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居生物(troglobiont)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洞居生物
- 外文名:troglobiont
- 所屬學科:動物學
- 公布時間:1996年
洞居生物(troglobiont)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
洞居生物 洞居生物(troglobiont)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6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動物學名詞》第一版。
真洞居生物 真洞居生物(eutroglobiont)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6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動物學名詞》第一版。
穴居生物 穴居生物指在自身活動造成的洞穴中生活的生物,通常指底棲動物。穴居生物,英文名burrowing organism。
洞居伊蘭猛水蚤 洞居伊蘭猛水蚤是猛水蚤目、異足猛水蚤科、伊蘭猛水蚤屬的生物,由Shen et Tai定名。
假洞居生物 假洞居生物(pseudotroglobiont)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6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動物學名詞》第一版。
半洞居生物 半洞居生物(hemitroglobiont)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6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動物學名詞》第一版。
洞穴內常常食物短缺,所以穴居動物為了生存對進入洞內的東西總是來者不拒。墨西哥的維拉盧茲岩洞環境極端惡劣,洞穴中流出的水是含有硫酸的。就是在這種我們通常認為不會有生物存在的環境下,一種洞棲帆鰭魚卻數量繁多。探險隊成員、澳大利亞塔斯曼尼亞大學動物學院阿瑟·克拉克博士就在生物鏈較弱的上層洞穴發現了數種...
洞穴植物主要包括喜濕的高等植物和孢子植物、單細胞生物,如已滅絕的羊齒植物,以及苔蘚和地衣、藻類等,它們的種子或孢子通過水、風、重力或動物由洞穴外面帶入,它們含有葉綠素,仍可進行光合作用,與洞外植物群落沒有本質的差別。概要 洞穴植物種類和數量都很少,只在洞口附近出現一些特殊植物,向內隨著光的強度減弱...
利普托迪魯斯甲蟲(Leptodirus Beetle)是一種喜洞生物,它沒有眼睛,非常適應洞穴漆黑的環境,它只通過靈敏的嗅覺和觸覺感受外界環境的變化。如果將利普托迪魯斯甲蟲從漆黑的洞穴環境中取出,它們很難適應其它環境。據悉,利普托迪魯斯甲蟲是全球發現的第一種喜洞生物,首次發現於1832年。利普托迪魯斯甲蟲身體長1厘米,...
《英雄無敵4》中被改成了中立生物。這個怪物的特徵是沒有眼睛,所以不受所有與視覺有關的法術影響。《英雄無敵7》中回歸,改名為穴居靈與冥居靈,隸屬於地牢陣營。背景設定 洞穴人一族生活在低洼的水邊,只有在被強迫的情況下才會幹活。他們沒有眼睛,是靠紅外感應勘察周圍環境的,所以狀態魔法中的失明和石化等對...
紅盲高原鰍是發現於湘西州花垣縣大龍洞的一個洞穴盲魚新種,屬於真洞穴動物,具有重要的生態生物學意義和科學研究價值。湘西盲高原鰍個體數量極為稀少(在5次調查中,總共僅發現15尾),棲息環境非常特殊,處於極度瀕危狀態,亟待保護。外表特徵 身體略延長。頭大。尾柄低。眼退化,外表無眼。前後鼻孔緊鄰,鼻孔大,...
離開父母生活的幼蛛會生活在地面的落葉層下或是岩石樹根的縫隙中,僅能捕食昆蟲之類的小型生物,同時也會被其他肉食動物如蜥蜴和鳥類甚至大型肉食蟲類捕食。幼蛛也是食物鏈中底層被捕食的一環,成活到成年的比例並不高,約出生半年以上的雄蛛會活躍性大大增加,開始尋找適宜生活的土質山崖,然後在崖上挖掘洞穴越冬並...
洞穴已發現生活著200種以上的動物,有印第安那蝙蝠和肯塔基洞魚等。其中1/3的動物一直與世隔絕,僅靠河水的養分生存。地下湖泊里有珍稀動物如盲魚、穴蟋蟀、無色蜘蛛、印第安那蝙蝠和盲鰲蝦等50種洞穴生物,顯示了動物對絕對黑暗和封閉環境的適應,肯塔基洞魚是一種奇特的盲眼淡水魚。在經歷數以千年的演化後,50種...
戈格馬獸,《數碼暴龍》系列中登場的虛構生物,日本萬代株式會社以電子寵物延伸發展出來的跨平台產品。戈格馬獸,稀有礦石型數碼獸,孤獨深居洞窟,以光為食,擁有「巨人磨碎機」與「詛咒反射」兩大絕技,鑽石區域的霸主,最終被花仙獸終結。設定資料 擁有巨大身體的礦石型數碼獸。據說現存個體數很少,大部分都在洞窟...
具有堵洞習性,洞道複雜,地面無明顯洞口,洞道上方地面形成許多土丘,雌性洞道分支較集中,主要有主洞、倉庫、窩巢等,雄性洞道臥室較差、貯食較少。食性雜,食物主要為植物地下部分,亦取食植物莖葉和地下害蟲,尤喜食塊根、塊莖及植物的種子。主要為地下活動,有時也到地面上覓食、尋偶。晝夜均有活動,以早晚...
莫維勒洞穴,位於羅馬尼亞東南部康斯坦塔縣。 莫維勒洞穴在上世紀被發現之前,已經與世隔絕了數百萬年,洞穴內充滿了毒氣。羅馬尼亞東南部康斯坦塔縣境內的一片平原,莫維勒洞穴就位於平原地面之下。如此惡劣的環境,是許多怪異生物的幸福家園。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莫維勒洞穴生活著48種動物,其中33種是世界其它地方所沒有...
在中國文化中,狗獾的形象不僅僅局限於其生物學特徵,還被賦予了豐富的象徵意義和文化內涵。由於“獾”字與漢語中的“歡”同音,因此在一些藝術工藝品中,雙獾的形象常被用來寓意男女情愛的忠貞美好。雕刻成兩隻首尾相連的獾的圖案,常作為夫妻間的定情之物,象徵著愛情的連綿不斷和永恆不變。另一個與獾相關的雕刻...
當潮水退去或遇到敵害生物攻擊時,縊蟶會迅速收縮閉殼肌,使兩殼緊密閉合,貝體快速下降進入洞穴,以此作為防禦措施。升降運動 穴居的縊蟶隨潮水的漲落,在洞穴中做升降運動。它們在洞穴中的上升主要依賴於其閉殼肌和外套腔的協同工作。當縊蟶準備上升時,閉殼肌會鬆弛,使外套腔充分展開,吸入大量海水。隨後,進水管緊閉...
飼養蠑螈可以觀察到相當多奇特的生物行為,而其中又以足部的再生、奇特的交配行為與陸棲與水棲型的交替最具有特色。蠑螈具有相當強的生命力,尤其是其自愈能力相當優異,所以有時發現個體因為機械性的外傷而斷肢時,不出多久便會由傷口長出一肉芽,並逐漸發展修復成原先的狀態。下級分類 蠑螈亞目包括3個化石科和7個...
猿人演化或者人類起源是查爾斯·達爾文提出演化論後,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理論,認為人類起源於類人猿,從靈長類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一步一步發展而來。這一理論得到一些生物學家及考古學家的支持。和其它由演化理論發展出來的理論一樣,這一理論同樣面對很多挑戰和難以解釋的現象。主要起源學說 19世紀時西方國家的人類學...
此外,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的生物化學家不久前培育出了一種體形超大、生命力極強的老鼠。據介紹,這種老鼠剛一出生就特別的活躍,即使是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也能夠連續跑上5~6個小時不停歇,而且跑的速度很快。原來,科學家在老鼠的胚胎中注入了一種專門負責產生一種蛋白質的高活性基因,可以使這種蛋白質在肌肉中...
生物學特性 赤狐棲息於各種生境,居於土洞、樹洞、石隙或其他動物廢棄的舊洞穴內。多疑,行動敏捷,聽覺靈敏。夜間活動,天亮回洞抱尾而臥。如果隱蔽條件較好,白天也在洞穴附近活動。捕食各種鼠類、野禽、鳥卵、昆蟲和無脊椎動物,也吃漿果、鼬科動物等, 偶爾盜食家禽。每年1~2月交配,雄狐為爭雌狐而有激烈的爭鬥...
中華絨螯蟹為底棲爬行類甲殼生物,喜隱居或穴居,宜生活在安靜、溶氧充足和水草豐富的大水面環境中。因此,池塘養殖環境應儘可能營造河蟹最適宜的環境條件,才能達到高產、增收的目的。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周邊無污染源的池塘作為養蟹池,要求水質透明度高,溶氧充足。養殖池塘要求面積10-30畝,坡比1:5,底泥10-...
食物鏈是生物之間的鏈條,每種植物和動物都是食物鏈的一部分。攻擊行為 動物的攻擊行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同種個體之間所發生的攻擊或戰鬥。但不會造成致命傷害,只要一方認輸,勝者則立刻停止攻擊。在動物界中,同種動物個體之間常常由於爭奪食物、配偶,搶占巢區、領域而發生相互攻擊或戰鬥。 巢區是指動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