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之路(愛沙尼亞語:Balti kett、拉脫維亞語:Baltijas ceļš、立陶宛語:Baltijos kelias)是發生於1989年8月23日的一次和平示威。大約有200萬人加入這場活動,他們手牽手組成一個長度超過600公里的人鏈,穿過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這一示威是為了希望世界能夠關心三國共同的歷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納粹德國秘密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該三國被蘇聯占領。 該示威也是波羅的海三國追求脫離蘇聯、各自獨立過程中的重要事件。
此事件場景震撼、牽動情緒,在國內外均大收宣傳之效。社會運動家藉此宣揚對獨立的看法;他們認為,蘇聯占領三國是不合法的,三國獨立並非政治議題,而是道德議題。莫斯科的蘇聯政府以激烈的言辭回應,但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修補三國與蘇聯之間的關係。示威後6個月,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
共產政權倒台之後,8月23日成為波羅的海三國、歐洲聯盟和其他國家的紀念日,稱為“黑絲帶日”或“歐洲史達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羅的海之路
- 外文名:Balti kett,Baltijas ceļš,Baltijos kelias
- 時間:1989年8月23日
- 地點:波羅的海三國
歷史背景,三國立場,蘇聯回應,事件過程,事件結果,歷史影響,
歷史背景
三國立場
80年代,波羅的海三國和莫斯科的關係日益緊張。羅穆阿爾達斯·奧佐拉斯在立陶宛發起200萬人聯署抗議行動,要求紅軍撤出立陶宛。立陶宛共產黨也考慮與蘇聯共產黨決裂。1989年8月8日,愛沙尼亞試圖修改選舉法,限制新移民(主要是俄羅斯工人)的選舉權,觸發俄羅斯工人的大規模罷工和抗議。隨著局勢日益緊張,有人期望莫斯科會應波羅的海人民的意願而推行改革。
蘇聯回應
8月15日,蘇聯官方回應愛沙尼亞的罷工,嚴厲譴責“激進主義者”罔顧蘇聯整體利益,貪圖一己的“狹隘民族主義”,挑動“歇斯底里”式的民眾活動。17日,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真理報》公布關於加盟共和國的新政策。然而,其內容大都是老調重彈,即蘇聯不僅於外交和國防中保留領導地位,還主導經濟、科學和文化;但在某些方面也作出了輕微讓步,如:提議加盟共和國可在法院反對蘇聯法律(當時波羅的海三國已經修改憲法,賦權各自的最高蘇維埃否決蘇聯法律 ),還可以把各自的民族語言提升為官方語言(但強調俄語仍然主導)。計畫中包括立法取締“民族和沙文主義組織”,以控告爭取獨立的團體;還提議以新的聯合協定取代1922年聯盟條約,作為蘇聯憲法的一部份。
事件過程
1986年8月23日,21個西方城市(包括倫敦、斯德哥爾摩、西雅圖、洛杉磯、珀斯和華盛頓特區等)舉行黑絲帶日遊行,要求世界正視蘇聯侵犯人權。1987年黑絲帶日,36個城市舉行示威,包括立陶宛維爾紐斯。同年,愛沙尼亞塔林和拉脫維亞里加也舉行反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示威。1988年,蘇聯政府首次批准這些示威,沒有逮捕示威者。社會運動家計畫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50周年當日舉行特別大規劃的示威。人鏈的提議是誰人和何時提出,至今不詳;似乎是7月15日在派爾努的三方會議中提出的。8月12日,三國社會運動家在采西斯簽訂正式協定。這次示威獲地區共產政府批准。同時,幾個譴責蘇聯占領的聯署,分別得到上十萬人支持。 主辦機構為確保人鏈不受干擾,預先在地圖上明確標出城市、城鄉和村落的準確位置。交通不便者可乘坐免費巴士。全國均投入籌備工作,連之前置身事外的郊區也積極參與。雖然有些僱主不允許員工請假(8月23日為星期三),但有些則資助巴士費用。8月23日,特別電台廣播負責協調工作。愛沙尼亞訂當天為公眾假期。
人鏈連線波羅的海三國首都──維爾紐斯、里加和塔林。從維爾紐斯開始,沿A2高速公路,經過烏克梅爾蓋和帕內韋日斯,再沿著E67公路,經過切哈努夫、包斯卡、里加、愛那茲、派爾努,最後到達塔林。當地時間下午7時(協調世界時下午4時),示威者和平地牽手15分鐘,然後有一些地區聚會和示威。在維爾紐斯,約5千人在大教堂廣場聚集,手持蠟燭唱愛國歌曲(包括《國歌》)。其他地方則有僧侶舉行彌撒,或敲響教堂鐘。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人民陣線領袖在兩國邊界會面,舉行一場象徵性的喪禮,豎立一支大型黑色十字架。示威者手持蠟燭,高舉黑色絲帶裝飾的戰前國旗,悼念蘇聯暴政的死難者:“森林兄弟”、遭流放到西伯利亞的人、政治犯,和其他被標籤為“階級敵人”的人。
莫斯科普希金廣場上,數百人為同情波羅的海國家而嘗試發起示威,但被防暴警察阻止。塔斯社報導,75人因破壞和平、輕微毀壞公共設施和其他罪行被捕。同樣受《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影響的摩爾多瓦,有1萬3千人示威。
大部分對參與人數的估計都在100萬和200萬之間。路透社新聞報導,約70萬愛沙尼亞人和100萬立陶宛人參與示威。拉脫維亞人民陣線估計約有40萬人參與。主辦單位在活動前期望原住人口中,有百分之25至30人會參與。塔斯社報導蘇聯官員認為,30萬愛沙尼亞人和接近50萬立陶宛人參與。要使人鏈物理上可行,每國必須有約20萬人參與。空中拍攝的錄像顯示,人鏈在農村地區幾乎是沒有斷開的。
人數 | 愛沙尼亞 | 拉脫維亞 | 立陶宛 |
總人口(1989年) | 160萬 | 270萬 | 370萬 |
原住民人口(1959年) | 75% | 62% | 79% |
原住民人口(1989年) | 61% | 49% | 80% |
事件結果
1989年12月,雅科夫列夫委員會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秘密條文的譴責議案,獲全國蘇維埃大會通過,最高蘇維埃主席戈巴契夫簽署了這一決議。1990年2月,波羅的海三國舉行了首三次最高蘇維埃民主選舉,支持獨立的當選人占大多數。1990年3月11日,波羅的海之路後6個月內,立陶宛成為首個宣告獨立的蘇聯加盟共和國。8月20日和21日,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也宣告獨立。截至1991年底,西方大部分國家承認波羅的海三國的獨立。
歷史影響
人鏈象徵波羅的海人民的團結,也向全世界關注波羅的海三國事態發展的人傳播這種理念。事件中非暴力“歌唱革命”的正面形象經過西方媒體報導廣為流傳。
波羅的海之路是史上首個和最長的沒斷開人鏈。
2009年,紀錄波羅的海之路的檔案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登記表,以承認它們在紀錄歷史方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