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後人評價,
人物經歷
1909——1910年在家鄉參加大鑼鼓娃娃班。
1912年參加家鄉的紙影班,學唱潮劇。
1929年飄流到泰國,參加當地紙影班老正興。
1934年再度到泰國參加中正順潮劇班,除演出《辯本》、《會李後》外,還在《唐僧出世》、《朱洪武》、《薛武》等等連台本戲中擔任重要角色。但好景不長,中正順突然星散,他又倒嗓失聲,只好又回到家鄉,跟祖母一起生活。
1938年前後在家鄉參加“功德班”,稍後又參加潮劇老玉堂班。
1939年戲班星散,流落到福建東山一帶賣唱。
1945年參加永樂班和老一枝香班當演員。
1951年在《白毛女》中飾老婦,《窮人恨》中飾大成母。
1952年在《孔雀東南飛》中飾焦母。
1953年在《志願軍未婚妻》中飾趙母,《紅樓夢》中飾賈母。
1954年在《婦女代表》中飾婆婆。
1955年在《卓文君》中飾程妻,《選女婿》中飾丈母娘。
1956年在《秦香蓮》中飾太后,同年調到廣東省潮劇團。
1957年上京演出,主演《楊令婆辯本》,被譽為“活令婆”。在《蘇六娘》中飾乳娘,《拉郎配》中飾李母。
1959年國慶十周年獻禮,隨團上京演出。在《阿二伯的龜鬃匙》中飾二姆。
1961年在《換偶記》中飾張幼花。
1962年在《香羅帕》中飾老夫人。
1964年表演唱《某公三哭》。
1965年調往廣東潮劇院青年實驗劇團。
1965年在現代戲《借牛》中飾劉母。
“文革”期間輟演。有一段時間到家鄉隆都放牛。
廣東潮劇院恢復建制後,於1978年2月17日,從戲校調到廣東潮劇院任顧問,同時在二團工作。
1980年隨廣東潮劇團赴香港訪問演出。
1986年逝世。
洪妙小傳入編《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中國藝術家辭典》和《中國戲曲曲藝詞典》。
洪妙唱腔藝術收入《中國戲曲藝術家唱腔選》。洪妙創造的舞台藝術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戶曉,為一代潮劇名老旦,在海內外廣有影響。
主要作品
《楊令婆辯本》中飾楊令婆
《包公會李後》中飾李後
《唐僧出世》、《朱洪武》、《薛武》等連台本戲中擔任重要角色
《白毛女》中飾老婦
《窮人恨》中飾大成母
《孔雀東南飛》中飾焦母
《志願軍未婚妻》中飾趙母
《紅樓夢》中飾賈母
《婦女代表》中飾婆婆
《卓文君》中飾程妻
《選女婿》中飾丈母娘
《秦香蓮》中飾太后
《蘇六娘》中飾乳娘
《拉郎配》中飾李母
《阿二伯的龜鬃匙》中飾二姆
《換偶記》中飾張幼花
《香羅帕》中飾老夫人
現代戲《杜鵑山》中飾杜媽媽
《劉明珠》中飾太后
表演唱《某公三哭》
現代戲《借牛》中飾劉母
電影戲曲藝術片《張春郎削髮》中飾乳娘
後人評價
1954年,我演《掃紗窗》代表正順潮劇團,洪妙師父演《婦女代表》代表源正潮劇團參加潮劇代表團到廣州參加廣東省的戲劇匯演,從此開始接受洪師父在對我藝術上的教導和幫助。
956年廣東省潮劇團成立,排演《蘇六娘》,劇中我扮演六娘,洪師父扮演乳娘。六娘雖然是主角,但人物性格比較單純,戲劇情節比較簡單。乳娘的戲雖然不多,但人物性格卻複雜得多。洪師父準確傳神地塑造出一個受壓迫而無法覺醒的農村婦女形象,把乳娘演活了,令舞台生輝。他平時在生活上對我很關心,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媽媽對待自己的女兒,有一句台內曲我唱得不好,他耐心地幫我糾正,教我怎樣行腔,怎樣“偷氣”,反覆開導直至我能把曲唱好。到這台戲拍攝電影的時候,一些鏡頭很費周折,但《催妝》一場卻拍得格外順利,這是全劇中我與洪師父唯一一場對手戲。因為平時有一層象“母”女般的關係,所以在鏡頭下人物的情緒交流就特別容易,也來得自然。回想起來,我能與洪妙師父、蔡錦坤師父等等前輩藝術家同台演戲是一種福份。如果說我已為潮劇做出點滴貢獻的話,一切都離不開他們對我的栽培。
洪妙師父一向虛心,活到老,學到老。他對戲曲改革很支持,對導演的工作特別尊重,排練場上,他留心聽導演說戲,聽從導演的調度和指揮,有時在表演上自己覺得彆扭,就低聲地與導演商量。從來沒有視自己為大牌演員,更不會跟導演臉紅著急。
潮劇事業要興旺,需要好的領導,也需要有一批象洪師父一樣的演員。
洪妙先生表演的行當是老旦,同時也擔任俗稱“老鵝”的行當。按南戲腳色劃分,“醜而扮演女者為丑旦”,“老鵝”屬於旦行中的丑旦。洪妙先生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從八歲起就在紙影班(木偶劇團)、功德班唱戲。正因為這樣,他的外形動作不拘泥於程式,而是憑藉他的豐富人生以驗,在生活中觀察人物,對各階層、各類型的老婦深入細緻地揣摩體驗,經過藝術加工提煉,從而創造出和其他丑旦截然不同的獨特外形動作去表現人物。這在潮劇舞台是獨一無二的。1957年,全國劇協秘書長陽翰笙稱讚說:“洪妙飾演的老旦是目前各劇種很少見的,是個典型的‘老太婆’”。電影藝術家蔡楚生在評價洪妙的表演藝術時說:“真是把戲演‘絕’了,在演技藝術上所獲得的成就真可以稱之為絕唱”。
洪妙先生在唱聲唱工上具有獨創性,音色優美、悅耳動聽。他巧妙地運用了真假嗓結合,拓寬了男聲音域,這是他對潮劇發聲方法作出的一大貢獻。1957年上海劇協秘書長錢英郁稱讚說:“扮演楊令婆的演員,運用假嗓真嗓結合,這在地方劇種中是很少見的。”
演技、唱聲、唱工的獨創性是洪妙先生留給後人的寶貴財產。我們必須認真繼承,加強總結研究,希望能用以解決長期困擾著潮劇的男女聲同腔同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