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閩總督一般指本詞條
順治五年(1648年),改名浙閩總督,兼轄福建。總督府遷往衢州。順治十五年(1658年),閩、浙兩省各置總督,福建總督駐漳州,浙江總督駐杭州。...
江南河道總督 乾隆45年-乾隆46年 清國史館傳稿,5834號兩江總督(暫署) 乾隆45年 清史稿校注,8冊205卷,6395浙閩總督 乾隆46年-乾隆47年 清國史館傳稿,5834...
《總制浙閩文檄》是劉兆麒創作的中國史類書籍。...... 《總制浙閩文檄》是劉兆麒創作的中國史類書籍。...欽命總督浙閩劉瑞圖公初奉特簡舉朝稱慶因公撫楚督...
閩浙總督的全稱是“總督閩浙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順治五年(1648)設浙閩總督,管理福建、浙江,駐福州。光緒11年兼福建巡撫。...
順治四年(1647年),跟隨浙閩總督張存仁征剿建寧等地山賊,相繼攻克松溪、德化等縣。順治六年(1649年),升任福建右路總兵,擊敗海盜林忠,捕獲興化等縣海盜。 當時...
一七四六年,任浙閩總督、福建巡撫,兼刑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太子少保。一七四七年九月初七,任江南河道總督,兼刑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
康熙八年(1669年)調任浙江福建總督。當時台灣為鄭氏父子占據,浙閩居于海防前線,他殫精竭慮籌劃海防事宜,所上奏的條陳,皆“老謀碩劃,鑿鑿然洞中肯綮”,人民“...
徐宗乾 (1796—1866) 字伯楨, 又字樹人。江蘇通州人。浙閩總督。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 進士,歷知曲阜、泰安兩縣。...
高其倬總督雲貴期間,高密堤東村人宮爾勸為其屬員,二人曾共話鄉誼。宮爾勸,字怡雲,康熙舉人,由知縣累官雲南布政使。此後,高其倬歷任浙閩總督、福建總督、兩江總督...
高景芳 ,生卒年不詳。清代女詩人,曾被譽為“清初八旗第一才女”,漢軍正紅旗人。浙閩總督原琦之女,居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後嫁世襲一等侯張宗仁為妻,誥封...
1652年二月,鄭成功圍攻海澄,擊敗來援的清浙閩總督陳錦。三月,鄭成功攻詔安、南靖、平和,圍困漳州達八月之久。陳錦領兵增援,被鄭軍阻擊於漳州灌口。其間,家丁庫...
浙閩總督趙廷臣上疏朝廷,請求免除賦稅,康熙帝便命范承謨實地勘察。 范承謨手書 經過考察後,范承謨上疏,請求免除荒田及水沖田地的賦稅,總計三十一萬五千...
後張之萬升任浙閩總督,離蘇有日,就與右布政使恩賜、管理蘇州織造部堂德壽、糧儲道英朴、恩竹樵三人(俱滿族)商議,倡立會館,以價銀三千、修理費二千匯交藩庫...
九月,張名振等襲殺南明隆武政權將領黃斌卿,奪舟山,移魯王往。魯監國五年(1650年)十月,清浙閩總督陳錦圍剿四明山等山寨抗清武裝,張煌言、王翊等敗走舟山。...
《六經奧論》·六卷(浙閩總督采進本)六經奧論四庫提要 編輯 舊本題“宋鄭樵撰”。朱彝尊《曝書亭集》有是書《跋》,曰:“成化中旴江危邦輔藏本,黎溫序而...
27. 台灣文獻叢刊300-雍正朱批奏摺選輯.台灣文獻叢刊300-雍正朱批奏摺選輯 雍正朱批奏摺選輯:雍正朱批奏摺選輯,2015:·一○九浙閩總督高其倬奏聞事摺 同日又...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冬,升任浙閩總督的胡宗憲,欽慕徐渭的才識。經過多次相邀,胡宗憲終於將徐渭招入幕府,充當幕僚。[6] 入幕之初,徐渭為胡宗憲創作了《進白鹿...
胡林翼向時任雲貴總督林則徐推薦左宗棠,但左宗棠因事未赴任。 [15] ...《御賜祭文》:①東平浙水,南靖閩都,西極崑崙,北清畿甸。 [89] ②書勛則...
康熙帝:①昔孟喬芳總督狹西、李率泰總督福建時,能潔己奉公、愛民恤士,秦閩人至今思之。 [23] ②李率泰原以才能,蒙世祖章皇帝特簡浙閩總督。自任總督以來,克...
時任浙閩總督和福建巡撫的劉韻珂和徐繼畲被看成妥協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神光寺事件導致了劉韻珂和徐繼畲在政治上失勢,而病中的林則徐則被重新起用,作為欽差...
總督閩浙提督軍務,簡稱閩浙總督,正二品官(加尚書銜者為從一品)。原轄閩浙二省。雍正五年(1727年)十二月奉令專轄福建,雍正十二年奉令兼轄浙閩。光緒十一年(...
故於鎮海樓置大鐘一座,大小鼓九隻,作為報警報時之用,嘉慶三十五年(1563年), 浙閩總督胡宗憲為防禦倭寇侵攏重建鎮海樓,並請當時的大文學家徐文長撰寫《鎮海樓記...
五月,鄭軍圍攻泉州;七月,清朝靖南將軍陳泰、浙閩總督陳錦、福建提督趙國祚等轉而攻擊同安,鄭軍不敵,守將、軍民死傷無數。不久,清朝援軍抵達泉州,鄭成功乃解...
繆荃蓀說:“國家近數十年來,以立言得名者,道光、鹹豐之間曰曾文正公,曰祁文端公;同治光緒之間曰浙閩總督邊公寶泉,曰戶部侍郎郭公嵩燾,曰大學士張公之洞。繼...
清代沿襲明制,仍為衢州府,隸浙江省金衢嚴道;順治八年(1651),浙閩總督移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裁撤,西安縣仍為府治外,又為金衢嚴道治所;宣統三年七月(...
少時從伯父學畫,青少年時期參加過抗清義軍,家破人亡,當過俘虜,又被浙閩總督收為義子,曾在靈隱寺為僧,返里後賣畫為生,一直贍養父親。與王時敏、王鑑、王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