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話語》是2007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古德里奇。本書作者通過系統挖掘、把握法律語言的性質、功能及其在不同語境下的套用規律,歸納了它們的法定規則和習慣規則,並適度分析了套用中的得與失。
基本介紹
- 書名:法律話語
- 作者:古德里奇
- 譯者:趙洪芳,毛鳳凡
- ISBN:10位[7503675330] 13位[9787503675331]
- 定價:¥30.00 元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9-1
《法律話語》是2007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古德里奇。本書作者通過系統挖掘、把握法律語言的性質、功能及其在不同語境下的套用規律,歸納了它們的法定規則和習慣規則,並適度分析了套用中的得與失。
《法律話語》是2007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古德里奇。本書作者通過系統挖掘、把握法律語言的性質、功能及其在不同語境下的套用規律,歸納了它們的法定規則和習慣規則,並適度分析了套用中的得與失。內容簡介 《法律、語言與權力》...
《法律話語論》是2009年法律話語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旭、東謝暉。本書試圖回歸法學理論的核心傳統,即討論法律之為法律的法律實證主義知識傳統。圖書信息 書 名: 法律話語論:法律本位之研究 ISBN: 9787209051064 開本: 16開 ...
作者收集了較多的數據及其法律話語實證,從語篇分析的角度描述並解讀了中國民事判決書的結構、修辭策略以及法官基於語境所採取的語言變數研究方法。 [1] 作者在研究方法上採用了多視角和多維模式的體裁分析理論,包括對判決書的文本分析,對...
其實,立法並不是法律語義的“創始”或“起源”。不但法律語義只有在法律語用事件中才能發生,而且,一切法律話語事件,都會生成法律語義,它們都是法律語義系譜的構成部分。這無論它是發生在立法之前、立法之中還是立法之後;也無論它是...
調解的巨觀話語 調解的微觀話語 結論:調解人的偏見是有系統的嗎?第四章 談及父權制 第五章 爭端的自然史 第六章 跨文化視野下的法律話語 第七章 歷史視野下的法律話語 第八章 結論 第九章 語言意識形態與法律 第十章 ...
調解的巨觀話語 調解的微觀話語 結論:調解人的偏見是有系統的嗎?第四章 談及父權制 第五章 爭端的自然史 第六章 跨文化視野下的法律話語 第七章 歷史視野下的法律話語 第八章 結論 第九章 語言意識形態與法律 第十章 ...
《最初的理想:新中國建國初期的法制話語與實踐》是2012年8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春燕。內容簡介 那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期,短短的十多年內,幾乎每年都發生具有世紀意義的事件;那又是一個高歌猛進的時期,曾經有著億萬人被...
《法律話語論:法律本位之研究》是2009年12月1日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該書試圖回歸法學理論的核心傳統,即討論法律之為法律的法律實證主義知識傳統,以期能夠為當代中國的法學理論的自我認識和學理建設提供一些思考。內容簡介 《...
《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由“主題研討”、“論文”、“譯文”、“書評與隨筆”、“會議綜述”五個部分組成,其中涉及法律規範、法律技術、法律哲學、司法工作中的法律方法、法律話語、國外最新理論研究成果以及相關書評等內容,具有極強的...
本書主要解讀與詮釋了法治思維、法治方法的意蘊;論證了法治思維的行程過程,認為權力修辭向法律話語的轉變應該成為法治時代的意識形態。作者試圖從法律方法論的角度闡明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的關係;認為法治思維可以抑制權力的傲慢,但是需要法律...
我不為兩者之間的互動作用已是人人皆知,而是因為(這是更為重要的),在廣義義的法律實踐活動中,兩者實際上正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這關判斷意指如下觀念:學術文本不過是法律實踐中法律話語的系統化文字化,後者則是法律制度不斷...
法律發展的歷史批判與反思——有感於劉瀚先生的《法律為什麼有力量》 文化的民間傳承機制與傳統訴訟理念的形成——中國傳統訴訟理念形成機制的一種解釋 從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夭折看法律的力量 自決理念下發展的法律話語 商標搶注法理辨...
這本簡明的寫作指南為非律師人士和非法學院學生閱讀法律文獻,以及將法律材料融入自己的研究和寫作提供了一種可行的途徑。本書將會以易於理解的方式向讀者介紹法律話語、法院判決意見書和制定法,以及如何使用線上搜尋引擎來進行法律檢索。本...
伊斯蘭法的主要內容和特點高鴻鈞383 古代印度法的主要內容與特徵——以《摩奴法論》為視角高鴻鈞401 非洲習慣法初探洪永紅426 非洲法律文化之變遷夏新華447 日本法律話語中的現代缺位[日]棚瀨孝雄著高鴻鈞李敬譯479 編後記489 ...
毛鳳凡;(3)組織翻譯《法律語言學譯叢》,法律出版社, 2007年,總計5本,其中包括:1.《法官的語言》2.《法律語言學導論》3.《法律話語》4.《法律、語言與權力》5.《法律、語言與法律的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