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稽山,古山名。約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土拉河, 國境內戈壁阿爾泰山脈中段。自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五世紀屢見記載。《史記·匈奴列傳》:“漢使浞野侯破奴將二萬餘騎出朔方西北二千餘里,期至浚稽山而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浚稽山
- 位置:蒙古
- 歷史: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五世紀有記載
- 出處:《史記·匈奴列傳》
” 司馬貞索隱引應劭曰:“在武威縣北。”清吳偉業《贈家侍御雪航》詩:“西望浚稽山,黃河遶其背。”靳榮藩注引《一統志》:“ 喀爾喀浚稽山直受降城漠北,其山當在今土喇河及鄂爾渾河之間。”
浚稽山,古山名。約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土拉河, 國境內戈壁阿爾泰山脈中段。自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五世紀屢見記載。《史記·匈奴列傳》:“漢使浞野侯破奴將二萬餘騎出朔方西北二千餘里,期至浚稽山而還。
浚稽山,古山名。約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土拉河, 國境內戈壁阿爾泰山脈中段。自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五世紀屢見記載。《史記·匈奴列傳》:“漢使浞野侯破奴將二萬餘...
公元前103年,西漢對匈奴進行策反,企圖運用裡應外合之謀,擊殺單于,消滅匈奴軍。為此,與匈奴左大都尉聯絡後,派趙破奴率2萬騎兵出朔方西北2000里至浚稽山(阿爾泰...
天漢二年(前99年)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戰於浚稽山,最後因寡不敵眾兵敗投降。 前99年10月,奉漢武帝之命出征匈奴。11月,為主帥李廣...
那時,李陵曾“將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叄十日,至浚稽山止營,舉圖所過山川地形,使麾下騎陳步樂還以聞”(《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第二十四》),因此,他...
李陵降匈奴之戰,貳師將軍擊匈奴於天山,武帝以騎都尉李陵率步卒5000,出居延塞以分單于兵。陵軍北行30日,至浚稽山(今蒙古鄂爾渾河上源以南),與單于3萬騎兵...
成至浚稽山與虜戰,多斬首。通至天山,虜引去,因降車師。皆引兵還。廣利敗,降匈奴。征和三年(前90),匈奴攻入五原郡、酒泉郡,殺兩都尉。漢遣李廣利率兵七萬...
詔陵:“以九月發,出庶虜鄣,至東浚稽山南龍勒水上,徘徊觀虜,即亡所見,從浞野侯趙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騎置以聞。所與博德言者云何?具以書對。”陵...
李陵軍至浚稽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阿爾泰山脈中段),被匈奴單于3萬騎包圍。先李陵以少勝多,匈奴連戰不利,又慮漢有伏兵,舉棋不定。旋因漢軍侯管敢降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