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寺塔群,中國佛教寺塔群。泰山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東嶽”,系中國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總面積426平方公里。主峰在泰安縣境內,海拔1545米。山上遍布宏偉壯麗的古代建築和歷史悠久的文化遺蹟。南麓有岱廟、黑龍潭、普照寺、王母池、紅門;山腰有斗母宮、經石峪、五松亭;山頂有南天門、碧霞祠、唐摩崖、日觀峰、仙人橋;北麓有後石塢、九龍崗、天燭峰;西麓有靈岩寺和寺中的辟支塔、千佛殿泥塑、塔林等。泰山是佛教傳入比較早的地區。據記載,晉鹹康年間(335—342),沙門僧朗為避後趙石氏之亂,首先來到泰山,並在該山的金輿谷創建精舍,聚徒講學。後人稱此谷為“朗公谷”,其精舍為“朗公寺”。傳說當僧朗說法之時,“猛獸歸服,亂石點頭”,東側山峰上高達數丈的怪石(習稱“朗公石”)也靜聽講經,俯首稱讚,由此得名“靈岩”。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沙門法定重來靈岩開山,建成靈岩寺。除朗公寺和靈岩寺外,魏晉南北朝時期,泰山還先後建成谷山玉泉寺、神寶寺、光化寺、普照寺等。名僧名士經常來往其間。泰山斗母宮東北龍泉峰山澗中,有面積約一畝地的自然石坪,上面有北齊時人所刻《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文。字徑50厘米,現存一千零四十三字。篆隸兼備,遒媚勁健,中外人士頌為絕筆。其名為“經石峪石刻”。隋唐時期,泰山更是梵音四起,伽藍毗鄰。藏佛寺、資福寺、延慶院、法華寺、竹林寺、天封寺等二十餘所寺院羅列其間。隋開皇三年(583),改朗公寺名為神通寺,並大建佛塔,廣造佛像,成為泰山佛教的中心。唐貞觀年間(627—649),在靈岩寺建造金碧輝煌的千佛殿(當時稱大雄寶殿)。殿內有高達5米的隋代釋迦牟尼坐像。泰山南麓的普照寺,乃六朝古剎,唐代曾予擴建,明、清重修。現存三院:東院為僧舍,清幽雅致;西院為方丈堂;中院三進,前為鐘鼓樓,中為大雄寶殿,後為摩雲樓。寺二門外東側有一明正德十六年(1521)刻立的碑石,記載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高麗僧滿空在泰山為僧的史實。泰山佛教自明朝開始走向衰落。至清代,則成為奉碧霞元君為主的道教的天下。泰山南麓,有一片古柏映掩下的古代宮殿式建築群,這就是著名的岱廟。岱廟,又稱太廟,為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的地方。始建於秦,歷代續有擴建,至宋宣和四年(1122),共有殿、寢、堂、閣、門、亭、庫、館、樓、觀、廊、廡八百十三楹。此後,金、元、明、清各代又均有增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