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塘,中華老字號品牌,隸屬於廣州市泮塘食品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泮塘
- 主要榮譽:中華老字號
- 所屬公司 :廣州市泮塘食品有限公司
- 所在地:廣州市
泮塘,中華老字號品牌,隸屬於廣州市泮塘食品有限公司。
泮塘[Pàntáng] 位於廣州市荔灣區龍津西路、荔灣湖公園以及泮塘五約一帶。唐代時由珠江沖積而成陸地,地勢低平,河涌縱橫,低洼處往往積水為湖沼,多為池塘、窪地,人們在塘邊築基,基上栽種荔枝、龍眼,塘內種植蓮藕、菱角等,...
泮塘 泮塘,中華老字號品牌,隸屬於廣州市泮塘食品有限公司。所屬公司 廣州市泮塘食品有限公司 所獲榮譽 2023年9月28日,《商務部等5部門關於公布中華老字號覆核結果的通知》公布,泮塘品牌條件通過中華老字號覆核。
泮塘五秀指古時中國廣州泮塘(今荔灣湖公園、泮塘路、南岸路、中山八路)一帶種植的五種水生植物。分別是:蓮藕、馬蹄、菱角、茭筍、茨菇。簡介 被稱作“泮塘五秀”的“蓮藕、茨菇、馬蹄、茭筍、菱角”一直非常聞名。地處西關的泮塘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十分適合種植蓮藕、馬蹄、菱角、茭筍、茨菇這幾種蔬菜,並被稱...
西關泮塘位於廣州市西郊,遠在十世紀初是南漢末代帝王劉鋹御花園“劉王花塢”舊址的一部分。泮溪酒家對面的文塔腳(雲津閣),過去還有一塊刻著“劉王花塢”的石碣。在清代,泮塘屬南海縣思洲堡轄下十八鄉之一,也是十八鄉中最富庶的鄉。據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泮塘”這一地名,是由“半塘”二字演化而來...
泮塘社區婚俗文化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昌華街泮塘社區,是廣東省首個社區婚俗文化館,於2024年5月20日揭牌。歷史沿革 2024年5月20日下午,泮塘社區婚俗文化館揭牌。建築布局 泮塘社區婚俗文化館整體沿用了嶺南風格建築造型設計,展示廣府西關文化的特色,門口滿洲窗上的泮塘五秀圖案,融入本地的文化和產業特色,此外...
泮塘龍船指的是廣州泮塘五約的單旁凸眼龍船。主要活動於廣東地區,泮塘龍船歷史可追溯至明朝嘉靖年間,是被慈禧太后賜封龍船的“五經魁”之一。龍船介紹 泮塘龍船屬於凸眼龍。凸眼龍的船體雖然不裝飾形格意義上的龍頭、龍尾,但凸眼龍的龍頭龍尾其實已與船身渾然一體,非常有特色。在泮塘的眾多龍舟中,最出名的...
泮溏村 泮溏村,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中和鎮下轄村。以泮塘得村名。村委會駐新泮塘,轄老泮塘、新泮塘、油花樓等8個村民組。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37.4公頃,306戶。
泮塘派出所始建於1994年10月9日,舊址設在泮塘居委會旁,2001年1月18日遷移至悅港大道一號(國道325線三叉公路旁),轄區為城郊結合部,總面積為38.8平方公里,泮塘派出所有民警8人。轄區 相鄰的鄉鎮有星島湖、黨江、沙崗和石灣。管轄有村、居委會(泮塘居委會、總江居委會、馬江、大江、廉西)5個,包括...
泮塘五約直街41號民居 泮塘五約直街41號民居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泮塘路泮塘五約直街41號,是廣州市第五批歷史建築。
泮塘路美食街 泮塘路美食街是廣州首條落地的大眾點評必吃街!“夜羊城”又多了一網紅打卡地!
馬蹄糕是廣東廣州地區傳統糕類美食。泮塘馬蹄糕將馬蹄(荸薺)磨成漿或乾馬蹄粉兌水加糖蒸製而成。“泮塘馬蹄糕”是採用當地的特產馬蹄粉作原料,在製作上先將砂糖炒至稍黃後溶成糖水,再調入半分熟的馬蹄粉漿,然後猛火蒸熟。簡介 所屬菜系 甜品 所屬類型 甜品小食基本特點 : 其糕體色澤金黃透明,爽滑而...
荔灣泮塘五約 荔灣泮塘五約,藏在荔枝灣背後千年古村,坐擁“後花園”荔灣湖公園。古村里隨處可見風情萬種的手繪壁畫。
渡口鄉泮塘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落位於紅石山腳下故名。歷史沿革 1949年設泮塘農協會;1956年始設泮塘村,歸渡口鄉管轄,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成立衛星公社,下設大隊、生產隊,併入長灘大隊,歸渡口大隊管轄;1961年大隊規模化小,渡口大隊劃分處泮塘大隊,歸渡口公社管轄;1984年恢復鄉...
小泮塘 小泮塘,由當地的居民命名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因以前此地的有一個池塘,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自得名以來未曾更名。
廉州鎮泮塘社區志願服務隊 廉州鎮泮塘社區志願服務隊是由合浦縣民政局登記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19年6月12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612人,正式成員有122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林興秀。
泮塘漁村 泮塘漁村是一家餐館,位於廣州市,人均消費價格為47元。餐館簡介 特色服務:有夜宵,提供線上選單。推薦菜 地址 廣州荔灣區橋中中路88號斜對面
泮塘四秀釀雞,是一道特色美食,由 蓮藕,茭白, 菱角 ,馬蹄 ,雞等烹飪而成。材料 1蓮藕茭白 菱角 馬蹄 雞 2粽葉 水草繩 米 做法 11.棕葉和水草繩子熱水浸泡好 22.整雞剁掉頭和腳,先剝雞皮,剝到雞翅的位置用剪刀把雞翅剪出,也就是,雞翅和雞皮是連者的,不用去骨 33.蓮藕,茭白,菱角,馬蹄這幾...
荔灣湖公園是中國廣州市的一個公園,位於荔灣區泮塘地區,東至龍津西路;南至西關上支涌下游;西至黃沙大道;北至中山八路。歷史上該地曾大量種植荔枝。公園建於1958年,總面積約27公頃,湖面占百分之六十二。由小翠湖、玉翠湖、如意湖、五秀湖四個湖組成,遊客可乘坐出租小艇、水上腳踏車等遊覽。園內設有餐廳、...
坐落於廣州龍津西路仁威廟前街,舊泮塘鄉內,是一座專門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廟。它是當時泮塘恩洲十八鄉最古老、最大的廟宇。史籍記載:仁威廟始建於宋代皇祐四年(1052年)。明天啟二年(1622年)、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和同治年間(1862~1874年)都進行過規模較大的修建。清乾隆年間重修的,該廟只有中路和西...
《水龍吟·詠荷與佟老同賦》是當代詩人陳永正創作的一首詞。作品原文 泮塘紺碧彎環,曉來飛露幽華綴。芳心待款,輕襟獨舉,披披涼思。一路迎歌,幾回低面,無言秋水。念吹香巷曲,回舟柳外,都不稱、臨江意。休道妝紅易洗。但沾裳、淚痕清泚。空隨俯仰,終成飄墮,孤根難徙。撼夢波荒,弄珠人渺,去...
荔枝灣[Lìzhī Wān ] 位於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泮塘一帶。起於逢源路與龍津西路交會處,止於沙基涌,是西關涌和荔枝涌幾條河汊的總稱,主要水系有荔枝灣涌幹流、支流及荔灣湖,因河道兩岸種滿荔枝樹,故名,公元前 206 年已有此名。曾有古詩道:“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描述的就是荔枝灣涌。沿河景點有梁家祠、...
仁威廟[Rénwēi Miào] 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昌華街道轄內。宋景佑四年(1037)建成,因是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廟,北帝(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司水,故信徒們又稱其為水神,上善若水,是“仁德威武”之神,故名。占地面積 2200 平方米,是當時泮塘恩洲十八鄉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廟宇,原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進房舍,經過...
珠三角水網交織,雨量充沛,龍舟民俗活動甚為活躍。據清道光《南海縣誌》記載:每歲龍船絡繹不絕,草場堡、橫沙鄉尤盛。鹽步老龍禮俗具有悠久的歷史,相傳其源於明萬曆年間鹽步與泮塘的一次賽龍奪錦活動,泮塘以不尋常的方式奪下冠軍,泮塘父老認為冠軍應屬鹽步,後雙方謙讓獎品,終以結契的方式和解,鹽步龍船以歷史...
明清時期,以西關、南關為代表的廣州城外關廂地帶不斷開發,人口日益膨脹。其中,西關水網密布,河灘沖積與人工堆填使其逐漸成陸。明代後期開始,沿著西城濠,發展出了十八甫商業區。清代初期,西關僅僅是南海縣廣州城的城鄉結合部,那時西郊的荔枝灣和泮塘一片水鄉澤國,鄉民在池塘澤泮栽種蓮藕與香菱。1685年,伴隨著...
仁威祖廟是始建於宋代皇祐四年,經過明清歷代維修擴建,廣三路深五進,是當年泮塘恩洲十八鄉最古老、最大的古廟,名聲遠播海內外。廟宇建築莊嚴古樸、富有鮮明的嶺南傳統工藝的特色,極具欣賞價值和歷史文物價值。1983年,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石柱石獅 石柱、石獅是廟宇的特有裝飾物,這對蟠龍石柱頂上各...
泮塘、澳口、下西關水勢陡漲,……西北兩江各屬崩圍後,廣州隨即被淹,水高及十尺、八尺。多數難民在樹上躲避。小孩子則以繩繫於樹上。花地、芳村、西關一帶地勢較低受災尤甚,泮塘屋崩五六成,死人數百之多。東堤水深數尺,先施公司一帶水浸至心胸之上。”“7月11日(五月二十九日)省城西關一帶水勢日漸...
在鹽步老龍的典故中,“五京奎”的故事最讓人津津樂道。相傳明代萬曆年間,一位姓陶的駙馬十分喜歡看龍舟比賽,有一次,他在廣州看龍舟比賽,發現鹽步老龍,泮塘五約凸眼龍,白沙紅龍,雅瑤東涌,古料大頭龍等五條龍船速度非常快.五龍而且還演繹了誠實和諧、奪標謙讓的故事,於是駙馬封此五龍為“五京奎”。到了...
廣州美食園早在2004年立項,位於荔灣湖畔、泮塘路上。全長約300米,現有餐飲企業共45家。主要經營粵菜、廣州小吃、特色手信。基本資料 地理位置:位於荔灣湖畔、泮塘路上 規模:全長約300米,現有餐飲企業共45家 定位:主要經營粵菜、廣州小吃、特色手信 特色出品:清平雞、沙粿條、泮塘五秀、早茶點心 簡介 建設...
李氏宗祠(敦本堂)李氏宗祠(敦本堂)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泮塘路泮塘五約七巷18號,是廣州市第五批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