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縣煉鐵鄉

煉鐵鄉在洱源縣西南部,東接鳳羽,南靠漾濞縣漾江鎮,西連西山,北至喬後。鄉人民政府駐煉鐵,海拔204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洱源縣煉鐵鄉
  • 地理位置:洱源縣西南部
鄉鎮概況,人文地理,

鄉鎮概況

煉鐵鄉以駐地得名。相傳明末清初,大理至雲龍的古驛道路通過境內,當時官府曾在黑潓江上架過一座藤橋,以利交往。清末,杜文秀起義占領大理後,批准從軍庫中撥出兩萬斤生鐵,運到煉鐵附近,並動員了一批工匠,冶煉打製成煉素,將神後的藤橋建設改建為鐵素橋,遂得名煉鐵。民國時期,境內上江鄉、下江鄉。一九五○年至一九五六年上半年為洱源縣地四區;一九五六年下半年起建立煉鐵鄉,潓川鄉。一九五八年十月與西山特區合起來成立洱源縣西山人民公社,同年屬劍川縣。一九六一年又與西山分開,境內設煉鐵、潓川兩個公社;一九六三年再次同西山合併,改設為西山區;一九六三年單獨成立煉鐵公社;一九八四年三月復設煉鐵區;一九八八年設煉鐵鄉。
全鄉國土面積為246 平方公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延伸,南北長48 公里,東高西低,東西長20 公里。居民沿羅坪山西坡由上而下散居,多集中於峽谷下部,最低點是田心村壩尾一帶,海拔1650 米,最高點是紙廠村,海拔3400 米。下轄煉鐵、新莊、前甸、北邑、江旁、茄葉、翠屏、長邑、田心、紙廠、牛桂丹11 個村民委員會(其中紙廠、牛桂丹為高寒貧特困彝族村),133 個自然村(見附頁),136 個村民小組(見附頁),5394 戶,22298 人。耕地面積為25320 畝,人均耕地面積1.18 畝。境內有白、漢、彝、納西、傈僳等9 個民族雜居,其中白族占57.7% ;漢族占3 。8% ;彝族占9 。8% ;納西族占0 。09% ;傈僳族占0 。5% ;回族占0 。002% ;瑤族占0 。0004% ;藏族占0 。002% 。高寒山區的紙廠、牛桂丹曾建有兩個彝族鄉。境內地層多為古生界的片岩、千枚岩、大理岩、石灰岩;中生界的白砂岩夾紫灰岩、泥岩、紫砂岩、砂礫岩、細砂岩;新生界上第三系的砂岩、泥岩夾褐煤,及第四系的洪積相堆積、河流沖積、殘坡積極母質。土壤分為亞高山草甸土、棕壤、紅壤、紫色土、水稻土五類。植被主要分布有雲南松、冷杉、櫟、白栗、水冬瓜、馬纓花、杜鵑、雜灌木等,及草本植物。氣候覆雜,河谷區炎熱,山頂嚴寒,冬春冰雪覆蓋,光照充裕,雨量豐沛,年平均氣溫攝氏15 度,年平均降水量1300 毫米以上,無霜期為260 天左右,地下水豐富,但開發利用率低。
農林牧副業是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全縣烤菸的第二大產區,是水牛的主要產區,發展烤菸和肉牛生產的條件優越。主產稻穀、包穀、蕎籽、洋芋、小麥、大麥,特產核桃、板栗。小商品運銷發展較快。
煉鐵鄉交通便捷,平甸公路和洱喬公路呈“+ ”字狀貫穿全鄉,是洱源縣西部的經濟文化中心, 洱源連線漾濞、雲龍、劍川三縣的交通樞紐。現有小水電站9 個, 裝機容量達3200 千瓦。轄區內現有1 所縣級民族中學,2 所鄉級中學,11 所中心完小,有1 所鄉級衛生院。有煉鐵、長邑兩個集貿市場,每逢農曆七月初六起在煉鐵街舉辦七天的物資交流會,經濟比較活躍。

人文地理

煉鐵鄉獨特的自然條件, 山川秀美, 風光綺麗。長邑村石城小組方圓1 公里姿態萬千、神工鬼斧、千奇百怪的石頭隨處可見,被譽為“小石林”。百鳥朝鳳的“鳥吊山”,三月杜鵑花漫山遍野,七月滿目蒼翠欲滴,松濤陣陣,是避暑的好地方。站在山坡上看萬畝梯田,有如神仙開出,蔚為壯觀,黑潓江宛如一條玉帶,橫穿煉鐵48 公里,夏時湍急,冬時平緩。煉鐵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開發前景可觀。鄉內有茄葉林果木基地、板栗基地,江旁核桃基地,煉鐵山嵛菜基地、蔬菜基地,田心星火生態園,到處鳥語花香,美不勝收,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據傳,杜文秀起義並占領大理之後,獲悉黑潓江兩岸民眾因為跨河橋樑的年久失修而往來極為不便時,便專門從軍庫中拿出二萬斤生鐵,運往該地冶煉,鑄成鐵鏈,將清初葉建成的神戶橋改建為鐵索橋,從而方便了兩岸的民眾,溝通了兩岸的交流。當地民眾感念杜帥的功德,便將該地地名改稱為了煉鐵。
煉鐵雖然是個小地方,但卻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南北運輸大通道“鹽茶古道”上一個極其重要的重鎮。煉鐵的黑潓江河谷,是“鹽茶古道”的主要通道,起始於劍川的沙溪,終結於漾濞的平坡,全長達兩百餘公里。自煉鐵北上,經寺登、沙溪,可達麗江、中甸、繼而進入西藏。東進,到洱源一路,可通鶴慶的朵美,渡金沙江,過永勝、華坪而後進入巴蜀。古道經煉鐵沿黑潓江河谷南進,在漾濞縣境內與“博南古道”交接,可通東南亞諸國。因此,自漢代以來,無數的馬幫商隊,就是通過煉鐵這個古老的“南北通衢”,把西部和內地出產的茶葉、食鹽、銀銅製具、陶瓷用品等,源源不斷地經劍川、過麗江、越中甸,達拉薩;再把吐蕃(西藏)地區的藥材、皮張、羊毛製品及吐蕃特產販運回內地或經邊境口岸販運到國外的。幽深的黑惠江峽谷,自然也就成了鹽茶商賈的“南北走廊”。現如今,煉鐵的黑惠江兩岸仍保留著“歇馬坪”、“駐馬店”、“馬店坡”等諸多地名村名。從中,一樣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煉鐵古老的歷史、悠久的文化、絢麗多彩的民風物俗所烘托出的那份沉甸甸的古道文化意蘊。
煉鐵,它既是一塊被甘草汁般的歷史文化濃濃地沉浸過的土地,同時也是一塊被現代文明懶懶地油潤過的土地。說它是一個古老而繁華的小鎮,不如說它是一個樸素而散淡的鄉村。因為這裡的色彩,這裡的田園,這裡的風景,這裡的人事,無不彰顯著一種本色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
和滇西高原上所有充滿和諧的村莊一樣,煉鐵的鄉村,就像是一本大大方方地攤開了綠封面的,和諧的大書。田野,綠得透徹;煙地,綠得豐腴;遠山近樹,綠得率性。上一年或上一個冬天才修建的,充滿白族民居風味的農家小院,也是同樣的綠。綠,隨處不在;綠,四下漫溢。這綠,是傳達生命的旺盛與昂揚,是昭示未來與希望。
黑潓江是煉鐵鄉境內一條頗有名氣的河流,它曾經與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並稱為滇西高原的四條“姊妹江”。唐代宗大曆十四年,曾被南詔王異牟尋封為“四瀆”。瀾滄江上的綠寶石由此而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