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留守孩

洋留守孩

洋留守孩,並不是外國留守孩,而是指父母出國在外打工,而疏於家教的中國孩子。洋留守孩尚未成年父母就出國打工,自小就被灌輸“坐等出國、高人一等”的思想。洋留守孩生活富裕,但有不少人在人生的路途上迷失方向。2009年11月3日,福州市連江縣發生的一起由洋留守孩挑頭的未成年人聚眾械鬥案,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視,也將人們的視線帶入了這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洋留守孩
  • 注意:並不是指外國留守孩
  • 實指:父母在外國打工而疏於家教的孩子
  • 描述的對象:中國的孩子
  • 表征:性格孤僻、不善與人交往等
  • 集中地帶:長樂市、羅源縣等諸多沿海縣市
表征,個案,事件,處理,洋留守孩現狀,隱憂,地方觀念,建議,

表征

1、性格孤僻、不善與人交往。
2、性格乖張,斤斤計較,為一點小事就動輒打鬥。
3、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甚至養成偷竊、盜搶的“愛好”。

個案

事件

2009年9月5日晚,連江縣琯頭鎮壺江村15歲的少年張彬(化名)與本村一名7歲的陳姓兒童發生矛盾,並被陳姓兒童的叔叔言語教訓了一番。張彬懷恨在心,夥同另一名15歲少年林申(化名,2008年的下學期綴學在家),當晚通過網路聯繫到附近的朋友帶人來報復。9月6日下午,張彬和林申等9人與陳姓兒童叔叔以及他的朋友不期而遇,雙方發生爭吵並激烈互毆。林申因手持一把長45厘米的刀具而被對方重點圍毆而受傷嚴重。林申是一名洋留守孩,他的爸爸在美國紐約打工4年了,已經取得了美國綠卡,現在只有他和他媽媽還留在國內。而“好兄弟”張彬也是一位洋留守孩,張彬的爸爸長年在國外跑船運。參與這起械鬥的洋留守孩一共有4人。

處理

辦案民警表示:孩子們為了這么一點小糾紛竟然與大人動起刀子來,其動機不同尋常。但畢竟是未成年人,案件處理一般是側重於雙方調解。類似的案件在當地並不少見,背後隱藏的深層次社會問題令人擔憂。

洋留守孩現狀

福建省的福州市,連江縣馬尾區、福清市、長樂市、羅源縣等諸多沿海縣市,“洋留守孩”達數萬人。福州市連江縣,是福州市海外勞務輸出大縣,也是洋留守孩的集中地。連江縣琯頭鎮,人口僅僅近6萬,而常年出國在外打工的就達3萬多人,洋留守孩有3000人左右,是連江縣洋留守孩最集中的鄉鎮。洋留守孩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父母打黑工時生於國外,取得外國國籍,在5歲左右被送回國內的老家。
琯頭邊防派出所曾聯繫到這些洋留守孩在海外的家長,但是大人對孩子聚眾械鬥竟然漠不關心。洋留守孩林申也表示,平時媽媽也很少管他,經常把他一個人留在家裡,自己出去打麻將或找朋友逛街,有時還徹夜不歸。他日常生活靠同村不同住的爺爺奶奶照顧。晚上,一些差不多年紀的“洋留守孩”就來他家一起上網,還會一起看內容不健康的光碟。林申還表示:我現在已經開始辦理去美國的簽證了,遲早要出國,在學校里學不學都無所謂。
連江縣教育局表示:大多數“洋留守孩”念完國小後,一部分就開始陸續辦理手續出國,一部分就輟學在家。不是學校放棄這些特殊的學生,而是他們和他們父母放棄了在祖國學習文化的機會,很多學生只是在學校掛個名,來不來上課都無所謂。即使來學校也不受約束,諸如請家長、留級、考試不及格等這類對普通學生最管用的“法寶”,對他們都失效了。
在當地,出國打工的家長對暫留國內的孩子灌輸的是“坐等出國、高人一等”的思想,因此缺乏健康的親職教育。社會不好管,學校管不好,家長不想管,大多數洋留守孩成為了三不管的孩子。

隱憂

洋留守孩在教育上存在的諸多隱患問題,暴露出新時期沿海農村社會的一些問題。在當前地方經濟日益發展的新時期,仍有許多農村地區還背著精神文明建設的“空殼”。
洋留守孩的問題實質就是部分沿海農村精神文明空虛的表現。在洋留守孩的身上,還突出反映了長期以來沿海農村青年就業難和生活無保障等問題。
琯頭鎮雲龍國小校長陳文貞表示:以物質條件而論,雲龍村算是很富有,但以精神文明而言,卻很空虛。村子裡,供海外打工者返鄉“撐門面”用的戲班就有5個,教堂廟宇共30多處,而圖書館等文化場所一個都沒有。確實缺乏精神文明建設與文化知識薰陶。

地方觀念

在福州沿海的農村,如果孩子讀書不好,就只能當漁民農民。長期以來,漁民和農民的生活都比較苦,也難有保障。出國打工則不同,在很多人眼裡,“洋打工”是有身份的象徵,人們還堅信,只有走這條路,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建議

沿海農村地區經濟相對富裕,地方政府有實力加大財政投入,建設形式多樣的健康文化場所,培育文明生活方式,逐漸改變農村居民的精神狀態,推進文明健康和諧穩定的新農村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