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釋學:權利的張揚與方法的制約

法律解釋學:權利的張揚與方法的制約

《法律解釋學:權利(權力)的張揚與方法的制約》的寫作帶著對過度解釋的反思,結合理論的最新發展和中國司法實踐的現狀,研究了法律解釋學的一些基本問題。在體例的編排上著眼於法律解釋學體系的建構,對當代中國法律解釋學的困境、研究對象、特徵、功能等,在維護法治的前提下重新作了闡釋;對法律解釋的過程以及方法的運用進行了理論上的說明。命書貫穿了對法治的信念,堅持認真對待規則,反對權利和權力解釋的絕對化傾向,倡導“法治反對解釋”的原則,並論證了法律解釋的獨斷性特徵,以期拓展和完善“根據法律思考”的法治方法。

基本介紹

  • 書名:法律解釋學:權利的張揚與方法的制約
  • 頁數:314頁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裝幀:平裝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書籍目錄,

圖書信息

; 第1版 (2011年5月1日)
叢書名: 當代理論法學精義系列
: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0131559, 7300131557
條形碼: 9787300131559
尺寸: 25.8 x 18 x 1.8 cm
重量: 540 g

內容簡介

《法律解釋學:權利(權力)的張揚與方法的制約》的寫作帶著對過度解釋的反思,結合理論的最新發展和中國司法實踐的現狀,研究了法律解釋學的一些基本問題。在體例的編排上著眼於法律解釋學體系的建構,對當代中國法律解釋學的困境、研究對象、特徵、功能等,在維護法治的前提下重新作了闡釋;對法律解釋的過程以及方法的運用進行了理論上的說明。命書貫穿了對法治的信念,堅持認真對待規則,反對權利和權力解釋的絕對化傾向,倡導“法治反對解釋”的原則,並論證了法律解釋的獨斷性特徵,以期拓展和完善“根據法律思考”的法治方法。

作者簡介

陳金釗,1963年12月生,山東莘縣人,法學博士。山東大學教授,法律方法論博士生導師,威海分校副校長,法學院院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法律方法與司法理論研究所”所長,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儒家與法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省法學會法律方法研究會會長。自1980年起先後求學於安陽師範學院、西北政法大學、山東大學。1990年至今,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法律科學》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出版有關法理學、法律方法和法律解釋的專著教材10餘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當代法律解釋學研究的境遇
一、過度解釋與權利(力)的絕對化
二、對司法經驗與智慧的遺忘
三、解釋與反對解釋的糾纏
四、解釋與正確解釋的辯思
第二章 對法律解釋學的詮釋
一、解釋意義的常義回歸
二、什麼是法律解釋學
三、為什麼需要法律解釋學
四、規範性的技術,還是選擇性理論?
五、法律解釋學是一種“解蔽”藝術
六、如何認識法律解釋學中的藝術
第三章 法律解釋(學)的對象
一、法律是解釋的依據,還是解釋的對象?
二、法律文本緣何成為解釋的對象
三、法律與事實之間的關係
四、解釋者與法律及事實之間的關係
第四章 法律解釋(學)的特性
一、解釋的獨斷性與客觀性
二、解釋的探究性與創造性
三、解釋的循環性與自主性
四、解釋的正當性、有效性及其語境
第五章 法律解釋(學)的功能
一、自主整合與修復功能
二、信息交流與溝通功能
三、完善與發展功能
第六章 法律解釋的目標
一、法律規範與裁判規範
二、構建裁判規範的關鍵環節
三、事實類型與裁判規範
第七章 對法律規則解釋的詮釋
一、規則的重要性及解釋姿態
二、規則的特性及作用的發揮
三、對法律規則的解釋
第八章 對法律原則的詮釋
一、法律原則對解釋的指導與約束
二、對法律原則的闡釋
三、法律原則的作用及意義
第九章 法律文義的釋放
一、法律解釋中的詞義分析法
二、文義解釋方法的重要性
三、概念在解釋中是如何變化的
四、文義優先,還是法意優先?
第十章 目的融入判決的路徑
一、複雜而不可缺少的目的查尋
二、如何甄別裁判規範所需要的目的
三、目的融入判決
四、目的解釋的必要性及意義
第十一章 體系解釋及其對判斷的制約
一、法律體系與解釋的系統性
二、體系觀念作為法律解釋的因素
三、體系解釋對法治建設的意義
第十二章 理論對解釋的影響
一、對理論法學作用的疑問
二、法學原理進入解釋的途徑
第十三章 價值(利益)對解釋的影響
一、法律解釋與價值評價的衝突
二、價值衝突與選擇
第十四章 法律解釋中的邏輯因素一
一、邏輯在法律解釋中的作用
二、法律解釋過程中的邏輯與經驗
三、解釋中的論證與推理
第十五章 法律解釋的政治因素
一、政治與法律解釋的天然密切性
二、如何減少政治對法律解釋的影響
三、抗衡政治因素侵擾的“解釋共同體”
第十六章 對法官解釋與思維的反思
一、法律思維之內的法官思維
二、法官思維的外在矛盾
三、法官思維內在的矛盾
四、解釋方法如何融入法官思維
第十七章 對法學家思維的追問
一、法律解釋學與職業能力及執業能力
二、提升法律解釋學回應實踐的能力
三、法律解釋學的創新與發展
後記法治論者的思想掙扎與選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