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獨立核力量是50年代末,由於美國一直力圖維持其在西方聯盟中的霸主地位,從而導致法、美矛盾尖銳,法國開始對美國的核保護產生懷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國獨立核力量
- 意義:西方陣營開始分化
法國獨立核力量是50年代末,由於美國一直力圖維持其在西方聯盟中的霸主地位,從而導致法、美矛盾尖銳,法國開始對美國的核保護產生懷疑。
法國獨立核力量是50年代末,由於美國一直力圖維持其在西方聯盟中的霸主地位,從而導致法、美矛盾尖銳,法國開始對美國的核保護產生懷疑。戴高樂上台後,果斷地轉變了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的一貫外交,提出了防務自主和建立一支獨立的、有足...
法國國防發展戰略,法國採取的是一種獨立性較強的“軍民兼顧”的國防發展戰略模式。根據其“以弱制強”威懾戰略的需要,借用美國與西歐盟國的力量,獨立自主地發展本國戰略核力量和常規力量。目前,法國繼續優先發展以飛彈核潛艇為骨幹、以陸基戰略飛彈為輔的核打擊力量,同時加緊研製和採購新的武器裝備,提高常規作戰...
(六)調整國防工業政策。走獨立發展、合作研製與直接引進二結合的道路。在1996年法軍制訂通過的《1997—2002年軍事綱領法》中,更是明確地提出了核威懾、預防、投送和保護本土的根本戰略。數據統計 法國武裝力量由陸、海、空三軍和憲兵組成。最高軍事指揮機構為三軍參謀部。總統通過國防部和三軍參謀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施...
1959年3月6日,法國宣布撤出受北約控制的法國地中海艦隊。6月,宣布不同意在法國儲存核武器,7月,又將美國駐法國的戰鬥轟炸機趕出法國領土。1960年2月12日,法國第一顆核子彈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1963年1月,他又斷然拒絕了美國總統的多邊核力量計畫,這個計畫要求法國放棄獨立核力量,由美國提供北極星...
法國國防政策是法國推行獨立的防務政策。其要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維持力量平衡,確保歐洲的戰略穩定。法國歷來把維持力量平衡作為國防政策的基本點之一,從而保證法國的戰略安全。目前,法國採取了較之過去更為靈活的國防政策,從過去拒不參加核裁軍談判變為有可能參加,同時主張歐洲各國共同參加,並有計畫、按...
2.冷戰背景下法國對德政策的調整 三 第四共和國的殖民政策及其失敗 1.法國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戰爭 2.阿爾及利亞殖民戰爭 3.蘇伊士運河危機時的法國軍事冒險 第七章 尋求獨立自主:戴高樂時期的法國對外政策 一 戴高樂的對美政策 1.第四共和國垮台與戴高樂重新執政 2.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 3.建立獨立核力量 二...
第三章 重建光復後的法國 一、一個殘破敗落的法國 二、重建法國 三、重建的成績與失敗 第四章 隱退期間 一、組建“法蘭西人民聯盟”二、編寫和出版回憶錄 第五章 東山再起,二次執政 一、東山再起 二、創建第五共和新憲政 三、維護法國民族獨立和大國權益 四、建立法國的獨立核力量 五、推動法德和解與歐洲聯合...
反對美、蘇搞核壟斷,要求建立獨立核力量。起源 夏爾·安德烈·約瑟夫·馬里·戴高樂(法語: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法國將軍、政治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領導自由法國運動並在戰後成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並擔任第一任總統。在法國,戴高樂通常被稱為“戴高樂...
博福爾主張法國擁有獨立的核力量。著有《戰略導論》《1940年法國的淪陷》《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歐洲》等多種軍事論著。簡介 安德烈·博福爾(Andre Beaufre,1902年—1973年),也有翻譯為安德烈·博弗爾。法國陸軍上將和軍事理論家。是一位富於才幹,經驗豐富的軍人,以在戰略和核武器方面的著述而著稱,推崇的"使用...
幻影IV戰略轟炸機由法國達索公司研製,主要用於攜帶核彈或核巡航飛彈高速突破防守,攻擊敵戰略目標。1956年,法國為建立獨立的核威懾力量,在優先發展飛彈的同時,由空軍負責組織研製一種能攜帶核子彈執行核攻擊的轟炸機。南方飛機公司和達索公司展開了競爭,前者推出了“禿鷹”II戰術轟炸機的改型“超禿鷹”-4060,後者...
可畏級戰略核潛艇(英文:Redoutable class submarine,又稱:不屈級),是法國海軍隸下的第一型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可畏級戰略核潛艇使法國真正擁有了水下戰略核力量,在法國海軍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畏級戰略核潛艇自1958年開始由法國DCNS集團開始研製,1964年3月30日首艇“可畏”號開始建造,1967年3月29日...
”因此法國一向把優先發展獨立的核威懾力量作為國防建設的基本方針,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先發展戰略飛彈核潛艇後發展攻擊核潛艇的國家。法國幅員較小、城鎮密集,但瀕臨大西洋和地中海,擁有優越的海洋環境。因此,海基戰略核力量一直被法國視為核力量的基石和第一要素,潛射彈道飛彈和核潛艇更是重中之重。在1963至1990年...
核武器作為一種具有特殊政治作用的武器,在當今世界上是大國地位的重要保證。在這一政策指導下,法國於1960年2月在阿爾及利亞爆炸了第一顆核子彈,成為第四個邁入核門檻的國家。此後,法國一直致力於發展一支獨立自主的核力量。與美蘇一樣,法國的核力量也是陸海空“三位一體”,並分為戰略核力量和戰術核力量。其...
等。作者介紹 安德烈·博福爾 法國戰略家,上將。1921年入聖西爾軍校學習。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自由法國陸軍。1956年在蘇伊士戰爭中指揮法軍對埃及作戰。1958年任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總參謀長。1960年晉升上將。主張法國擁有獨立的核力量。著有《戰略導論》、《1940年法國的淪陷》、《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歐洲》。
此後,建立和發展獨立的“三位一體”核力量,維護法國的獨立自主和大國地位,作為戴高樂總統制定的一項基本國策一直延續。。1962年,法軍決定開始研製配備核潛艇的彈道飛彈,這也被法國認為是其海洋戰略部隊誕生的標誌。1962年4月,法國與阿爾及利亞簽署協定,逐步退出阿爾及利亞飛彈試驗場,之後在自己的國土上建立飛彈...
60年代初期,隨著法國核力量的發展和美、法兩國控制與反控制、壟斷與反壟斷鬥爭的不斷進行,為維護法國的既得利益和謀取新的利益,有效地遏制原蘇聯的進攻特別是核打擊行動,調整了對美政策,提出了獨立自主的主要是針對當時蘇聯的“以弱制強”的威懾戰略。這一戰略的基本思想是:作為弱者的法國為了有效地維護其獨立...
1996年,法國戰略核力量作出調整,原有的“三位一體”核力量轉變為由海空力量構成的“兩位一體”結構,即取消了地下井發射的戰略核飛彈,因此“混合型MS5”計畫隨之終止。與此同時,由於冷戰後法國宣布暫停核武器試驗,為M-5飛彈配屬的新型核彈頭TN76的研製計畫不得不凍結,最終法國修改了原來費用太高的M-5計畫,...
二戰後,特別是戴高樂總統執政以後,重新崛起的法蘭西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在軍事戰略和國防建設上也講求法蘭西民族的個性,這種傳統一直延續至今。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北約成員國,今日的法國擁有除美國和俄羅斯外最強大的核力量。在軍事戰略上,法國既執行北約共同的軍事戰略原則,又堅持自己的獨立性。冷...
1966年,德國經濟衰退,但同年艾哈德仍同意購買美國軍火。越南戰爭時,艾哈德積極支持美國,當法國戴高樂政府退出北約時,又與美國一同譴責法國。當美國為限制英國、法國獨立發展核力量而推行多邊核力量政策時,艾哈德政府幾乎成了這一政策的惟一支持者。在3年總理任期內,艾哈德非常不順利。其所在的基民盟內部不少人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