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述
轄區地勢平坦,交通便利,高泥公路貫穿東西,崇遵高速公路越境而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完善,康康食品、天陽食品、巨星食品等多家省市大型食品廠先後入駐該村建廠。1994年,該村被遵義市定為綠色食品工業園,2003年遵義市外高橋工業區在該村開工建設,占地1500畝,為該村招商引資,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創造了有利條件。2005年農業總產值145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0餘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184元。
1996年,中央綜治委蒞臨該村檢查指導“安全文明村寨”建設工作,總結該村經驗在全市推廣;2003年,該村兩名村幹部代表西南賽區參加全國青年農民科技知識大獎賽獲全國總決賽二等獎;2004年,該村遠教站作為第一個市級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示範點,通過國家、省、市組織的驗收,向全市推廣遠教經驗,並獲市遠教試點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歷年來,該村各項工作多次受上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表彰。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77.65畝(其中:田63.04畝,地414.61畝),人均耕地2.16畝,主要種植馬鈴薯、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046畝;水面面積21畝;草地61.95畝;荒山荒地751畝,其他面積57.6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0戶通自來水有1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9.82%)。有5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70.18%、98.25%和80.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3戶(分別占總數的61.4%和94.29%)。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2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21輛。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7.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6萬元,占總收入的55.91%;畜牧業收入9.6萬元,占總收入的34.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21頭,肉牛18頭,肉羊114頭);林業收入0.2萬元,占總收入的0.72%;第二、三產業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8.96%。農民人均純收入81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畜牧業,主要銷售往省外。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8.8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馬鈴薯種植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優質
玉米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7戶,共有鄉村人口221人,其中男性125人,女性96人。其中農業人口221人,勞動力127人。該村全部為漢族221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1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1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8公里,距離鄉衛生院22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旱排地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六哨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22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8人,其中小學生36人,中學生2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67.4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籌勞665個(勞均3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 貼上公告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0人,黨員中男黨員9 人,女黨員1人。團員35人。
地圖信息
地址:遵義市紅花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