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湯湯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hào hào shāng shāng,意思是浩浩蕩蕩。指水勢浩大的樣子。出自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浩浩湯湯
- 出處: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 拼音:hào hào shāng shāng
- 拼音代碼:hhss
成語解釋,成語典故,詞語辨析,岳陽樓記,
成語解釋
【成語】: 浩浩湯湯
【拼音】: hào hào shāng shāng
【解釋】: 即浩浩蕩蕩。指水勢浩大的樣子。(湯湯:水大的樣子)
成語典故
【出處】: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舉例造句】: 大江洪河出三峽,下底柱,奔騰衝突於平原之地,浩浩湯湯,莫之能御矣。 ★清·薛福成《論俄羅斯立國之勢》
詞語辨析
【拼音代碼】: hhss
【近義詞】:沸沸湯湯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水等
【英文】: go forward with great strength and vigor
岳陽樓記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於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為重修岳陽樓寫的。其中的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較為出名和引用較多的句子。文章通過對洞庭湖的側面描寫襯托岳陽樓。滕子京是被誣陷擅自動用官錢而被貶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記之機,含蓄規勸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試圖以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和樂觀精神感染老友。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決定了文章敘議結合的風格。《岳陽樓記》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