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
這千年火鍋底,讓我倍覺親切、享受。然而一年之內它們也將消失。一種通行的論調是,這些老城既殘又髒,新城既好且美,老城如何與新城比。正好藉此良機,拆之而後快。我的回答是:新城再是美如圖畫,也無法取代和獲得舊城的價值;舊城再是擁擠殘破,也不能否定它的氣質和生活方式。中國古代的城市能保存千年,有其合理性,大多講究人與自然相依,從清朝洋人的記述來看,他們都把這些城市形容得如詩如畫。也就是說,它的負面不是它固有的,那是水泥鋼筋時代的胡亂建設和人口的過度膨脹造成的。想一想吧,要是把一個村姑折磨成婊子,然後拋棄,還要說一句:“破鞋。”有比這更沒有良心的嗎。城市不僅僅是建築。城市更重要的是傳統、文脈、地氣。
豈止是城市如此。
在奉節、巫山、秭歸,我貪婪地散步,吮吸著老辣濃列的人間煙火氣;在大河、神農溪,我也貪婪地呼吸著峽谷中的清風和植物的芳香;在白帝古城、大昌古鎮、桂林古村,我也貪婪地咀嚼在飛檐畫棟所勾勒出的韻味和書卷氣息。我覺得我就像一個吸血鬼,在最後一次的吮血。未來將要來臨,未來就像一把劍。當你意識到這把劍將隨時落下,你會覺得這一切格外地濃烈格外地芳香格外地韻味無窮,於是格外地貪婪。我有一種強烈的類似於《情人》的感覺。我疑心眾人和我一樣,有了一種離愁別緒,和最後的瘋狂,仿佛電影裡通常會有的情節:不得不分手,那么讓我們瘋狂地再來一次,在一種極樂之中,淚飛頓作傾盆雨。
但是,我要告別的究竟是什麼。
我想到,我要告別的多數東西是科學家們絕對不會納入保護、遷移範圍的東西。你如何保護得了一千米巫山山峰形成的雲雨,如何保護得了一種空氣,裡面蘊含著歷代詩人的吟喔。你如何能帶走那些千年老城的地氣,打包,裝罐頭,或者利用煤氣管道。你搬遷得了一些建築,可又如何保護得了無數典章辭賦記載吟唱過的無數景觀,以同樣的空間比例。除了黃皮膚外,如何保護一種中國人之為中國人而依仗的文化傳統。不要說這些了,說起來涪陵的白鶴梁,瞿塘峽的碑刻棧道和大批未發掘的地下文物,都將溶入水底,更不要談那些虛的……
由景點引發感悟
我認為,只有自然發展出來的原生態才是最合人類居住的。這種原生態(或說環境)由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兩種組成。我們不能輕易中斷這兩種環境的自然發展。
人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海德格爾說。
記得我在描述巴黎的文章最後就說:應該像巴黎一樣保護一種人文環境。你即使不想看在文化的分上,也應該看在錢的分上。在這個時代,一種文化環境、人文氣氛是最能來錢的。
三峽工程如火如荼,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現實。我們應正視它,悟已往之不諫,既往不咎;但應知來者之可追,把三峽的新環境仔細弄好。與此同時,但願三峽大壩千秋萬載,移民安居樂業,水土不再流失,文脈地氣恢復,十年,百年,真正地當驚世界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