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齋

泰順齋

在萊蕪,有一種特產,人們提起便為之驕傲,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品嘗過的人,一定不會忘記其特有的味道,它就是口鎮香腸,也叫“萊蕪南腸”,因為它起源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60多年的生產歷史了。可是,你知道這百年老店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又經歷了哪些風雨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泰順齋
  • 始創:清朝道光年間
  • 地點:萊蕪
  • 註冊:2006年
起源,發展,主要產品,

起源

百年老店,始創於清朝道光年間,由歷城縣人蘇之亭創辦,起初設在山東省會濟南,後在博山西冶街南頭開一家小店,蘇之亭任經理。後遷至萊蕪吐絲口鎮(即今萊蕪口鎮)。時任鎮長寧子斌給予大力支持,該店得以順利開張營業。蘇之亭聘名廚,製作南腸的配料由原來近百種精減到8種。刮腸、切肉、拌餡、灌腸、晾曬、蒸煮乃其六大加工工序,每一道工序有嚴格要求。蘇之亭去世後,蘇若宴子承父業出任經理。到1935年,醬菜缸已發展到200多個,每天賣南腸近百斤。

發展

1947年萊蕪戰役時,老店遭受到嚴重破壞,幸運的是百年醬池並未受損,且尚存部分老湯和60多隻殘破醬缸,次年下半年,該店元老集資入股,對店鋪進行了重新整修,再次開張營業。1955年老店改為公私合營企業,直到1956年,才正式成為國營單位。後隸屬關係幾經變化,從1986年12月,直屬市商業局主管。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企業生產經營開始步入正軌,生產能力逐年擴大,產品質量不斷提高。
90年代後期,企業生產的各類食品達到上百種,引進德國技術開發的具有德國風味的火腿烤肉、蒜腸、啤酒腸等產品也開始走市場,百年老店步入鼎盛時期。 進入新世紀,歷經蒼桑的百年老店也無例外地經受著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國有企業因經營體制所帶來的弊端開始顯現。2004年3月,企業順應市場要求,在政府的指導下實施了“商業捆綁式”破產休克療法,至2006年底,企業破產重組全面完成。泰順齋在百年老店的基礎上,由原廠領導和技術骨幹重新整合成立的,並註冊了“泰順齋”商標。

主要產品

泰順齋的主導產品是以南腸為主的肉製品,其醬醃菜調味品也有近百年的歷史。
百年老店,重放異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