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文獻

活字印刷文獻,用可重複使用的字模排印文字的文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活字印刷文獻
  • 外文名:The Documentation of Movable Type Printing
  • 始興年代:中國北宋
  • 代表文獻:《聖經》、《古今圖書集成》、《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等
歷史,推薦書目,

歷史

活字印刷文獻是伴隨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而產生的。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的平民畢昇創製的。
德國人J.谷登堡於1450年前後發明用鉛合金製成活字版,晚於畢昇400年。
西文最早的活字印刷文獻有四十二行本《聖經》(1455年印畢)、《聖經·詩篇》、《土耳其曆書》(1455)以及幾本語法教科書和幾封信件。谷登堡的活字印刷術在西方一直沿用到20世紀。見活字版印刷。
中國歷代活字印刷文獻 
中國古代的活字印刷按製作活字的材料劃分,主要有泥活字、木活字、銅活字、磁活字、錫活字和鉛活字。宋代活字印刷文獻已無傳世。南宋周必大《周益文忠公集》卷一百九十八《程元成給事》一信中曾提到當時有仿畢昇之法,以膠泥銅板印成《玉堂雜記》一書。蒙古太宗年間,隱居河南輝縣的文士姚樞曾命弟子楊古仿畢昇活字之法,印刷朱熹的《國小》、《近思錄》以及呂祖謙的《經史論說》等書,據後人研究,所用的活字可能也是泥活字,但在固定活字的方法上有所改良。
元成宗大德年間(1297~1307),著名農學家王禎採用木活字印書。畢昇也曾試驗過用木刻的字模印書,但因木質有伸縮性,濡墨後高低不平,且與固定活字的松香等物相黏,不容易取下,便被放棄了。
王禎用木質緻密的梨棗木製造活字,並改用竹片嵌夾字模,較好地解決了這一技術問題。王禎對活字印刷技術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轉輪排字架的發明。畢昇已知將字模按韻存放,便於尋檢,但仍是“以人尋字”,終覺不便。王禎以分格轉輪貯字,每字依次編碼,登錄成冊。排版時,一人按冊報號,一人推動轉輪摘字,“以字就人”,大大增加了排字的效率。
王禎用這種方法試印了他自己纂修的《大德旌德縣誌》,全書6萬餘字,不到一個月就印成100部,但沒有一部流傳下來。王禎將他造活字的方法、印刷工藝寫成《造活字印書法》,附在其農學著作《農書》之後。元代木活字印書推廣到浙江、安徽一帶,還流傳到兄弟民族中,敦煌千佛洞中曾發現幾百個維吾爾文木活字,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木活字實物。中國現存最古的活字印刷文獻是明代中期(15世紀下半葉)的銅活字印本。明弘治、正德、嘉靖年間,無錫、常州、蘇州、南京一帶活字印書盛行,字模改以鑄銅材料,其中比較著名的是無錫的華氏和安氏。弘治初,華燧的會通館以銅活字印有《錦繡萬花谷》、《容齋隨筆》、《九經韻覽》等書。同時,弘治十五年(1502),華珵又以銅活字印《渭南文集》。
正德年間,華堅的蘭雪堂也用銅活字印有《白氏長慶集》、《元氏長慶集》、《藝文類聚》、《春秋繁露》等書。嘉靖年間,無錫的安國以銅活字印《吳中水利通志》、《古今合璧事類備要》、《顏魯公文集》等書。華氏和安氏的銅活字印書品種多、數量大,傳世不少,後世藏書家均將其視同宋元版珍藏。
今所存明代弘治、嘉靖年間以銅活字印書的私家和書坊還有金蘭館、常熟揚儀五川精舍、建業張氏、五雲溪館、芝城姚奎等。蘇州地區也曾用銅活字排印唐人詩集。嘉靖以後,銅活字印本書逐漸減少,木活字印本逐漸增多。明崇禎十一年(1638)起,北京發行的《邸報》也改用木活字印刷。
清代的活字印刷以木活字為主,其次是銅活字和泥活字,在印刷技術上也較明代有所發展。清代銅活字印書較著名的有康熙二十五年(1686)吹藜閣所印的《文苑英華律賦選》、康熙五十二年印刷的陳夢雷《松鶴山房集》等,最著名的是康熙末年內府用銅活字排印的《古今圖書集成》1萬卷,印刷精良。清內府的銅活字都是一一刻出的,《古今圖書集成》印刷竣工後,曾專門在內廷武英殿修書處設立銅字型檔庋藏。
乾隆初,因京師錢貴,遂將銅活字銷毀鑄錢。清代木活字有較大發展,不論官、私或坊肆均有排印,江南各省祠堂更用以排印族譜和家譜。清乾隆時編纂《四庫全書》,擬從中選出“世罕傳本”若干種刊行,頒布海內。開始打算雕版,經四庫館副總裁金簡建議,改用活字排印,於乾隆三十九年(1774)完成棗木活字大小共25萬枚以及整套排版工具。
乾隆帝認為“活字”名稱不雅,改稱“聚珍”。清內府在武英殿先後用這副木活字排印了130多種書籍,世稱《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直到嘉慶初年才告一段落。金簡還將排印的工藝編成《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書,這是繼沈括、王禎的記載之後,中國古代活字印刷技術的又一重要文獻。此後,活字印本一般都稱為“聚珍本”,清末北京隆福寺專以木活字印書的書坊更以“聚珍堂”作為坊號,福建地區將活板稱為“子板”、“合字板”。清代也有用泥活字印書的。泥活字雖創始於畢昇,但數百年間卻無人沿用,所以人們對泥活字究竟能否實際使用,頗有韙疑。
清道光中,蘇州李瑤用膠泥活字排印了《金石例四種》、《南疆繹史》等書。同時,安徽涇縣翟金生和他的兒子亦仿畢昇之法,經30年辛勤勞動,造成泥活字10萬多個,分為大、中、小、次小、最小5號,印刷自著詩詞集以及《泥版試印初編》等書多種,證實了畢昇用泥活字印書是完全可能的。翟氏把他這套泥活字印本書自稱為“泥斗版”、“澄泥版”。
中國古代活字印刷文獻除用泥活字、木活字、銅活字印刷以外,還有:
①磁活字。據王士禛《池北偶談》卷二十三“瓷易經”條記載,益都翟進士萊,曾“集窯戶造青瓷《易經》一部”。今傳世古籍中,有印成於康熙末年,自稱為“泰山磁版”和“直合齋磁版”的《周易說略》、《蒿庵閒話》兩本書,書序中有“偶創磁刊,堅緻勝木”的句子。有人認為,這兩部書是用上過磁釉的泥字,經煅燒後排版印成的。但也有人根據書中斷版現象(活字印書一般不可能形成版面斷裂),認為系雕泥造版,然後經煅燒用以印書,是磁版而非磁活字本。
②錫活字。元王禎《農書》中曾提到“近世又鑄錫活字”,是見於記載的世界上最早的錫活字。由於錫質柔軟,當時還沒有好的油墨,因此未能廣泛流行。明弘治中,會通館的華燧曾“范銅板錫字”,據此推測,華氏除了用銅活字印書外,也鑄過錫字,惜無實物和其他佐證。
③鉛活字。明陸深《金台記聞》記載,弘治、正德年間,“昆陵人用銅、鉛為活字,視板印尤巧便”,說明當時常州地區已創製鉛活字,雖然在時間上晚於朝鮮與歐洲,但在中國活字印刷史上仍是一大進步。活字印刷術的傳播和交流 活字印刷技術發明後,曾直接從中國傳播到鄰近的亞洲各國。南宋時,活字印刷術已東傳至朝鮮。朝鮮除沿用畢昇、王禎的遺法制泥、木活字印書外,還早於中國創製了銅活字,15世紀初,在政府主持下,大規模鑄銅活字印書。
明萬曆二十年(1592),中國的活字印刷術又由朝鮮傳到日本。清中期,越南王朝向中國購得木活字一副,直接用它在本國印書,中國的活字印刷技術隨同印刷工具一同傳入越南。雖然中國很早就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始終未能脫離手工勞動方式,近代鉛活字機器印刷技術是從西方輸入中國的。萬曆十八年(1590),入居中國澳門的葡萄牙人在澳門出版葡萄牙人耶穌會士孟三德所著拉丁文《日本派赴羅馬之使節》一書,是在中國首次用西洋鉛活字印刷的書籍。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英國傳教士在馬六甲設立印刷所,印製中文《聖經》,是最早運用西方印刷術印製的中文書籍。
近代以後,英美等國傳教士將在國外製造的中文鉛字傳入中國,道光二十三年(1843)英國傳教士在上海辦的墨海書館,二十五年美國長老會在寧波辦的美華書館(後移至上海)等均用此印書。
19世紀中葉以後,上海、廈門等地外國人所辦報紙、雜誌越來越多,西方的鉛活字印刷術逐漸在中國傳播開來。到光緒年間,日本人在上海辦的修文印書局傳入了紙型制鉛版技術,中國近代鉛活字印刷業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
活字印刷文獻的版面特徵 
與雕版印刷文獻相比較,用活字印書節省了印刷每部書的刻版和印畢後存放版片的人力和物力,印刷周期大為縮短,既經濟又方便。它是中國古代印刷技術的重大突破,同雕版印刷術一起,成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中國古代活字印刷文獻在版面、字型、墨色等方面與雕版印刷文獻有所不同。活字印本多是拼排而成,欄線四角連線處有縫隙,界格行線上下與欄線互不銜接,版心的魚尾與兩旁行線也有隔離痕跡。由於字模是拼排而成,有傾斜倒置的情況,加上字模的制鑄不能做到完全一致,故有字型大小不一、筆畫粗細不整的現象;字模以及行線在拼排時有時凹凸不平,印刷時墨色輕重不一,有的行線時有時無。這些既是中國古代活字印刷文獻的特點,也是中國古籍版本鑑別的依據。

推薦書目

張秀民.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影響.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