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測量標本478尾;體長5~59mm。采自遼寧:建昌,花子洞,本溪。陝西:丹風。甘肅:蘭州,文縣,臨兆。山東:濟南。安徽:池州。江蘇:新沂,徐州銅山,駱馬湖,洪澤,建湖,大豐,無錫太湖,蘇州,崑山,宜興,南京,溧水,澄湖。上海:崇明,寶山。浙江:桐廬,武義,瑞安,奉化,天台,蒼南。江西:九江,沙河。福建:南平。卜湖北:武昌,梁子湖,宜昌,鹹寧,崇陽。湖南:藍山(鐘水),岳陽。廣東:連縣。廣西:修仁。雲南:洱海,星雲湖,宜良。
背鰭VI, I-8;臀鰭I-8;胸鰭16~17;腹鰭I-5;尾鰭2+18+2。縱列鱗28~29;橫列鱗9~10;背鰭前鱗0。
體長為體高的5.0~5.4倍,為頭長的3.6~3.8倍。頭長為吻長的3.0~3.2倍,為眼徑的3.9~4.5倍,為眼間隔的4.1~4.3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9~2.1倍。
體延長,前部圓筒形,後部側扁;背緣淺弧形,腹緣稍平直;尾柄頗長,其長大於體高。頭中大,圓鈍,前部寬而平扁,背部稍隆起,頭寬大於頭高。頭部具5個感覺管孔。頰部稍凸出,具3縱行感覺乳突線(b, c, d)。吻圓鈍,頗長,吻長大於眼徑。眼中大,背側位,位於頭的前半部,眼上緣突出於頭部背緣。眼的後下緣無放射狀感覺乳突線,僅具1由眼的後下方斜向前方的感覺乳突線(a)。眼間隔狹窄,其寬小於眼徑,稍內凹。鼻孔每側2個,分離,相互接近:前鼻孔具1短管,位於吻部前方1/3處,接近於上唇;後鼻孔小,圓形,邊緣隆起,緊位於眼前方。口小,前位,斜裂。兩頜約等長。上頜骨後端伸達或不伸達眼前緣下方。上、下頜齒細小,尖銳,無犬齒,多行,排列稀疏,呈帶狀,外行齒稍擴大;下頜內行齒亦擴大。犁骨、齶骨及舌上均無齒。唇略厚,發達。舌游離,前端圓形。鰓孔大,側位,向頭部腹面延伸,止於鰓蓋骨後緣下方稍後處。前鰓蓋骨後緣有3個感覺管孔,鰓蓋上方具3個感覺管孔。峽部寬,鰓蓋膜與峽部相連。
鰓蓋條5根。具假鰓。鰓耙短小。
體被中大弱櫛鱗,頭的吻部、頰部、鰓蓋部無鱗。項部在背鰭中央前方無小鱗。胸部、腹部及胸鰭基部均無鱗。無側線。
背鰭2個,分離;第一背鰭高,基部短,起點位於胸鰭基部後上方,鰭棘柔軟,第三、第四鰭棘最長,平放時,不伸達第二背鰭起點;第二背鰭略高於第一背鰭,基部較長,前部鰭條稍短,後部鰭條較長,最長的鰭條稍大於頭長的1/2,平放時,不伸達尾鰭基。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同形,起點位於第二背鰭第一和第二鰭條的下方,後部鰭條較長,平放時,不伸達尾鰭基。胸鰭寬圓形,下側位,鰭長大於吻後頭長,後緣距肛門上方有較大距離。腹鰭略短於胸鰭,圓盤狀,膜蓋發達,邊緣深凹,左、右腹鰭癒合成一吸盤。尾鰭長圓形,短於頭長。肛門與第二背鰭起點相對。雄魚生殖乳突細長而尖,雌魚生殖乳突短鈍。
液浸標本的頭、體呈灰褐色,背部暗色,腹部淺色。體側具6~7條深褐色橫帶或斑塊。雌、雄魚第一背鰭第一與第二鰭棘間的鰭膜上具1藍黑色大斑點,有時雌魚的不明顯。各鰭灰褐色。有的個體兩背鰭和胸鰭的上緣均呈淡灰色。頭的腹面黑褐色。
生物學描述
波氏吻蝦虎魚為淡水性小型底層魚類,體長一般為20-30mm,喜生活於底質為沙地、礫石和貝殼等的湖岸、河溪中的淺灘區,伏臥水底,做間隙性緩游。也經常在水的中、上層逆水徊游。食性頗雜,攝食
搖蚊幼蟲、白蝦、撓足類、絲狀藻、枝角類、魚卵等。一般體長30mm已達性成熟。在湖北,每當春雨來臨,山洪暴發,魚即成群而上,故稱為“春魚”。其數量之巨而形成魚汛。湖北梁子湖、陽新縣網湖每年在五月中、下旬至七月上旬為捕撈旺季,其後魚體漸長大,幼魚體長在25mm以上時,魚群開始分散潛居,以特化為圓盤狀的腹鰭吸附於石礫或貝殼之上,伺機覓食,此時魚汛結束。捕撈工具用小罾網,年產量5000~6000kg。
在雲南省,波氏吻蝦虎魚隨家魚苗由外省帶入,現已廣泛分布於雲南各湖泊。在洱海已繁衍成龐大群體,1971年的捕撈量達100餘噸,因它與部分土著魚爭奪餌料和產卵場,併吞食魚卵,直接危害土著種的生存。在撫仙湖其繁殖期為每年的6~7月,產卵場底質為砂礫,水深1~3m不等。產卵前,雄魚用胸鰭和腹鰭在砂礫上進行清掃,清理出一個直徑7~10cm的圓形產卵窩。產卵時,雄、雌魚繞著產卵窩追逐,在追逐過程中排出卵子和精子。受精卵沉落於產卵窩中及其附近。受精卵橙黃色,略透明,具黏性,直徑0.4~0.5mm。
波氏吻蝦虎魚為湖北名產。肉嫩,脂多,蛋白質高,味美,除鮮食外,多曬成淡乾品出售,可與海蜒(日本)、銀魚媲美,具較高經濟價值。體長50~80mm。
分布範圍
分布於遼河、黃河、長江、錢塘江、珠江等水系。為中國特有種(endemic to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