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湖地區水車製作與使用技藝

洪澤湖地區水車製作與使用技藝,淮安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澤湖地區水車製作與使用技藝
  • 類別:傳統技藝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

歷史淵源

水車是我國最古老的農業灌溉工具,我國有史記載的水車,是大約東漢時期出現的。東漢末年,靈帝(公元156年~189年)命畢嵐造“翻車”, 是一種刮板式連續提水機械,又名龍骨水車,已有輪軸槽板等基本裝置。《三國志·魏志》中記載魏人馬均在前人製造翻車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完善,製造了既輕巧又便於操作的翻車。這種翻車,連小孩都能轉動,且能連續提水,所以很快流傳民間,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這一階段,可以視為中國水車出現的第一階段,至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
到了唐宋時代,水車在輪軸套用方面有很大的進步,能利用水力為動力,做出了“筒車”,配合水池和連筒可以使低水高送。不僅功效更大,同時節約了寶貴的人力。南宋張孝祥(公元1132年~公元1169年,詞人,書法家,字安國,號於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人)《題能仁院壁詩》中大讚其曰:“轉此大法輪,救汝旱歲苦。”可見水車對農事幫助之大。
元明時期,輪軸的發展更進步。一架水車不僅有一組齒輪,有多至三組,除了人力水車外,還出現了水力水車、畜力水車,與人力水車並稱“三車”。明宋應星(公元1587年-公元1666年,字長庚,江西奉新北鄉雅溪牌坊村人,明朝著名科學家)的《天工開物》中有關於“三車”的記載,此時,已經使用水力和畜力為驅動,終於使人力從翻車腳踏板上解放出來。同時,也因轉軸、豎輪、臥輪等的發展,使原先只用水力驅動的筒車,即使在水量不豐沛的地方,也能利用畜力,而有所貢獻。元明之後,中國水車的發展便再沒有多少突出的成就了。
在洪澤湖周邊地區,水車更是主要的排灌農具。至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洪澤湖地區的農業生產中仍在使用。

工藝特徵

洪澤湖地區水車按使用動力可分為人力水車、畜力水車、風力水車,俗稱“三車”。一般由兩大部件構成,下部為敞口長方體木製槽桶,槽桶下端有可旋轉的帶木製頁板的木輪或石輪(又稱石撥)一隻。木製鏈頭,又稱龍骨,將槽內刮板連成鏈狀套環,上端套在踩踏架上的木輪或石輪(又稱木撥、石撥)上,撥上裝有九片撥齒,以撥動在槽內的龍骨提水。另一端套在槽桶下端的驅動軸上,驅動軸上裝撥齒六片,以托撥龍骨。使用時將槽桶的下端木輪沉入水中為進水口,上端為出水口,水車轉動,通過龍骨上安裝的刮水板在槽內不斷地將水送至上端的出水口。上部因使用的動力不同而有異。人力水車分雙人、三人、四人等,是通過一較長的橫軸,軸上裝有踏步搭子,踩水車人手扶架子,雙腳不停地踩踏搭子,使水車轉動以達到排灌效果。也有單人用手臂搖動的手搖水車,本地又稱拐車。畜力車置有車盤和車軸,車盤上有木齒輪帶動車軸,一般由牛、馬、驢等驅動。風車置有上下2根橫軸和1根縱軸,上軸裝有6枝風桿,扯上布制帆篷,借風力驅動。“三車”中人力車槽桶較小,出水量小,但具有靈活方便的特點,使用範圍較廣。
洪澤湖地區水車製作與使用技藝是一項傳統的民間手工技藝,在生產製作過程套用到物理學原理,水車的使用推動了傳統農業社會的發展進步,承載著一定的歷史、文化、科學及經濟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