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經省政府同意,在平湖市開展產業結構調整機制創新試點,現將試點方案予以印發。平湖市要認真組織實施試點工作,為全省縣域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提供經驗和示範。嘉興市和省級有關部門要加強支持和指導,推動試點工作順利開展。
附屬檔案:平湖市產業結構調整機制創新試點方案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4年3月16日
(此件公開發布)附屬檔案
平湖市產業結構調整機制創新試點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以工業轉型升級為突破口,以企業分類評價為基礎,以要素價格差別化為手段,全面推進“四換三名”工程,逐步形成資源要素高效利用、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的體制機制。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推動相結合。既要突出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又要建立健全政府引導機制,有序高效推動產業結構調整。
2.堅持創新集成和簡便易行相結合。既要注重各種政策機制的創新集成,又要簡化流程、最佳化程式,提高政策的執行效率。
3.堅持反向倒逼和正向激勵相結合。既要充分運用要素配置形成的倒逼機制,又要加大對優勢產業、優勢企業的扶持力度,促進產業、企業優勝劣汰。
4.堅持循序漸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從工業結構調整入手,逐步向農業和服務業拓展。實施中既要充分考慮經濟運行趨勢和企業可承受能力,又要大膽破解產業轉型升級中的深層次矛盾。
(三)主要目標。
到2017年,全市“四換三名”工程取得重大進展,形成比較完善的產業結構調整機制,工業經濟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成為全省縣域經濟轉型升級先行區。
——產業結構日趨最佳化。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5%以上,生產性服務業占比逐步提高,形成若干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標誌性產業、現代產業集群。
——龍頭骨幹企業快速發展。年產值超百億元、超50億元的企業分別達到2家、10家,年產值超10億元的品牌企業達到20家,
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0家,引進
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25個。
——落後產能逐步淘汰。每年淘汰和改造30家高能耗、重污染、低附加值的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規模以上工業
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累計下降15%以上。
——
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每年組織1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入年均達到80億元,
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均提高15%以上。
——畝均產出水平明顯提升。每年組織100家企業開展“空間換地”,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畝均
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全市騰退低效工業用地6000畝。
——電子商務加快推進。每年組織100家實體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全市電子商務銷售額突破100億元。
到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700億元,年產值超百億元、超50億元的企業分別達到5家、20家,品牌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達到40家、150家,形成以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產業為主體的工業結構。
(四)重點方向。
1.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優先發展
光機電一體化、
化工新材料、生物食品(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加快服裝、箱包、造紙等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提升,淘汰落後產能。引導製造業向價值鏈高端環節延伸發展。著力發展港口物流、專業市場、電子商務等
生產性服務業。積極發展高效生態特色農業和現代農業園區。
2.促進空間布局最佳化。提昇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水平,加快獨山港區和上海張江平湖科技園建設,引導企業向各類產業平台集聚發展,提高產業集約發展水平,形成若干個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3.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加快建立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完善科技創新平台,發揮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平湖新材料中心等作用,引導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開展技術創新。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加快高新技術在傳統產業的推廣套用。
4.推進產業生態化發展。以治水、治氣為突破口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發展,持續開展開發區(園區)生態化改造,推進企業節能減排,提升造紙、潔具、服裝、箱包、煤電等固廢綜合循環利用水平,構建高產出、少排放、可持續的生態產業體系。
二、重點任務
(一)建立健全企業分類評價及差別化政策引導體系。按照產品附加值、能耗、污染排放及畝均產出水平,將企業分為A、B、C、D四個類別。A類為“重點扶持”類,主要為大企業、品牌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B類為“空間換地”類,主要為畝均產出比較低的企業;C類為“機器換人”類,主要為勞動生產率比較低的企業;D類為“改造淘汰”類,主要為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企業。根據企業的類別分別予以政策引導。
(二)建立工業投資項目準入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參照A類企業綜合績效評價標準,建立工業投資項目準入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對高於工業投資項目準入標準的新建項目,在供地、融資、環境容量、能耗指標、審批服務、財政扶持等方面給予優先保障。
(三)建立工業布局最佳化機制。加快產業集聚平台發展升級。建立工業項目和新建項目入園(區)發展機制。制訂分年度推進計畫,引導現有園(區)外企業分類、分期入園(區)發展,對騰退後重新供應的存量建設用地安排省重大產業項目的,省級給予用地指標獎勵,對企業搬遷入園的區塊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但符合規劃修改條件的,可按照規定進行規劃修改。
(四)建立健全優勢產業提升和龍頭企業扶持政策。制訂平湖市產業升級專項扶持政策,以優勢企業、優勢產業為基礎,提高附加值、提升競爭力。對大企業、品牌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給予優先安排項目用地,優先安排用能指標,優先辦理審批審核事項。
(五)建立健全以單位能耗等為基礎的
階梯式電價制度。根據政策規定和自身實際,可擴大差別電價行業範圍、提高實施標準。對單位產出資源占用綜合評價落後企業實行階梯式差別電價,對超限額標準用電企業實行懲罰性電價。建立健全以萬元增加值能耗、畝均稅收為基礎的有序用電管理制度。
(六)建立健全
排污收費制度。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和濃度“雙控”制度,對污染物排放濃度高、排放量大的
重污染行業在省定標準的基礎上可以提高排污費徵收標準。完善
排污權交易,按照污染物減排要求,逐年提高污染物排污權交易價格。完善以污水排放總量和污染物濃度為基礎的雙因素階梯式污水處理收費辦法,對超濃度、超總量排放污水實行加倍收費。
(七)建立健全以萬元增加值用水量為基礎的
階梯式水價制度。支持平湖市自行制訂企業定額用水管理辦法和用水價格。對造紙、印染、化工、製革、電鍍、製藥等高水耗、高污染企業以及超額用水企業,實行自來水水價和水資源費分類分檔的累進收費制度。
(八)建立健全落後產能整治淘汰制度。支持平湖市自行制訂標準更高、要求更嚴的行業整治及落後產能淘汰目錄,分年度確定整治、關停企業名單。
(九)健全企業自主創新激勵機制。設立平湖市產業技術創新專項資金支持重大技術攻關、重點企業研究院等建設,運用多種財政資金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支持平湖市按規定落實企業開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政策。對符合相關產業政策的企業進口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用以生產先進技術裝備,按規定給予進口稅收優惠。
(十)建立產業生態發展倒逼機制。設定行業生態標準門檻,採取能源資源限量供應等措施倒逼企業實行節能減排。支持平湖市加大對
鉛酸蓄電池、電鍍、造紙、印染、製革、化工等六大重點行業的整治力度,地方財政給予退出企業相應資金補助。推進禽畜養殖、水產養殖等污染減排。完善餐廚垃圾回收和處理資源化利用制度,促進餐飲業減排。
(十一)以治水治氣為突破口強化區域生態考核制度。強化以生態環保為
約束性指標的考核評價辦法,探索建立生態文明考核評價機制,建立以治水、治氣為核心的產業生態評價體系,建立污染物治理設施建設與運營的長效監督機制,實現降耗、減排、除霾。
(十二)完善產業投融資機制。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積極推動不同類型企業到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及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上市掛牌融資。建立平湖市產業投融資平台,引導設立產業
風險投資基金,支持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金融租賃等金融機構,引導各類金融機構根據企業績效評價制訂分類信貸扶持政策。支持
小額貸款公司、
融資性擔保公司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
三、配套政策
(一)支持平湖市加快建設上海張江平湖科技園。上海張江平湖科技園列入浙滬兩省(市)合作項目和省重大項目,可享受
高新技術園區有關政策。
(二)支持平湖市加快建設獨山港區。獨山港區列入省級經濟開發區管理序列。
(三)支持平湖市深化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改革。開展推進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改革,工業集聚區外關停企業可納入復墾開發。對閒置土地,依法可徵收
土地閒置費的,一律按出讓或劃撥土地價款的20%徵收;依法可無償收回的,堅決無償收回。
(四)支持平湖市建立健全農業污染物排放監測制度,探索農業污染物減排量可抵扣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機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級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平湖市產業結構調整機制創新試點的綜合協調、具體指導和政策支持。平湖市具體組織實施試點工作。
(二)完善工作機制。建立試點工作省市縣三級聯動協調機制,共同研究解決試點中的重大問題。平湖市要根據試點總體方案,制訂階段性實施計畫,明確年度重點推進的改革任務。
(三)營造試點氛圍。強化創新意識,善於借鑑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經驗,全面推進試點工作。加強典型案例宣傳,引導企業主動開展產業結構調整。加大社會監督力度,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積極營造良好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