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方言志》是曾光平、張啟煥、許留森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陽方言志
- 出版時間:1987年12月
-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 編纂人員:曾光平、張啟煥、許留森
《洛陽方言志》是曾光平、張啟煥、許留森編纂的地方志。
《洛陽方言志》是曾光平、張啟煥、許留森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本志包括語音分析、同音字表、分類辭彙、語法等章。1作品目錄封面洛陽方言志著作權頁《洛陽方言志》序序圖片洛陽市城市變遷略圖洛陽老城圖目錄第一章 概況洛陽歷史概況洛陽...
洛陽市志,是新中國第一輪洛陽市志,由河南省洛陽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纂,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1994年--2001出版完畢。書籍內容 洛陽市志全18卷:1 總述;大事記;屬縣概況;2 建置沿革志 自然環境志 人口志;3 城市建設志 交通志 郵電志;4 政黨志 政權志 人民政協志 社會團體志;5 外事志 旅遊志 ...
《洛陽方言研究》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賀巍。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七五”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漢語方言重點調查》成果之一。全書共分捌章,對洛陽方言的語音、辭彙和語法作了詳細的記錄和描寫。特別是辭彙部分,列舉了洛陽方言有特點的詞語四千條左右,注音釋義周詳,並按意義分類,很有價值。因此...
《洛陽鄉志》是武進縣洛陽鄉編史修志領導小組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一、本志按編、章、節目項次排列。 二、本志各編按內容作橫向排列,各章中按時間先後作縱向排列。 三、按“詳今略古”的原則,本志內容著重現代部分的記敘。作品目錄 封面 洛陽鄉志 題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楊尚昆同志在...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本由41部分地詞典構成,這41個地點分別是:崇明、蘇州、廈門、長沙、婁底、西寧、太原、貴陽、南昌、武漢、梅縣、烏魯木齊、南京、丹陽、忻州、柳州、黎川、西安、揚州、徐州、金華、海口、銀川、洛陽、濟南、東莞、萬榮、杭州、溫州、上海、寧波、萍鄉、南寧、牟平、成都、哈爾濱、福州、建甌...
上海人說“屋裡個”,寧波人說“屋裡人”,哈爾濱人說“屋裡人兒”、“老伴”,萍鄉人說“婆娘”,忻州、萬榮、銀川、西寧、西安、洛陽等地的人說“婆姨”或“婆娘”。這種現象是移民區方言獨有的特徵。歷代移民影響新移民區的語言,這是無庸置疑事實;同時,今天我們通過調查了解方言區的方言特徵,又可追溯方言...
“洛陽讀書音”是客家人千年傳承不變的語言,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共同使用的語言,又稱“唐音”、“客方言”、“客話”或“客家話”。人們一般認為是魏晉時流傳下來的,經過南北朝的發展,最終在唐朝定型。古漢語研究專家認為,客家方言是魏晉一直到唐宋流行的古代國語,是以洛陽方言為基礎的“洛陽讀書音”。客家人對於自...
在語言所工作期間,三十多年來主要從事漢語方言的重點調查和漢語方言的分區及漢語方言辭彙語法的研究工作。其代表作有《獲嘉方言研究》《洛陽方言研究》《洛陽方言詞典》《中原官話課本》《漢語方言研究的現狀與展望》《漢語方言同義詞略說》等專著及論文。1992年獲得了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最大貢獻 在2005年第2期...
《北地三書》是北朝酈道元,楊炫之,顏之推寫的古代著作。《北地三書》分別為《水經注》,《洛陽伽藍記》,《顏氏家訓》。《水經注》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水道所流經地區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等諸方面內容,是一部歷史、地理、文學價值都很高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洛陽伽藍記》是一部集歷史、地理、佛教、文學於一身的...
沈寵綏在其另一部音樂學著作《弦索辯訛》中強調:“以吳儂之方言,代中州之雅韻,字理乖張,音義逕庭,其為周郎賞者誰耶?不揣固陋,以中原韻為楷!”明代詞學家們指出,無論南曲、北曲,還是作詞、念白都要以洛陽之音為正。比如馮班在曲論著作《鈍吟雜錄》中說:“洛下為天下之中,南北音詞,於此取正。
看來只能是大家都用帝王都城的語言,參照比較各地方言,考查審核古今語音,用來替它們確定一個恰當的標準。經過這樣的反覆研究斟酌,只有金陵和洛陽的語言適合作為正音。南方的水土平和溫柔,所以南方人的口音清脆悠揚、快速急切,它的弱點在於浮淺,其言辭多鄙陋粗俗。北方的山川深邃寬厚,所以北方人的口音低沉粗重、滯濁...
中國有四五千年文明史,漢字漢語的發端也應差不多。春秋戰國時期,產生了一種類似國語的雅言——孔夫子教學的語言。雅言其實就是文言,依文讀字,是一種完全來自文字的語言,和日常使用的方言是兩碼事。周代文字學的是殷商文字。周人在洛陽建立成周,把殷貴族知識分子集中在成周,周人就向他們學習文字,學文字的時候...
洛龍區,隸屬河南省洛陽市,是洛陽市的行政、經濟、文化和體育中心,位於洛河南岸、洛陽城市區南半部,總面積約271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6月,洛龍區轄14個街道、4個鎮。截至2023年末,洛龍區常住人口73.25萬人。洛龍區前身是洛陽市郊區,2000年,更名為洛龍區。洛龍區境內有關林站、甘泉河站、洛龍站、龍門站等...
在江淮語言史上,通語和方言的消長,隨著帝王都邑的轉移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曾有兩次大變動,六朝時期的建康話和明代的南京話都曾上升為全國性的通語。四世紀初,東晉政權在建康建立,北方大批南逃的人渡江集結於建康,並進而成為都城的主人。這些從以舊都洛陽為中心南來的人帶來洛陽話,他們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居於...
1985年 論隋唐長安音和洛陽音的聲母系統,《語言研究》第2期 1986年 日本悉曇家所傳古漢語調值,《語言研究》第2期 魚歌二部擬音述評,《音韻方言研究專輯》,《龍巖師專學報》第4卷第2 期 黃侃 《蘄春語》音注,《社會科學文集》,《南京大學學報》增刊 漢語“鼻—塞”複輔音聲母的模式及其流變,《音韻學...
是歷史上由於戰亂、饑荒等原因,中原漢民漸次南下進入閩贛粵三角區,在保持中原古文化原態風貌的基礎上,秉承了儒家讀書為貴的傳統思想,不分貧富,不論貴賤,普遍地勉勵子弟發奮讀書,求取功名,後與當地土著長期融合吸收了原住民文化精華, 形成的一個崇文重教、敬祖睦宗、刻苦耐勞和愛國愛鄉,具有獨特的客家方言...
中原官話,官話是以之為母語的人口最多、分布範圍最廣的漢語一級方言。歷史上,北方官話區長期以河南方言為標準來規範自己的語彙和語法系統。追溯至古代,商的語言在中原與夏語言和諸多原始漢語方言,是漢語的中原官話的雛形。以洛陽話為標準音的華夏語後來成為東周通用全國的雅言,進而發展成為揚雄《方言》提及的 “...
另有《太平廣記》《洛陽伽藍記》《郡國圖志》《博物志》《酉陽雜俎》《考工記》等。文體分類 姜亮夫先生的分類 姜亮夫先生在其編選的《筆記選》中,概括筆記的特點是隨筆而記,篇幅短,本質比較松閒、安雅,簡練而且能夠顯露一點“事實的真”。他將古代筆記分為六類,即一、論學的筆記,如《困學紀聞》、《...
16.駑馬:本義為劣馬,走不快的馬。亦作形容詞,比喻才能低劣。宛:南陽古稱宛,位於河南西南部,與湖北、陝西接壤,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之北而得名。洛:洛陽的簡稱。17.冠帶:頂冠束帶者,指京城裡的達官顯貴。冠帶是官爵的標誌,用以區別於平民。索:求訪。18.衢:四達之道,即大街。夾巷:央在長...
附李庸莘小傳及遺像) 李晉華 讀洛陽伽藍記書後 陳寅恪 釋牢 胡厚宣 從漢簡所見之邊郡制度 勞乾 契丹世選考 陳述 北宋汴梁的輸出入貿易 全漢升 集刊第八本第三分冊 宋代廣州的國內外貿易 全漢升 外蒙於都斤山考 岑仲勉 邵王之諻鼎及銘考證 張政烺 明初之用兵與寨堡 王崇武 ...
秦始皇統一中國,提出要“書同文、車同軌”,卻沒有提出要“語同音”。到了西漢,雖然都城仍在鹹陽,但跟隨劉邦過來的來自中原地區的外來人口成了首都居民的主體,從而給關中語音帶來極大的衝擊和改變。東漢定都洛陽後,河洛語取得了國語的地位。西晉的覆亡,永嘉喪亂,天馬渡江,造成了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民族遷徙,...
"白樂天《制綾襖》詩云:"安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洛陽城。"《?溪詩話》云:"觀子美樂天詩意,直欲推身利以利人。"余近閱遺山崗元好問《酒》詩云:"去古日已遠,百偽無一真。獨惟醉鄉地,中有羲皇淳。聖教難為功,乃見酒力神。論證能釀滄海,盡醉區中民。"詩意宏闊,亦非苟作。杜子美《戎州》詩有"...
隆都人呼雞時的習慣用語“租租”,“租租”來自“祝祝”國語音,是最早的國語用作隆都話的典型用語。這還要從一個典故說起:晉朝洛陽有一位名叫祝雞翁的人,養了一千隻雞,每隻雞都有名字,早上放出傍晚收回時,都叫雞的名字。人呼雞時說“祝祝”,就是從那時開始的。較早前隆都話與粵語音相同的單詞...
檔案管理》等教學工作。成果 先後發表《榮成方言“X兒X兒”結構的形容詞》、《榮成方言次濁平聲字的演變》、《文登榮成方言的幾個語音問題》等論文十幾篇,著作有《榮成方言志》、《龍口市志方言志》、《定陶方言志》,參編《現代人才資源開發》等,《現代人才資源開發》2003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中原官話 清入和次濁入讀陰平,全濁入讀陽平 洛陽23 洛陽37 4 蘭銀官話 清入讀去聲 蘭州24 蘭州32 3-4,蘭州4 西南官話 入聲讀陽平 重慶19 成都36 4-5,武漢4 江淮官話 有入聲,入聲不分陰陽 揚州17,南京北部21 合肥44 5-7,合肥5 晉語 有入聲,三片入聲分陰陽 太原21 太原36 5-7,呂梁6 徽語 全濁音...
讀研期間,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兩篇,參與四川省重點文化建設項目-《四川省志·方言志·湘方言篇》之湘方言調查,先後調查了金堂竹篙方言、樂至靖州腔、儀隴新城方言,並整理了竹篙方言聲韻調系統。 1999.8—2001.8:在渠縣和樂學校擔任中學語文教學。2001.9—2007.8:在渠縣天星中學擔任中學語文教學。2010.7至今:在...
而同為懷慶府轄縣的孟縣,則因地近洛陽,又有盟津渡口可通,其與洛陽的民間交流,要遠遠多於與懷川其他地方的民間交流,其方言自然更近於洛陽方言。至於原武、陽武,在歷史上原本就在黃河以南,只是因為黃河改道,才被阻隔在黃河以北。但在行政轄屬上,長期歸屬於滎陽郡(鄭州郡)和後來的開封府,加之有黃河...
兩漢時期的有8位辭賦家:枚乘(江蘇淮安人)、司馬相如(四川成都人)、賈誼(河南洛陽人)、王褒(四川資中人)、班固(陝西鹹陽人)、張衡(河南南陽人)、揚雄(四川成都人)、王延壽(湖北襄樊人)。賦,是漢魏六朝時期文學創作的主要形式,故此劉勰將《詮賦》列為文體論的第四篇,全書的第八篇。詮,意為...
洛陽多為尖,瀋陽多為團。誠請專門家,細心再研探。承認尖團音,益處大無邊。表音更清晰,同音字數減,適應現代化,不違傳統言。國家語音部,應當改定案!520個尖音字等待光明正大地重回漢家舞台,重見曙光。而常用尖音字不過百個。“切cieh”的鋒利,“尖zian”的尖銳,國語的改革當從尖團始。數千個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