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戈里察(波德戈里察市)

波德戈里察

波德戈里察市一般指本詞條

波德戈里察(Podgorica),是黑山共和國首都、波德戈里察大區首府,1945年至1992年間名為狄托格勒(Titograd)。位於黑山東南部斯庫台盆地莫拉查河畔 ,靠近斯庫台湖 。1326年首見於史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毀於戰火,僅存土耳其鐘樓、清真寺一處和幾處房屋。現重建為一座新城,基本上可稱為一座遊樂城,全城面積 1/7被闢為公園和遊樂設施 。交通樞紐。航空港。工業主要生產消費品、有煉鋁、金屬加工、紡織、菸草加工和食品等工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德戈里察
  • 外文名:Podgorica
  • 別名:狄托格勒
  • 行政區類別首都
  • 所屬地區黑山波德戈里察大區
  • 地理位置黑山東南
  • 面積:1500 km 
  • 政府駐地:波德戈里察議會大廈
  • 電話區號:382
  • 郵政編碼:81000
  • 氣候條件副熱帶濕潤氣候
  • 人口數量:19.3 萬(2023年) 
  • 著名景點:索波查尼修道院
  • 機場:波德戈里察國際機場
  • 火車站:波德戈里察火車站
  • 方言黑山語
  • 市長:米奧米爾-穆格莎
  • 海拔:49 m
  • 地理坐標:緯度:42.4426,經度:19.2686
  • 著名高等學府黑山大學
簡介,歷史沿革,政治,地理,人口,經濟,城市景觀,文化,節日,外交,

簡介

波德戈里察Podgorica)市內設有大學、博物館。附近有豐富的鋁土礦,1972年開始設廠開採。 附近有古居民點杜克里亞遺址和中世紀教堂
波德戈里察是黑山第一大城市,是黑山政治與經濟的中心,人口16萬。這裡有鋁業聯合企業,它是黑山經濟的命脈企業。
波德戈里察
波德戈里察市徽

歷史沿革

公元6~7世紀,部分斯拉夫人越過喀爾巴阡山移居巴爾幹半島。9世紀,斯拉夫人在黑山地區首次建立“杜克利亞”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黑山加入南斯拉夫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黑山成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的六個共和國之一。1991年,原南開始解體。1992年,黑山與塞爾維亞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2003年2月4日,南聯盟更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獨立 。同年6月22日,塞爾維亞共和國黑山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2006年6月28日,第60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決議,接納黑山共和國為聯合國第192個成員國 。
波德戈里察
紀念碑

政治

黑山共和國議會3日在首府波德戈里察舉行特別會議,通過了黑山獨立決議以及獨立宣言。黑山獨立標誌著前南斯拉夫的6個聯邦共和國已全部獨立。
1945年,南斯拉夫人民在狄托的領導下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同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宣 告成立。1963年,南斯拉夫更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聯邦共和國由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赫)、馬其頓、黑山六個共和國以及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兩個自治省組成,面積25萬餘平方公里,總人口2300多萬。
20世紀90年代初,南斯拉夫開始分化。1991年6月,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地亞率先宣布獨立。同年10月和11月,波赫和馬其頓也相繼宣布為獨立的主權國家。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議會通過新憲法,宣布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聯合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聯盟的國土面積為10萬多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054.4萬,由塞爾維亞族、阿爾巴尼亞族、黑山族、匈牙利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組成。
黑山共和國人口不足70萬,且經濟實力與塞爾維亞相去甚遠,因此在南聯盟中始終認為自己人少位卑,內部要求獨立的呼聲始終未斷。
1997年10月,得到西方支持、主張黑山獨立的久卡諾維奇當選黑山共和國總統後,黑山同南聯盟的矛盾日益尖銳。1999年8月,黑山政府通過一項題為《黑山同塞爾維亞關係基礎》的提綱,建議南聯盟改名為“黑山和塞爾維亞國家共同體”。此後,黑山政府加快了獨立步伐。
波德戈里察
全民公決投票
2000年12月29日,黑山政府通過了關於重新確定黑山同塞爾維亞關係的方案。方案認為,黑山同塞爾維亞的關係應為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兩個獨立國家組成的聯盟。
2002年3月14日,南聯盟領導人以及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的領導人在貝爾格勒簽署了兩個共和國未來關係協定。根據協定,未來共同國家的名稱為“塞爾維亞和黑山”。2003年2月4日,南聯盟議會通過了“塞爾維亞 和黑山憲章”,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憲章還規定,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在2006年2月之後有權通過全民公決的方式確定是否獨立。
2006年3月2日,黑山共和國議會通過總統武亞諾維奇的提議,決定於5月21日舉行全民公決。根據議會通過的全民公決法案,全民公決結果生效的有效多數為不低於總有效票數的55%。
5月21日,黑山的全民公決如期舉行。根據官方最終統計結果顯示,55.5%的選民在全民公決中支持黑山獨立,這一數字達到了黑山全民公決法案規定的獨立標準。

地理

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的中北部,亞得里亞海東岸。東北與塞爾維亞、東南與阿爾巴尼亞、西北與波赫、西部與克羅地亞相連。氣候主要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沿海地區為地中海式氣候。一月平均氣溫-1℃,七月平均氣溫28℃。年平均氣溫13.5℃。
黑山面積:1.38萬平方公里。
與黑山其他城市距離(公里)
尼克希奇45 公里
巴爾41 公里
普列夫利亞102 公里
貝拉內67 公里
科托爾41 公里
羅扎伊85 公里
烏爾奇尼57 公里
采蒂涅30 公里
達尼洛夫格勒16 公里最近
布德瓦39 公里
姐妹城市

人口

黑山人口65萬,其中黑山族和塞爾維亞族分別占43%和32%。官方語言為黑山語。主要宗教是東正教。

經濟

黑山經濟因受戰亂、制裁影響,長期低迷不振。隨著外部環境的改善和各項經濟改革的推進,黑山經濟呈現恢復性增長。2005年人均GDP為2635歐元(約合3110美元)。貨幣名稱:歐元(EURO)。

城市景觀

波德戈里察的建築風格是混搭的,這反映了這個城市動盪的歷史。由於直到1878年仍然是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因此城內有土耳其風格的建築。在城內最古老的街區,可以看到兩座清真寺和一座土耳其鐘樓。黑山獨立後,新建的城區則更多具有歐洲風格。
二戰期間城市被轟炸超過70次,幾乎夷為平地。解放後,在南斯拉夫共產黨領導下重建的居民區(主要在莫拉查河右岸)則帶有典型的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特色。在南斯拉夫聯邦時代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大致形成了現代波德戈里察的布局。

文化

黑山主要民族為黑山族(43.16%)、塞爾維亞(31.99%),其他民族有波什尼亞克族(穆斯林族)、阿爾巴尼亞族克羅地亞族。主要宗教是東正教,東正教在復活節前的齋期內不允許食用肉蛋類。葬禮上獻花為雙數,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贈禮或獻花忌雙數。

節日

1月1日新年、1月7-8日聖誕節、復活節(立春後第一個滿月後的星期天 )、5月1日國際勞動節、5月21日獨立日、7月13日國慶日 。

外交

黑山政府以加入歐盟作為戰略目標,奉行積極務實的外交政策。
2006年6月22日,黑山加入歐盟組織。6月28日,黑山加入聯合國。截至8月初,已有65個國家承認黑山,包括俄等13個國家與黑山建交。
與中國關係:2006年6月14日,外交部長李肇星覆信黑山共和國外長米奧德拉格·弗拉霍維奇,表示中國政府決定自即日起承認黑山共和國,並強調中方願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黑山共和國的友好合作關係。同年7月6日,李肇星和黑山外交部長米奧德拉格·弗拉霍維奇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黑山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聯合公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