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樹人學院(掛名浙江樹人大學)坐落於浙江省杭州市主城區,舉辦單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委員會辦公廳,主管單位為浙江省教育廳,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早成立並經國家教育部首批批准承認學歷的全日制民辦本科院校之一。
學校創辦於1984年;2000年,浙江省電子工業學校、浙江省輕工業學校(舟山東路校區)、浙江省對外經濟貿易學校併入;2001年6月,浙江勘察工程學校併入;2003年,升格為本科院校。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擁有杭州拱宸橋校區與紹興楊汛橋校區,占地1232餘畝;學校教學設備總值1.9億餘元;開設11個教學單位、44個本科專業、6個專科專業、26個研究機構;擁有專任教師800多名,在校學生16000餘名。
基本介紹
- 所屬地區:中國浙江杭州、紹興
- 主管部門:浙江省教育廳
- 學校官網:http://www.zjsru.edu.cn
- 中文名:浙江樹人學院
- 英文名: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 簡稱:樹大
- 創辦時間:1984年
- 類別:民辦大學
- 學校類型:綜合
- 屬性: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 現任校長:徐緒卿
- 知名校友:南派三叔 陳歡
- 校訓:崇德重智、樹人為本
- 校歌:《樹人之歌》
- 主要院系:藝術學院、信息科技學院、現代服務業學院、管理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城建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等
- 學校代碼:11842
- 杭州校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樹人路8號
- 紹興校區: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楊汛橋鎮
- 學校官網:http://www.zjsru.edu.cn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合作辦學,學校榮譽,校名情況,學術研究,研究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學術交流,文化傳統,校徽,校訓,校歌,樹大精神,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84年8月,學校開始籌建,省政協副主席、原浙江大學副校長周春暉教授任組長,王承緒副主席和倪保珊同志任副組長,借用省政協(湖濱路22號)辦公室一間。11月,初擬校名為“武林大學”(武林系杭州古地名)。
1984年12月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下達《關於籌建武林大學的批覆》,同意依靠省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力量籌建民辦的武林大學,由省政協進行領導管理,納入省教育事業發展規劃。
1985年2月26日,籌建中的“武林大學”改為“浙江社會大學”。
1985年4月14日,浙江社會大學首屆董事會成立,通過浙江社會大學董事會章程、浙江社會大學章程、浙江社會大學基金會章程。
1985年6月28日,浙江省教育廳同意浙江社會大學試辦英語外貿專業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專業,學制各三年。
1985年9月,學校借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躍進樓”作為辦公與教學用房。
1985年12月10日,省政協同意將“浙江社會大學”改為“浙江樹人大學”。
1987年1月25日,學校搬遷新地址:文一路翠苑新村二區浙江省電子技術研究所內。新校舍教學和辦公用房約1500平方米。
1987年11月16日,省教委發文,同意學校籌建旅店管理專業,學制三年。
1988年3月29日,省教委發文,同意學校增設餐旅管理專業,學制三年。
1988年6月3日,團省委同意建立共青團浙江樹人大學委員會,組織關係隸屬於共青團浙江省委員會。
1989年,設定國際貿易系,下設國際貿易專業;設定園林建築系,下設園林建築專業;設定工商管理系,下設工商管理專業及餐旅專業。
1991年,舉行新校舍落成典禮,學校搬入新校區。
1992年5月18日,省教委批覆同意增設裝潢設計專業,學制三年,按藝術類招生。
1992年6月20日,省教委批覆同意設定金融專業,學制三年。
1993年10月,浙江樹人大學成為經國家教委批准的全國4所民辦普通高校之一。
1994年1月31日,省教委同意增設家政、建築設計、會計電算化三個專業,學制三年。
1994年3月24日,國家教委同意建立民辦的浙江樹人學院。
1994年11月20日,省教委同意學校舉辦專科函授教育(包括成人教育)。
2000年,浙江省電子工業學校、浙江省輕工業學校(舟山東路校區)、浙江省對外經濟貿易學校併入學校。
2001年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學校出版發行《浙江樹人大學學報》。
2001年6月,浙江勘察工程學校併入學校。
2001年9月30日,省政府同意將浙江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東校區(舟山東路22號)現有的147.5畝土地和2.7萬平方米校區整體劃轉給浙江樹人大學辦學。
2002年4月9日,浙江省教育廳批准學校招收外國留學生。
2003年,教育部同意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
2003年5月,成立國際教育學院。
2007年6月,獲學士學位授予權。
2011年3月,學校語言學院正式更名為外國語學院。
2011年3月,物流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兩個本科專業獲得教育部批准,學校本科專業數達到28個。
2011年5月24日,與常州大學舉行了聯合培養研究生協定簽約儀式。
2014年,浙江省政府批准學校在紹興柯橋設立新校區;學校召開三十周年校慶大會。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開設11個教學單位、40個本科專業。
學院 | 專業 |
---|---|
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市場行銷、財務管理 |
城建學院 | 土木工程、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 |
人文學院 | 社會工作、漢語言文學、新聞學、秘書學、公共管理學、網路與新媒體 |
信息科技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商務、數字媒體技術、物聯網工程 |
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 | 環境工程、套用化學、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食品質量與安全 |
現代服務業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經濟與貿易(茶文化貿易方向)、物流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旅遊管理、投資學、國際商務 |
藝術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動畫、工業設計 |
外國語學院 | 日語、英語、朝鮮語(韓語)、商務英語 |
繼續教育學院 | -------------- |
家揚書院 國際教育學院 | -------------- |
學科建設
師資力量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專任教師800多人,在編專任教師578人中,正高職稱87人、副高職稱167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占43.9%;其中博士學位70人,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占74%;聘請既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又能勝任教學工作的專家、學者、高級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外聘一支近300人的教師隊伍,其中50%以上外聘教師具有高級職稱或職務。
學校擁有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9人,省教學名師1人,省教壇新秀4人,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2人,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培養對象31人。
1人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3人獲“省師德先進個人”稱號,3人獲“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人獲省“育人獎”,11人被評為“省三育人先進個人”,1人被評為省“民辦高校紅燭獎先進個人”。1人被評為浙江省首屆“高校優秀教師”。
全國優秀教師:唐穎、陳微
省級教學名師:余克艱
省教壇新秀:尹曉敏、劉文琦、邢麗、陸胤
省級教學團隊:國際服務貿易教學團隊(2008年,負責人:夏晴)、土木工程鋼結構方向教學團隊(2009年,負責人:姚諫)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國家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重點專業4個,省優勢專業建設項目1個,省新興特色專業建設項目4個,省級精品課程8門,省級重點教材10門,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改革項目31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8項。建有人文社科實驗中心等11個實驗中心,其中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浙江樹人大學-杭州東忠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國家特色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
省重點專業: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新興特色專業:社會工作、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工程
省優勢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
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日語專業2+1複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東忠科技實踐教育基地、浙江樹人學院—浙江紅石樑集團有限公司管理學實踐教育基地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化學教學實驗中心、城建工程實驗中心、信息與電子工程實驗
省級精品課程:國際服務貿易、運籌學、國際貿易實務、數字電子技術、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國際結算、大學英語、單片機原理及套用
- 學生成績
2013-2014學年,學校學科競賽共獲省級(含甲、乙兩類)一等獎11項,二等獎36項,三等獎44項,其他各類45項。
2014-2015學年,學校學科競賽共獲省級(含甲、乙兩類)一等獎16項,二等獎31項,三等獎52項,其他各類93項。
合作辦學
2014年,學校與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合作建設“中國-白俄羅斯環境友好產品研製和技術轉化聯合實驗室”,與台灣正修科技大學成立了“兩岸科技合作中心”。
學校榮譽
2000年2月26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優秀民辦大學”稱號。
2011年1月,被浙江省紅十字會、浙江省教育廳、共青團浙江省委員會評為“浙江省紅十字示範校”。
2007年3月,被評為“杭州市綠化模範單位”。
2010年,被評為“杭州市高校保衛信息管理先進單位”。
校名情況
學校於1984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校名為“浙江樹人大學”。後於1994年經國家教委批准為具有國家承認學歷的全日制普通民辦高等院校,校名為“民辦浙江樹人學院”(教計【1994】75號);2003年經教育部評議委員會評審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浙江樹人學院”(教發函【2003】132號)。因浙江樹人大學的校名在社會及海內外已被廣泛接受,經上級部門同意在省內仍沿用“浙江樹人大學”校名。故“浙江樹人大學”與“浙江樹人學院”系同一院校。
學術研究
研究平台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1個,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重點創新團隊1個,省引進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1個,國家科技部服務創新研究重點基地1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民辦高等教育研究協作組組長單位和全國優質民辦高校211協作會聯絡處1個,校級研究機構22個。
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陶瓷研究所
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省現代服務產業研究中心
省重點創新團隊:現代服務產業研究團隊
省引進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超微量研究中心
國家科技部服務創新研究重點基地:中國服務經濟研究中心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民辦高等教育研究協作組組長單位和全國優質民辦高校211協作會聯絡處: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研究院
校級研究機構:民營中小企業研究所、茶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園林建築設計所、軟體研發中心、東亞研究所、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所、科學計量學研究中心、會展經濟研究所、通信與信息系統研究所、食品與發酵工程研究所、浙江樹人大學.宏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研發中心、國際貿易研究所、社會工作與社會建設研究所、新數字媒體研究中心、網際網路計算和智慧型系統研究所、地域文化與古籍整理研究所、大學生創業就業研究中心、旅遊與休閒研究所、翻譯研究所、設計藝術與牆文化傳播研究所、學生體質健康指導研究中心、浙江樹人大學·浙江馳江工貿有限公司研發中心
科研成果
2003年,獲得浙江省重大科技貢獻獎。2004年,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006年,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鄭吉昌與夏晴合著的《服務業、服務貿易與區域競爭力》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獎二等獎。2008年,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2項。2010年,科研項目外來經費超過千萬元,當年省部級及以上項目33項,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2011年,周朝成的《當代大學中的跨學科研究》獲第四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2013年,首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科研外來經費超過兩千萬元,獲得浙江省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1項。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獲得省部級及以上課題266項,包括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級重大優先主題等一系列高級別科研項目;獲得政府委託研究、科技開發、社會服務等橫向課題588項;獲得外來科研經費10020萬元。學校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獎1項、浙江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1項、浙江省科學技術獎5項,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7項。全校教職工共發表論文6047篇,其中被SSCI、SCI、EI、A&HCI、ISTP收錄及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的論文831篇,一級論文117篇;共出版學術專著43餘部,獲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等其它各類智慧財產權近300餘項,制定頒布國家行業標準5項。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圖書館藏有中外文書刊120萬餘冊,電子圖書60多萬種;電子閱覽室擁有電腦200多台,電子資源有CNKI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優秀博碩士論文、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資料庫、Springer Link、EBSCOhost、World Scientific、Nowpublish等電子期刊資料庫、萬方資料庫、國研網資料庫資源、超星電子圖書館、Apabi電子教學參考書及大量多媒體光碟。
- 學術期刊
《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1年5月獲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公開發行,為雙月刊,中國統一刊號:CN33-1261/Z。主要欄目有民辦高等教育、服務經濟、民營經濟、區域經濟、管理經濟、語言與文化、社會工作、茶文化、藝術與設計、教育教學管理、思政與法律等。
學報“民辦高等教育”欄目入選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名欄建設工程,學報入選首屆浙江期刊方陣工程、首屆浙江期刊方陣工程、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獲得“全國優秀社科學報”及“全國社科學報優秀欄目”、第四屆、第五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稱號、全國民辦高校優秀期刊一等獎等榮譽。
學術交流
“十二五”期間,學校舉辦第二屆現代服務業發展國際論壇、第三屆現代服務業發展國際論壇、第四屆現代服務業發展國際論壇、樹人·正修友好交流回顧暨兩岸高等教育發展論壇、中韓韓國語文學與韓國語教育研究、兩岸四校交流研討會、中日韓韓國語言文學及韓國語教育學術研討會、家政服務人才培養發展論壇、第六屆中外民辦高等教育發展論壇暨中外校長論壇等國際/雙邊學術會議。
“十二五”期間,學校邀請來自韓國、日本、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義大利、澳大利亞、白俄羅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111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與台灣正修科技大學合作開展超微量研究,獲得科技廳“引進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合作項目;與白俄羅斯國立大學開展中白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2項。
文化傳統
校徽
從象形上,綠色的部分與底部1984創建年份,構建出一棵樹的造型,與學校樹人大學的名字契合。
綠色的樹冠部分,可以看成為三個人的疊加,吻合學校“崇德重智、樹人為本”的校訓。
三個人的疊加,也有寓意“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大學崇尚學習、進取的意義。
校訓
崇德重智、樹人為本
“崇德”之“崇”是推崇的意思。“德”,是道德、德行,也就是人的品質或品格。“崇德”即主張人要推崇高尚的品格,這是為人之本。體現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推崇德育的同時也要重視智慧的培育。
“樹人”一詞源於《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 莫如樹木;終身之計, 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 谷也;一樹十獲者, 木也;一樹百穫者, 人也。”“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 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學校辦學的根本目的在於“樹人”,在於把育人放在首位,這是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精髓所在。1994年,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為學校十周年校慶題詞:“樹人為興國之本”。
校歌
《樹人之歌》
櫛風沐雨,銳意果敢堅強。
桃李天下,滋蘭九畹芬芳。
崇德重智,是始終如一的品格。
樹人為本,是矢志不渝的擔當。
相約浙水之濱,我們一路同行;
相伴運河之源,我們一起翱翔。
樹大精神
艱苦創業,務實創新,敬業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