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郵政電信,基礎設施,歷史文化,地方特產,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分屬鄭、韓、魏3國。
漢代稱洧陽。
隋置洧州。
金置宋樓鎮,設惠民倉於此。
金興定二年(1218年),以宋樓鎮置洧川縣。
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河患北遷十里於今址。
清康熙十年(1671年),洧川轄區由原來的4坊24保均並為8保,有“八保小洧川”之稱。
民國元年(1912年),稱城廂鎮。
1949年初,為洧川縣。
1954年,併入長葛縣,稱洧川區。
1958年,改為洧川公社。
1965年,劃歸尉氏縣。
1983年,改洧川鄉。
1988年,撤鄉建洧川鎮。
2022年7月8日上午,洧川鎮舉行黨委、政府揭牌儀式。儀式的舉行,標誌著洧川鎮代管移交工作基本完成,正式納入航空港實驗區工作體系。
行政區劃
民國元年(1912年),下轄6區。
2011年末,轄西街、南街、東街、北街、北關、棗陳、丁莊、紙坊、灣里河、王莊、翟胡同、陳莊、宋莊、桑樹廟、劉春桃、養馬寨、過莊、沙沃、仝莊、英內、英外、張莊、花橋劉、四合、倉劉、倉李、董莊、許寨、東三趙、大三趙、西三趙、老莊王、魯灣、灣李、關莊、裴寨3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3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洧川鎮轄3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西街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洧川鎮地處尉氏縣西南部,鄭州市、許昌市、開封市3市交界處,東與
朱曲鎮相連,南與許昌長葛市
古橋鄉接壤,西與
崗李鄉相鄰,北與
大馬鄉毗鄰。鎮人民政府距尉氏縣城25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7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65.7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洧川鎮地處尉氏西南部高平地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大部為平原。境內最高點位於花橋劉村南的鴻台寺,海拔200米;最低點村位於鎮東南的宋莊,海拔66米。
水文
洧川鎮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流域面積44.2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雙洎河、杜公河,其中雙洎河為境內最大河流,是洧川與長葛市的界河,又是開封市與許昌市的分界河,境內長17千米;杜公河橫穿鎮境北部,境內長15千米。
人口
2011年末,洧川鎮轄區總人口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6000人,城鎮化率43%。另有流動人口9000人。總人口中,男性32000人,占53%;女性28000人,占47%;14歲以下8434人,占16%;15~64歲41526人,占66%;65歲以上10040人,占18%。總人口中,以
漢族為主,達58900人,占89%;回族1100人,占11%。2011年,人口出生率15‰,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9‰。
截至2018年末,洧川鎮戶籍人口為6463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洧川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990元。財政總收入3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7%;完成營業稅3000萬元。
2018年,洧川鎮有工業企業206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2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農業
2011年,洧川鎮農業耕地面積6.4萬畝,人均1.1畝。農業總產值4.2億元,比上年增長6%。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
2011年,洧川鎮生產糧食3.5萬噸,人均600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油菜、大豆、蔬菜等。大豆種植面積5600畝,產量1179噸;花生種植面積1.6萬畝,產量5464噸;油菜種植面積4500畝,產量869噸;蔬菜種植面積3000畝,主要品種有白菜、豆角、辣椒、番茄等。在養馬寨農場有占地680畝的七彩虹綠色蔬菜生產基地。
洧川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洧川鎮境內有豬、牛、羊、禽類飼養小區29個,其中英內村養殖小區通過省“綠色無公害基地”認證。2011年,洧川鎮生豬飼養量12萬頭,年末存欄5萬頭;羊飼養量6萬隻,年末存欄3萬隻;牛飼養量1萬頭,年末存欄0.4萬頭;家禽飼養量30萬羽,上市家禽11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3541噸,其中豬肉3192噸,牛肉140噸,羊肉89噸;禽蛋1367噸,鮮奶46噸。畜牧業總產值1.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3.4%。
截至2011年末,洧川鎮累計造林1100畝,以泡桐和楊樹居多,全鎮林木覆蓋率達18.6%,活立木蓄積量達25萬立方米,年均植樹13萬株。全年水果種植面積1700畝,產量2937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桃子等。
工業
2011年,洧川鎮工業形成以有色金屬加工、農機配件加工、翻砂鑄造精加工為主的3大支柱產業,其中有色金屬加工冶煉產業成為全縣六大產業之一。
2011年,洧川鎮工業總產值達到95億元,比上年增長3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家,職工600餘人。2011年,洧川鎮完成工業增加值27.3億元,年均增長26.2%。民營經濟發展連續5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十強鄉鎮”。
商業
2011年末,洧川鎮共有商業網點30個,職工200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5億元,比上年增長3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60億元,比上年增長15%。
交通運輸
2011年,洧川鎮境內有220省道過境,境內長3千米。有縣鄉(鎮)級公路12條,總長60千米。共有客運站2個。
截至2011年末,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2條,運營總里程達150千米,公交運營車輛30輛,年客運量20萬人次;計程車20輛,年客運量10萬人次。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洧川鎮共有文化藝術團體12個,會員110個,年演出100場次,觀眾達30000人次;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360場次,觀眾達7萬人次。鎮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37個,建築面積700平方米,藏書6萬餘冊。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洧川鎮共有幼稚園(所)20所,在園幼兒3000人,專任教師60人;國小20所,在校生3500人,專任教師350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8%;國中2所,在校生1500人,專任教師90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小升初升學率99%,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3000人,專任教師200人;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3所。2011年,洧川鎮教育經費達160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洧川鎮共有專業技術人才30人,經營管理人才40人,農村實用人才50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洧川鎮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2個,其中鎮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41個;病床40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30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0張,固定資產總值0.3億元。專業衛生人員300人,其中執業醫師50人,執業助理醫師60人,註冊護士70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0萬人次,住院手術500台次,出院病人0.90萬人次
體育事業
2011年末,洧川鎮共有體育場地30處(中國小),新建新農村健身廣場3個,36%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員占全鎮常住人口的30%。
社會保障
2011年,洧川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57戶,人數693人,支出11萬元,比上年增長1%;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長10%;城市醫療救助4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1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48戶,人數2137人,支出176.7萬元,比上年增長3%;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7人,支出1.2萬元,比上年增長19%;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14人,支出2.9萬元,比上年增長4%;農村醫療救助3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653人次,共支出1.1萬元,比上年增長74%。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洧川鎮設有郵政、電信支局各1個,年報紙、期刊發行量達10萬餘份(冊),固定電話用戶1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萬戶。
基礎設施
2011年末,洧川鎮有自來水廠4座,鋪設幹線水管3千米,生產能力200噸/日。
2011年末,洧川鎮有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80台,高壓輸電線路12條,總長度200千米。年售電量累計完成38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8%,供電可靠率98%。
歷史文化
洧川鎮因處於洧水(今雙洎河)下的一馬平川地帶得名。
2011年,洧川鎮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盤鼓、龍燈、舞獅、嗩吶等。洧川豆腐製作技藝被列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洧川鍋盔、洧川牛肉製作技藝被列入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地方特產
洧川豆腐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因其質地堅硬,可用秤鉤掛、麻繩穿提,放到鍋里燉不變形等特點而聞名。2009年洧川豆腐製作技藝被列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洧川鍋盔形如菊花、火色勻,皮薄如紙、饃膘多,由於它色澤金黃、皮薄膘厚、酥脆味香而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洧川鍋盔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蘊含著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科學思想,2011年,洧川鍋盔製作技藝被評為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風景名勝
洧川南門東西寬7米,進深13.5米,高10米,內外壁均系大磚砌成,底部青石鋪基,頂部為半圓形拱券門,建築古樸,雄渾壯觀,1985年被尉氏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二零零六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