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96年,無管引流技術研究成功。這項技術是利用熊自身組織通過小手術製造引流管道,采膽汁時,只要將軟導管引入,膽汁即可在十幾秒內自然流出。手術的成功率達到100%。采膽汁可在熊進食或臥休時進行,取膽熊無任何不適感,整個過程安全,自然。2005年中國動物學會獸類學分會的調查報告中說到“除吉林榆樹地區外,其餘的養殖場均具有熟練的取膽技術,能在黑熊沒有感覺的情況下,1 min內順利完成取膽”。 此技術套用對取膽熊繁殖沒有影響。同樣的調查報告顯示,“無管引流技術的廣泛套用,繁殖熊和取膽熊無需嚴格區分,只需在母熊發情期為其選好配偶,如果受孕,再將母熊轉移、隔離至繁殖區,最後在產房中生產、NSL。這一繁殖模式現已在幾個規模較大、基礎設施完備的熊場中實施”,由此可以說,這一技術現已基本淘汰過去的有管引流技術。
熊膽作用
熊膽入藥已經有千年歷史,一直被中醫視為珍貴藥材,最早文獻見於唐代的“唐本草”。其被列為“四大名貴”中藥之首,素有“藥中黃金”美譽。《本草綱目》記載,熊膽有退熱清心、平肝明目等功能。
現代藥理研究和大量臨床套用證實熊膽粉具有清熱解毒、平肝利膽、抑菌抗炎、去翳明目、解痙鎮痛、鎮靜抗驚等作用,基於熊膽多方面的藥理作用和極小的毒副性而被廣泛套用於肝膽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眼科疾病、婦、兒科疾病等諸多病症的治療,特別是對肝膽方面疾病具有顯著而獨特的療效。
法律措施
國家林業局(原林業部)早在1997就頒布了關於黑熊養殖的相關規定——《黑熊養殖利用技術管理暫行規定》(林護通字[1997]56號)
為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黑熊資源,積極引導黑熊養殖利用產業的發展,推進科學養殖及利用,逐步實現本產業的規範化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更好地適應國際自然資源與自然環境保護的趨勢,特制定本技術管理暫行規定:
一、建立黑熊養殖場
建立黑熊養殖場須首先進行可行性分析,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省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取得《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後,方可從事黑熊養殖利用活動。
(一)養殖規模:建立黑熊養殖場,其場地設施須具備養殖50隻黑熊的規模,並且應具有相應的資金和技術能力。
(二)熊室(舍):熊室(舍)是供繁殖熊配種、產仔及幼熊飼養的設施,其面積須按平均每隻熊不小於2㎡標準設計,並且應坐北朝南,通風乾燥。
(三)熊籠:熊籠是對黑熊進行檢疫、治療及引流膽汁的設施,規格不小於150×80×170㎝/只,確保熊在籠中能夠站立或完全俯臥。熊籠四角用16mm鋼筋和4.5×4.5㎝角鐵做成支腳,撐離地面70~2000px,並且用水泥將其支角與地面灌成一體。
(四)黑熊飼養區:黑熊飼養區應有良好的通風、採光條件,地面應平坦並設定上下水道,北方地區應有取暖設備。
(五)黑熊運動場:黑熊養殖場必須設有供熊自由活動的運動場,並與熊室(舍)或熊籠相通。運動場面積須不低於每隻熊6㎡的標準,並設有水池和排污溝。運動場四周圍牆高度為250~300㎝,用鐵絲網、鋼筋和水泥築成。
二、種源
引進黑熊種源須向縣級以上陸生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按規定的管理許可權、經批准後方可實施。引進的黑熊須6月齡以上、健康、無傷殘,體重100公斤以上,並持有有效的檢疫證明。種用黑熊種群雌雄比為1∶2。作為種源引進的黑熊只允許用於繁殖。禁止非法從事野外捕捉、收購和出售黑熊。不得以棕熊和馬來熊從事引流膽汁行為。
三、飼養管理
(一)技術人員和飼養員:黑熊養殖場至少應具有初級任職資格和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各一名,並持有相應的科技幹部管理部門頒發的技術職稱證書。飼養管理人員須經過半年以上的技術培訓,並要求持有培訓院校頒發的結業證書。
(二)飼料:養殖黑熊的飼料來源須有保障,有較為固定的進料渠道。精飼料應設定專用儲存間儲存。儲存間應通風良好、乾燥,地面上設有枕木墊底,注意防蟲、防鼠。
(三)飼養:根據黑熊體質狀況,將新鮮的青飼料和蛋白質含量較高的精飼料調合飼餵。不得使用腐爛變質的飼料餵養黑熊。繁殖熊要單養,育成熊可群養。
(四)衛生防疫:熊籠、圈舍、運動場每周要全面消毒二次,食槽、飲水器具要求每天清掃乾淨、消毒。運動場水池必須每日更換清潔水。
四、取膽汁
(一)、下列情況的熊不得實施引流膽汁手術。
1、3歲齡以下;
2、100公斤以下;
3、病弱或肢體傷殘;
4、懷孕及哺乳期;
5、其它不宜引流膽汁的熊。
(二)手術及護理:引流膽汁不得採用常流式或異物引流導管,須用熊自體組織作引流導管,取膽熊體不得加裝任何附加裝置。引流手術須無菌操作,手術器具須嚴格消毒。術後嚴格護理,設專人看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取膽量:每次引流膽汁以自然流出量為準,定時引流,每天最多引流3次,禁止人為吸取膽汁。
(四)取膽熊的護理:取膽熊要經常餵給牛奶、雞蛋等高蛋白質飼料,輔以易消化的食物,補給多種微量元素等。要嚴格控制餵給高脂肪食物。餵食要定時定量,並根據情況,促進取膽熊運動。
五、繁殖
(一)用於繁殖的種熊,須掌握其種源、譜系,建立繁殖檔案和統計制度。
(二)種熊要選擇體型大,體質好,生殖器官正常的熊只。
六、淘汰
對喪失飼養價值的熊進行淘汰處理(出售、宰殺、放生、轉讓及交換等),須向當地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省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方可按要求處理。
七、建立科學管理系統
養殖場應逐步建立生產養殖技術檔案。繁殖種群,飼養供給和取膽數量等有關數據,實現微機系統管理。
八、本技術管理暫行規定解釋權歸林業部。
儘管國家有關部門對取膽熊的生存狀況和取膽方法作出規定,但這些規定從未得到過尊重和執行
引導
熊膽粉主要成分有熊去氧膽酸、牛磺熊去氧膽酸、牛磺鵝去氧膽酸、鵝去氧膽酸、牛磺酸、牛磺去氧膽酸,胺基酸、膽固醇、蛋白質、肽、脂肪酸以及微量元素等多種物質,同時還含有醫學界仍未完全發現的元素,而人工合成的製劑只有單一的成分。科學研究已證實,熊膽粉中的牛磺熊去氧膽酸是其它任何動植物成分都替代不了的;熊膽粉的藥性是靠多元性和協同性作用,不是靠有一種成分的製劑或者幾種成分的草藥可以簡單替代。
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委員2012年3月4日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醫衛界小組討論會結束後接受記者提問時指出,化學藥品成分單一,作用機理容易弄清楚;中藥不像化學藥品,其成分非常複雜。中醫講究君臣佐使,強調扶正祛邪,一種藥物中既有扶正的,又有祛邪的,作用的靶點多,成分相應的就多。研究中藥的人工替代品難度很大。中藥傳統名藥安宮牛黃丸、片仔癀等都是非常有效的藥物,均含熊膽成分。沒有熊膽,其藥效可能要打折扣。天然熊膽與替代品之間療效仍存在差異。“但是,考慮到瀕危動植物保護,和應對未來用藥需求增加的問題,我們還是要加強替代品的研究。”
呼聲
中醫藥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國中醫藥許多原材料來源於野生動植物,野生動植物的保護與中醫藥發展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
我國現有中成藥品種35大類、43種劑型、5000餘種產品,野生中藥資源中100餘種藥用植物被列為珍稀瀕危植物,目前處於瀕危狀態的近3000種植物中用於中藥或具有藥用價值的約占60%-70%。
熊膽在中醫藥中的套用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但獲取熊膽不可避免會對熊造成嚴重傷害。為徹底淘汰養熊取膽業,我國中醫界已陸續發現50多種可替代熊膽的中草藥。
五十多種中草藥具有清熱去黃等功效
目前中醫臨床實踐已
經證明,銀花、連翹、黃連、野菊花、苦楝根皮等五十多種中草藥,同樣具有清熱去黃等功效,用這類藥材製成的方劑,在治療痙攣
抽搐、
目赤紅腫、
黃疸以及小兒驚風等症時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中國中醫學會中醫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醫師連汝安:“中草藥完全可以清熱敗毒消黃,可以取代熊膽。而且它們的作用跟熊膽比,完全超過了熊膽,而且價格非常便宜。”
資料顯示,中醫藥典記載熊膽入藥始見於唐,但在《黃帝內經》、《傷寒論》等指導中醫臨床用藥的四大經典中都沒有關於熊膽的記載,說明熊膽並不是中醫治療熱毒等病症時的必用之藥。專家同時指出,亞洲黑熊是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的一類保護動物,抽取熊膽等
行為不僅已經導致亞洲黑熊數量銳減,而且給養熊場裡的黑熊帶來多種傷害和疾病,熊膽入藥時也很可能會攜帶並向人體傳播病菌。為此,一直致力於解救受害黑熊、淘汰養熊取膽業的亞洲黑熊救護中心,最近組織有關方面就熊膽替代問題進行論證,並向中醫界發出呼籲:拯救黑熊,拒用熊膽。
評說
中藥產業是一個資源依賴型產業,而動物藥是我國中藥發展的戰略儲備資源,其利用合理與否將會直接影響整個產業的未來走向。只有做好在有效保護基礎上的合理開發利用珍稀藥用動物資源,才能保護野生珍稀動物物種的延續,保障中醫藥健康發展,促進中醫藥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在權威部門發布的信息中,有243種藥品含有熊膽成分。熊膽入藥的中成藥已有11種劑型、8種成藥、100餘個驗方,需供用熊膽粉的中藥有123種,需供用熊膽粉為原料的製藥企業有183家,很多藥以被國家列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所以熊膽在我國傳統中藥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