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介紹,史料證明,歷史背景,
基本介紹
清乾隆年間鑄鐵元寶爐,上有浮雕銘文“度師真人,明教文佛,清乾隆庚戌年……”
此外,廟裡還保存著一尊清代脫胎工藝製造的明教文佛像,這是信徒在清末按已毀壞的塑像原貌重塑,外貌特徵與晉江草庵摩尼佛的石雕壁像極為相似,按當地的信徒說法是孩子臉大人身,同時臉部特徵還有異域特徵。
而現在廟裡保存下來清代繪製的明教文佛祖殿全景圖掛軸,又是一實物證明,它雖然因年久紙質殘褪嚴重,但經裱褙原樣修復後,仍可清晰地看出全貌,圖中主供神像同樣為明教文佛、度師真人,並在懸掛的兩個燈籠上分別寫著明教文佛、度師真人字樣。
福州市文物局原局長曾意丹指出,這是實物足以證明福壽宮就是明教的遺址,對於研究當年明教在福州的狀況有重要的價值。
史料證明
宋元福州明教流行
明朝初年,出身於南方紅巾將領的明太祖朱元璋深知摩尼教在人民反壓迫鬥爭中的精神作用,為穩定統治,藉口摩尼教稱明教,“明”字與“明朝”相衝,直逼國朝,下令禁都毀宮。在封建專制極權發展到高峰的明朝官方恐怖手段長期摧殘下,摩尼教宮廟、文獻基本禁絕,由於迄今遺存極為罕見,被確認的遺址僅有泉州市晉江偏僻地方的摩尼草庵,文獻中也僅有敦煌莫高窟中發現的殘經等。
福州在宋元時期是摩尼教重點流行的確地區之一,四川嘉定《赤城地》卷37中元末知府李謙《戒事摩詩》載:“明(寧波)、台(州)、溫(州)、福(州)、泉(州)皆盛行摩尼。”同時,福州還是摩尼教與道教相融合過程中的重要地點。但在明朝禁教毀宮浩劫後,福州的摩尼教宮廟,文獻基本灰飛煙滅了。
明教遺址如何保留下來?
在明朝的高壓政策下,福州這座明教廟宇為何能保以倖存下來?
在朝庭的高壓下,信徒們表面上改奉道教,奉祀臨水夫人等道教神祇,但暗地裡保護摩尼教(明教),仍供奉明教文佛,保存摩尼教文物,這從廟裡現在所供奉的神祇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反是映了當時人們的智慧。
另有專家認為,福建當時是中央政權的邊緣地區,這或許又是其能得以保存的另一原因。
福壽宮內迄今仍保存著部分足以證明其摩尼教宮廟遺址身份的殿宇構架,文物及獨特的宗教風俗。但由於當地村民信徒宗教學識所限,他們並不知道明教即歷史上著名的摩尼教,也不知道摩尼教遺址、文物的珍貴价值,因此明教文佛祖殿為摩尼教重要遺址的事實一直不為世人所知。只到近幾年,專家在開展宗教文物普查時,才發現其作為摩尼教重要遺址的文物保護價值,於是開展了深入考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