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汶河

幹流,水庫,引河灌溉,河道治理,

幹流

泳汶河源於羅山北麓。流經下丁家、蘆頭、新嘉、北馬、鄉城、中村七鎮入渤海。幹流總長36公里,河道寬100米,流域面積205平方公里。1960年其上游修一中型水庫。
其主要支流南欒河,位於北馬鎮南欒堡東,源於招遠縣美秀頂,流經蘆頭鎮、大陳家鎮、北馬鎮入泳汶河,全長18公里,市內長13公里,河道平均寬80米。1960年在河的中段修一中型水庫。

水庫

遲家溝水庫中型水庫,位於龍口市蘆頭鎮寺後喬家村南,在泳汶河系南欒河中游,控制流域面積47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占95%,丘陵占5%,流域呈扇狀,平均寬度4.7公里,水庫為單支匯流,其幹流平均坡度為10米/公里。流域內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4座,共可控制流域面積15.3平方公里;流域內多年平均降雨634毫米,多年平均徑流深180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477萬立方米。經1982年“三查三定”,核算水庫總庫容2044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283萬立方米。1958年10月1日開工興建。1960年5月主體工程竣工。累計完成土石方68.48萬立方米,混凝土方5立方米,投工117.42萬個,國家投資128.9萬元。修建水庫共搬遷9個自然村810戶3185人,防洪水位以下淹沒土地0.24萬畝。至1985年末,國家為庫區移民遷建賠償等共投資58.5萬元。續建加固工程主要有:1967年4~12月,大壩後坡高程61~84米段加固培厚;1973年3月~1974年10月,大壩迎水坡66~84米段翻修加固;1975年3~11月,大壩加高0.5米;1977年4月~1978年11月,大壩粘土心牆頂高程由81.5米加高到84.6米,壩頂高程加高至84.8米;1979年4月加寬溢洪道;1984年11月~1985年汛前,改建放水洞;1986年6~10月,整修放水洞豎井。1989年完成溢洪道交通橋工程。水庫大壩,為粘心牆砂殼壩,全長485米,最大壩高27.5米,壩頂高程84.8米,頂寬6.4米。迎水面坡由塊石護砌。背水坡為草皮護坡。壩後坡每隔130米設橫向排水溝,壩腳設貼坡式排水體。漿砌石防浪牆高1.07來,寬0.4來,嵌入粘土心牆1.0米,寬1.2米。心牆由粘壤土築成,底寬50米,頂寬3米,頂高程84.8米,最大清基深度4.0米,嵌入基岩1.5米,壩頂設有照明設備。1982年大壩安裝了浸潤線測壓管。水庫溢洪道,位於大壩東端,西岸距壩端40米,中心線與大壩軸線夾角97°,為開敞式,進口75米,堰頂高程79.33米,堰長10米。溢洪道下游由天然溝與原河道相接,最大泄量1461立方米/秒。水庫輸水洞,位於大壩西端,為漿砌石壓力拱洞。豎井內設1×1米平板鑄鐵閘門一扇,尺寸為1.65×1.4米,設計流量為4.0立方米/秒。1985年改建為廊道式鋼筋混凝土管洞,直徑為1.50米,進口底高程64.34米,最大流量為17.46立方米/秒,豎井內徑為2.20米,並設有雙吊點後止水平面鋼閘門。
北邢家水庫中型水庫,位於龍口市下丁家鎮北邢家村西,泳汶河中上游。控制流域面積64平方公里,均為山區。流域呈帶型狹窄分布,平均寬4.29公里,長14.92公里,單支匯流。流域內多年平均降雨量670毫米,平均徑流深200毫米。水庫上游已建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6座,攔截流域面積14.44平方公里。經1982年“三查三定”,核算水庫總庫容131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608萬立方米。1958年6月由山東省水利學校編制“泳汶河水庫灌區設計說明書”,10月開始築壩工程和修建放水洞。1960年6月主體工程基本竣工。總投資98.5658萬元,投工77.2418萬個,完成工程量70.6748萬立方米。修建水庫搬遷北邢家、大呂、西呂3個村的199戶,979人,防洪水位以下淹沒土地0.15萬畝。至1990年底,國家為庫區移民遷建賠償等共投資16.6萬元。1963年後續建、加固的工程主要有:1963年11月~1965年5月加寬溢洪道;1965年3~5月興建壩後反濾層;1966年2月建二級放水洞(無壓),1977年4月改建為有壓式;1967年4~6月翻修壩前護坡石;1968年4~7月改建一級放水洞啟閉設備和閘門;1974年4~7月興建溢洪道交通橋及防浪牆;1976年5~10月壩後培土,加高粘心土牆;1979年4月興建水電站;1977年4月~1978年4月挖溢洪道,1981年整修加固。水庫大壩,為粘土心牆砂殼壩,高24.94米,頂高程94.65米,寬6米,長400米。迎水坡為乾砌石,背水坡為草皮護坡。壩頂有1米高的漿砌石防浪牆和照明設備,防浪牆嵌入粘心牆1.2米,寬0.6米。1980年安裝了大壩沉陷位移觀測點及浸潤線測壓管。水庫溢洪道位於水庫大壩南250米山坳處,為開敞式,底寬50米,進口高程88.76米,全長150米,下游通過天然溝溪與原河道相接。最大泄量為970立方米/秒,消能形式為排流式。水庫輸水洞,分一、二兩級,位於大壩北端。一級輸水洞為砌石拱涵,呈矩形半圓拱,閘門為鑄鐵閘門。二級放水洞為 圓管。水庫電站,位於二級放水洞出口處,裝機容量2×150千瓦。
大園水庫,位於下丁家南部,泳汶河的上游。1964年4月由下丁家公社組織大園、河西、夼里、肖家窪、石板等6個大隊社員興建,1966年8月15日完成大壩主體工程,後經擴建,1971年6月竣工,總投資14萬元。總庫容131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03萬立方米。大壩高達27.7米,長258米。1974年7月加固大壩,自第一戧道以上加厚1.2米,自第二戧道以上加厚1.5米。水庫溢洪道建在大壩北,為開敞側槽式。1976年,在大壩北邊開挖非常溢洪道,投資0.412萬元,投工1.058萬個。水庫輸水洞水泥管直徑0.46米,流量0.5立方米/秒。
常勝水庫,位於下丁家鎮常勝村東北,泳汶河支流上。流域面積4平方公里。1976年11月動工興建,1979年11月竣工,共投資15.7621萬元,投工23.729萬個,完成總工程量38.7318萬立方米。總庫容達103萬立方米,興利庫容72.5萬立方米,死庫容3萬立方米,水庫大壩高27米,溢洪道為開敞式,寬30米,最大泄量123立方米/秒。輸水洞壓力管直徑0.5米,流量2.12立方米/秒。

引河灌溉

1955年10月上旬,下丁家陽光農業社在大陳家東泳汶河閘攔河壩1座,引河水自流灌溉糧田200~300畝,為市境最早的引河灌溉工程。翌年3月,黃縣成立黃水河引河工程指揮部,縣裡進行勘測設計,在小呂家、前遲家之間建攔河壩,引水乾渠從攔河壩至藍高鄉參駕疃,全長25公里,設計流量3立方米/秒,建沿渠建築物30餘座,倒虹吸2座,1957年竣工,共投資13萬元,灌溉糧田3萬畝。1957年諸由鄉和孫家鄉先後在黃水河幹流各建引河工程1處,蘆頭鄉在泳汶河建引河工程1處,引水渠長12.5公里,灌溉面積為1.52萬畝。1965年北邢家水庫聯合乾渠建成後,蘆頭鄉泳汶河引河工程廢棄。1966年石良公社在黃城集河蓬萊與黃縣交界處岳家圈閘攔河壩,建引水渠長2公里,設計灌溉面積4000畝,實際灌溉面積3000畝。1970年引河灌溉工程被揚水站取代,引河工程隨之廢棄。

河道治理

1920年前,泳汶河河道平均寬20~50米,解放初未修堤防,只在兩岸壓條植樹,洪水常漫溢兩岸土地。1954年河道寬達200米。1964年秋冬,縣政府組織民眾疏浚河道,築壩修堤。自東江鄉前宋家村東至鄉城窪後田家村西,中上遊河槽寬25米,設計水深1米,兩邊沙土築壩,壩高1.5米,頂寬2米,底寬10米。下遊河槽寬40米,設計水深1米,壩高2.6米,頂寬4米,底寬16米,最大流量為345立方米/秒。1977年11月,東江、中村、新嘉、鄉城4鄉鎮9000人再治泳汶河,兩岸乾砌石修擋土牆,高3.1米。上遊河槽寬35米,下遊河槽寬45米,堤頂寬2米,達到20年一遇防洪標準。共完成土石方47.96萬立方米,投工57.44萬個,投資22.9萬元。
南欒河治理1952年前南欒河無堤壩。1953年縣政府組織人員進行勘測。1956年在香坊、南欒堡對岸、南欒、前後欒村地段築修堤壩。1964年秋冬,自蘆頭鎮喬家村西南至與泳汶河匯合處疏浚河道,河心寬25米,深0.8米,喬家至香坊段河唇一面寬為15米,香坊北匯合點為25米。1977年11月縣統一組織蘆頭、北馬社員5000人,按20年一遇設計50年一遇校核標準治理。河道兩岸用乾砌石築擋土牆。疏浚河心,上游韓欒村西河心寬27米,中游麻家村北河心寬32米,簸箕欒家村南河心寬52米,設計水深均為1.8米。堤壩頂寬2米,堤高2.3~2.8米,邊坡為1∶2,最大流量220立方米/秒。治理工程歷時10天,完成工程量12.04萬立方米。
南邢家革命烈士紀念碑抗日戰爭中,泳汶河流經的山夼,曾發生多次戰鬥。1944年1月17日,駐南邢家的黃縣獨立營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遭敵襲擊,在突圍中有48人犧牲,成為黃縣有名的“南邢家慘案”。入夏以後,黃縣獨立營連戰皆捷。7月7日,中共黃縣縣委、黃縣抗日民主政府在南邢家主持召開大會,慶勝利,懷烈士,樹碑永志。 碑建於下丁家鎮大呂家村西山頂,下臨泳汶河,與南邢家隔河相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