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在廷(浦鐘傑)

浦在廷

浦鐘傑一般指本詞條

浦在廷(1871—1950),宣威榕城鎮人,學名浦鐘傑。浦在廷是鄧小平夫人卓琳的父親。電視劇《商賈將軍》原型。浦在廷不僅是雲南宣威火腿罐頭的創始人,更是一個抱著“實業救國”理想,積極擁護、支持、參加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熱血志士。

基本介紹

  • 本名:浦在廷
  • 別稱:浦鐘傑
  • 所處時代:清末民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宣威榕城鎮
  • 出生時間:1871年農曆5月5日
  • 去世時間:1950年12月
  • 主要成就:參加孫中山革命事業
  • 女兒卓琳
人物簡介,少年時期,創業歷程,故居簡介,家庭生活,卓琳簡介,

人物簡介

浦在廷(1871—1950),宣威榕城鎮人,學名浦鐘傑。浦在廷是鄧小平夫人卓琳的父親。電視劇《商賈將軍》原型。浦在廷不僅是雲南宣威火腿罐頭的創始人,更是一個抱著“實業救國”理想,積極擁護、支持、參加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熱血志士。1950年,因病逝世,終年80歲。

少年時期

浦在廷1871年農曆5月5日(端午節)出生於出生在雲南宣威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其父浦春瀾是清朝光緒乙酉科拔貢,在當地開書館教學,並親自教自己的四個兒子學習,希望他們科舉進身。而浦在廷排行第二,不願意走科舉之路。
1885年,浦在廷14歲時向父親提出參加馬幫當趕馬人,遭到父親的嚴詞拒絕。不得已,他幾次跟著馬幫偷偷地走了,又幾次被抓回來。倔強的浦在廷決心趕馬幫,闖出自己的事業,最後父親沒有辦法只好同意了兒子的決定。

創業歷程

浦在廷在趕馬幫的過程中,幾次險些丟掉性命,但是他沒有回頭,逐漸由幫人趕馬幫到有了自己的馬幫,在省內外做生意,逐漸成了有名望的商人,擔任了宣威商會會長。
他從加工經營家鄉特產——“宣威火腿”著手,宣統元年組建了雲南較早的股份制企業——雲南“宣威宣和火腿股份有限公司”,還受蔡鍔將軍的啟發,引進了雲南工商史上最早的罐頭生產線,生產火腿、水果罐頭,實現了探索實業救國之路。於是,“宣威火腿”聲名遠播,香飄海內外。
1915年,蔡鍔、李烈鈞等發動反袁起義,當蔡鍔率領的護國軍經過宣威時,浦在廷親自在縣商會內設立了兵站,積極為護國軍籌集糧款,而且自己踴躍捐獻。
1916年“護國運動”興起,他捐資捐糧支持北上征討袁世凱的護國大軍。護國軍回昆明途經宣威時,唐繼堯授予浦在廷銀質梅花護國獎章,並親書“急公好義”相贈;
1917年,隨滇軍參加孫中山先生髮起的護法戰爭,並隨護法軍入粵。積極出資支持創辦黃埔軍校。
因北伐有功,被孫中山委任為全國總商會副會長、廣東菸酒公賣局局長兼滇軍第二軍軍需處處長、贈五等嘉禾勳章、授少將軍銜,孫中山親筆題書的“少將第”“戮力同心”如今就懸掛在故居。
1918年創建“浦在廷兄弟罐頭食品公司”,將宣威火腿罐頭打入國際市場。海內外設立了6家分店。
1922年隨北伐滇軍至廣州,追隨孫中山進行國民革命。
1923年廣州的全國地方名特產品賽會上受到孫中山等人的高度讚譽。同時積極支持國民革命,1923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任北伐滇軍軍需總局局長之職。子女在其支持下也先後走上革命道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為中國革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25年回到宣威,浦先生繼續從事火腿罐頭事業。還積極參與公益事業,捐款修建橋樑,參與和負責修建街道和修建滇黔公路,在東山寺修建鐘鼓樓、知趣亭、海會塔。還兩次從越南購來大米,上街救濟饑民。
1950年,浦先生在家中因病逝世,終年80歲。

故居簡介

浦在廷故居位於雲南省宣威市西城下街27號,是建於民國初年,為一樓一底迴廊式四合院,東西長100米,南北寬15米,占地1500平方米,系二進院漢式民居住宅,具有江南漢式民居的典型特徵,又有北方漢式民居建築的某些特點。由東西正房、南北廂房和佛堂構成。浦在廷曾為宣威地方民族工業的發展乃至中國革命作出貢獻,是一代偉人鄧小平的岳父,小平夫人卓琳的故居也在這裡。
浦在廷故居於1994年修復後將西廳闢為展廳,進行浦在廷故居陳設展覽。庭院中心立有浦在廷先生銅像,北面房沿下懸掛著孫中山先生手書“戳力同心”的匾牌。
故居陳列室里,除有浦在廷先生的生平介紹外,還陳列著孫中山先生等人的題辭及鄧小平與夫人卓琳(浦在廷之幼女,原名浦瓊英)在不同時期的珍貴照片,對研究早期革命鬥爭及地方民族工業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參考價值。浦在廷故居現已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省10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家庭生活

浦在廷一生只結婚一次,與夫人雷氏的感情很好,共有生育三子(浦承統、浦承綱、浦承緒)五女(浦承靜、浦菊英、浦黛英、浦石英、浦瓊英)。受其進步思想影響,次子浦承綱被送至黃埔軍校學習,成為黃浦一期學員,之後參加北伐;三子浦承緒(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和最小的三個女兒浦黛英(參加革命以後改名為浦代英,革命家樂少華夫人,《無悔的歲月》一書作者)、浦石英(參加革命以後改名為雷迅,趙文獻夫人)、浦瓊英(參加革命以後改名為卓琳,鄧小平夫人)和孫輩7人先後走上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道路。

卓琳簡介

卓琳(1916.4.6—2009.07.29),女,原名浦瓊英,雲南省曲靖市宣威榕城鎮浦家山村人。其
浦鐘傑,字在廷,是名震西南著名的民族實業家,經營聞名遐邇的宣威火腿,雲南有名的火腿大王,並追隨孫中山參加北伐,被孫中山授予少將軍銜,擔任過滇軍軍需總局及菸酒公賣局局長,獲五等嘉禾獎章。大姐浦代英,二姐浦石英。
卓琳卓琳
1932年,先入讀春明女子中學補習,後考入北平第一女子中學。1936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1937年7月,來到延安,投奔延安參加革命。1938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因工作需要改名為卓琳。1939年8月,經人介紹認識鄧小平並當月結婚。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1997年6月30日下午,參加中國政府代表團抵達香港,出席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代表“一國兩制”構想的創建者鄧小平,實現了小平同志生前“到香港的土地上走一走的願望”。
2009年7月29日於北京逝世,享年93歲,同年8月10日於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
2010年2月11日,被評為“2009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卓琳的頒獎詞
彩雲之南的才女,黃土高原上的瓊英。攜小平手五十八載,硝煙里轉戰南北,風雨中起落同隨。對她愛的人不離不棄,讓愛情變成了信念。她的愛向一個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堅定、溫暖與攙扶。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陳淮這樣評價她:
不動搖,一生不動搖,歷盡滄桑絕不動搖。不是因為她是誰的夫人,而是因為她是一個不可動搖的人。
陳小川: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時代偉人背後,用堅定的信仰和深深的愛,支撐著偉人度過劫波,支持著偉人創造新時代。在近30年中國崛起的歷史記錄中,應該有她重重的筆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