到豐厚的物質享受;有的人可能想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德國偉大詩人歌德(1749-1832,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筆下的浮士德,則想獲得生活的最大意義,達到人生最高境界。
——財新網專欄作者、比較文學博士 米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