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泰興縣誌》記載,明朝時期,泰興有座規模宏大的孔廟,或稱儒學、文廟、學宮等,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1156年)。元初毀於兵,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清代重修,解放後1953年改建為烈士堂,後又恢復孔廟形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泰興孔廟
- 建立時間:公元1131-1156年
- 地區:江蘇省
- 文獻:《泰興縣誌》
特色,歷史變遷,相關介紹,文獻徵引,
特色
孔廟(學宮)位於泰興古城中心偏東北位置,這一地塊人文集中,是泰興千年文脈所在,也是泰興古城最富精氣的地塊。小南海東側,地形南北狹長,北至內城河,南至仙鶴灣,東西兩側各有一條水系,孔廟環水而居,似乎立於水上。小南海東岸,孔廟北端地塊三面環水,如一水中半島,且位於泰興城池龍首位置,又形似龍頭,巧奪天工,這一半島被譽為“龍首島”。孔廟是古代供士紳祭祀孔子的儒家文化聖地。孔廟緊鄰權力中心縣衙,反應了儒家思想在中國古代占有統治地位。孔廟也稱學宮,因為它在古代作為生員讀書深造的學府。古代泰興孔廟規模宏大,形制全備,主要建築有鯤化池、奎文閣、牌樓、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尊經閣等,這些建築從空中俯看如文房四寶錯落其中,獨特且有創意。目前還保留有大成殿及周邊古代水脈。縣衙,孔廟這些重要人文場所周邊環水,這些都能體現泰興這座水城,依水而立。反映泰興人愛水,樂水,即“泰”也,形似如泰,內蘊“興”義,這也印證了“泰興”之義。
歷史變遷
烈士堂地處泰興東大街,1953年(《泰興大事記》作:1949年冬,縣城孔廟改建為泰興縣烈士紀念堂。)將舊孔廟大成殿改建而成。堂內陳列著沈毅、葉梯青、張鵬舉等80多位烈士的遺像及生平簡介。堂前栽滿松柏,葉、張二烈士的墳墓分立於堂前左、右,大門前立一高大石頭牌坊,上刻“氣壯山河”四字,莊嚴肅穆,令人崇敬。它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場所,1982年被人民政府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介紹
泰興市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泰興鎮鼓樓東路66號,占地5 144平方米。由革命烈士墓、孔廟大成殿、陳列大樓等建築物有機組成,全館古樸凝重、莊嚴肅穆,館內蒼松翠柏、草郁花香,象徵著泰興革命烈士的精神萬古長青、浩氣長存。
紀念館由泰興夫子廟改建而成,1949年12月,黨和政府為在姚莊戰鬥中光榮犧牲的原泰興縣委書記葉梯青、縣長張鵬舉兩位烈士舉行盛大的遷葬儀式,同時成立該館。1985年,縣政府撥出專項資金在大成殿後興建了1座局部3層的陳列大樓。作為該館主建築的陳列大樓由序廳和4個陳列室組成。序廳的臥屏牆上載有泰興市革命鬥爭史簡介和8 000多烈士英名錄。4個展室按時間的順序,依次介紹了發生在泰興境內的重大的革命歷史事件和這些事件中產生的知名烈士的英雄事跡。全館通過圖片、照片、文字、革命烈士遺物、實物等再現了當時泰興人民所經歷的風風雨雨,謳歌了頑強拼搏、英勇不屈、為國捐軀的烈士精神。
文獻徵引
《關於重建孔廟(學宮)的調研報告》
孔廟俗稱夫子廟。始建於南宋高宗紹興年間,元末毀於兵燹。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縣呂秉直就故址重建。主要建築有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崇聖殿、尊經閣等。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駐兵於此,破壞極大,僅存大成殿、牌樓和部分石雕。大成殿開面3間,面闊14.4米,進深14.5米,磚木結構,單檐歇山頂,筒瓦覆蓋。背檁高13米。牌樓通面闊7.17米,高7.84米,中花板上寫有“金聲玉振”四字,其下雕有麒麟、大象、人物、花卉等,形態自然,紋飾優美。石雕有雙獅、華表等,造型美觀,雕刻精細。1953年改建為烈士堂(現為縣革命烈士紀念館的一部分)後,經過修繕,保留了明代建築石雕藝術的特色。1982年,縣人民政府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明朝天啟元年(1621年),在孔廟(學宮)(今人民大會堂所在地)建造了尊經閣,奉藏《五經大全》、《四書大全》、《通鑑綱目》、《大明律》、《大誥三編》、《性理大全》、《希董堂集》等書,供儒學生員閱讀。這是泰興圖書館最早的館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