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在廣州灣》是一部由王欽峰選編的書籍,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法國在廣州灣
- 作者:王欽峰
- 譯者: 解華 / 秦秋福 等
-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6月
- 頁數:265 頁
- 定價:98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66822659
《法國在廣州灣》是一部由王欽峰選編的書籍,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法國在廣州灣》是一部由王欽峰選編的書籍,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本卷主要收錄了1897年以來,尤其是法國占領和租借廣州灣初期的權威性歷史文獻,它們主要來自廣州灣戰役的親歷者(法國殖民軍士兵)、法屬印度支那總督府...
廣州灣法軍指揮部舊址,又稱:廣州灣法國警察署舊址。坐落在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在廣州灣法國公使署對面。建築特色 1899年,法國軍隊入侵廣州灣(即今天的湛江)後,設立警察署,並於1900年動工興建辦公大樓。廣州灣法軍指揮部(廣州灣...
《法國在廣州灣:廣州灣綜合文獻選》是2019年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廣州灣作為法國的租借地,是近代湛江不可忽視的一段歷史,值得研究。囿於種種原因,法國租借廣州灣的這段歷史資料極為缺乏,本書收錄了法屬印度支那總督...
法國人為紀念Bayard艦把廣州灣的中心城市稱為“白瓦特城”(Fort Bayard)。1911年 廢麻斜市,行政首府遷西營市(今霞山區),並設赤坎市(現赤坎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至1943年,廣州灣偏安一隅,獲得短暫繁榮。1943年 抗日戰爭爆發後...
《法國在廣州灣:廣州灣綜合文獻選(第二卷)》是一部由所著書籍,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廣州灣作為法國的租借地,是近代湛江不可忽視的一段歷史,值得研究。囿於種種原因,法國租借廣州灣的這段歷史資料極為缺乏,本書...
廣州灣租界條約是法國強迫中國清政府於1899年11月16日(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十四日)在廣州灣簽訂的租借廣州灣的條約。參加簽約的人員,中方是廣州灣勘界大臣廣西提督蘇元春,法方是廣州灣勘界全權大臣水師提督高禮睿。條約共7款。主要內容 ...
此後,法國即派公使駐在這個大樓,對租借地實行統治。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中國政府根據《中法交收廣州灣專約》收回廣州灣,設定湛江市,結束了法國在廣州灣長達46年的統治。1946年湛江市政府成立,駐舊址內。湛江市解放初期,...
廣州灣赤坎警察署是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法國租占廣州灣(今廣東湛江市舊稱,曾為法國殖民地)後,為維護其殖民統治,在赤坎設立警察署(俗稱“綠衣樓”)。職責分工 廣州灣赤坎警察署設警兵(俗稱“綠衣兵”)30~40人,裝備有...
《廣州灣歷史與記憶》試圖通過這些歷史碎片的組合,逐步清晰廣州灣時期的歷史全貌。圖書目錄 編輯說明 序 廣州灣簡史 法國在廣州灣 抗戰後期收回廣州灣之中法日外交折衝 英國駐香港記者的廣州灣見聞(1903)廣州灣的經濟實況 廣州灣貿易...
位於湛江市霞山區海濱路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 1903年建成,是法國在中國的廣州灣租界的統治機關駐地。相關事件 1943年至1945年為廣州灣日本占領軍軍部。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同年9月21日,中華民國政府收回廣州灣建湛江市,市政府駐此...
建築遺產作為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是一個地方的歷史印記。分布在廣東湛江大地上那些異域風格的近代建築,是湛江近代半個世紀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1899年廣州灣成為法國租借地,這是湛江近代建築形成所處的特定歷史時期,也是湛江市城市建設的一...
法方被迫將廣州灣法國行政首府於1903年前後遷至坡頭在這裡建了此樓,並在樓的西南側建平房數幢作為營盤駐兵和醫院。1912年端午節,坡頭農工商各屆代表又在三甲祠召開會議,決定於農曆五月十四日開始總罷市,驅逐法軍,後來法國殖民者不得...
法國入侵者在廣州灣的照片“白雅特”號:發現廣州灣 據載,法國人最先發現廣州灣這一片天然良港,是源於一次海軍航道測繪。1897年,法國海軍有一艘名叫“白雅特”號(Bayard又譯作“白瓦特”號或“巴雅”號,是歷史上一法國騎士名字,...
曲指算來,法國人在湛江停留了整整45年,並在市區留下不少法國建築遺蹟。簡介 在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海濱路一帶有許多法國人留下的法式建築,主要包括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維多爾天主教堂、霞山福音堂、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舊址等,這些...
經歷45年殖民地歷史的霞山,聚集著湛江人民抗法、反對外來侵略的民族精神,也遺留著記證這段歷史的法國古建築藝術精品,使霞山擁有了豐富的法國古建築遺存:典型的法蘭西特色、法式鋼筋的法國駐廣州灣總公署;歐洲12世紀至15世紀最流行的雙...
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 (今湛江港灣)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法國在廣州灣設立總公使署進行管理。在此期間,湛江各地人民無...
西營法華學校早期設有法文班和越南語班,以培養翻譯人員和政府雇員為主,後逐漸招收法人和法國在廣州灣的僱傭軍越南人的子女,後期開設中文班,優先招收為法租界政府僱傭的華人子弟入讀,以後陸續招收廣州灣居民的子女。1929年至1934年間...
西營法華學校早期設有法文班和越南語班,以培養翻譯人員和政府雇員為主,後逐漸招收法人和法國在廣州灣的僱傭軍越南人的子女,後期開設中文班,優先招收為法租界政府僱傭的華人子弟入讀,以後陸續招收廣州灣居民的子女。1929年至1934年間...
1936年,法國殖民者在廣州灣(今湛江市)修建機場,時稱西廳機場;1952年10月,機場開通民航業務;1953年3月,成立湛江航空站;1956年,機場正式更名湛江機場;2004年3月,加入廣東機場集團,並成立湛江機場公司。2022年3月24日零時起...
法帝國主義入侵廣州灣(今湛江市)後,天主教隨之而入,1900年法籍神父在湛江主持教務期間,提出興建教堂,1903年由教會籌資建成。教堂建在廣州灣法國租借地內,屬羅馬教廷領導,1925年歸北海教堂管轄。文革期間,教堂遭到了嚴重破壞,文革...
上海法租界是法國在舊中國四個租界(廣州灣不是租界,歸屬法屬印度支那管轄)中面積最大、發展最好的一個租界。法租界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達到發展的頂峰,此後隨著日軍全面侵華,法租界短暫地成為日占上海中的孤島,並在1943年由當時的傀儡...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二月初三,法國租借廣州灣(今湛江市),赤坎被劃入租界內,為廣州灣“四區”(硇洲區、東海區、坡頭區、赤坎區)之一,設赤坎公局,屬法廣州灣總公使署管轄。宣統三年(1911)七月初四,廣州灣總公使署頒布《...
法國廣州灣警察署舊址:坐落在霞山延安路,在今霞山公安分局大院內,與廣州灣法國公使署一街之隔。法國入侵湛江後,為維護其殖民統治,隨即設立警察署,並於1900年動工興建辦公大樓。樓高二層,面積400平方米,磚石砌築,門前寬闊陽台...
赤坎市政廳曾是法國駐廣州灣公使署在赤坎的辦事機構。位於赤坎體育場與南華市場之間,建設旅店斜對面,今市政法委和赤坎區公安局辦公樓,全名叫廣州灣公使署赤坎市政廳。當年也是湛江建市的辦公樓。簡介 1945年9月21日侵略廣州灣的日軍在...
1898年法國強租廣州灣後,為了擴大其租界範圍,派兵強占海頭汛、麻斜、硇洲,又多次進攻黃略、麻章、平石等處,他們還到處放火燒村,搶劫民眾財物,姦淫婦女,強拉民夫。海頭、南柳附近各村人民,不堪法國侵略者的殘虐,同年6至10月,以...
曲指算來,法國人在湛江停留了整整45年,並在市區留下不少法國建築遺蹟。霞山區海濱路一帶有許多法國人留下的西式建築,主要包括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維多爾天主教堂、霞山福音堂、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舊址等,這些建築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
1898年,法國“租借”廣州灣,總公署設在麻斜,並建軍營,稱為“東營”。接著侵略者得寸進尺,竟限令拆毀張氏祖墳和強占“羅侯王廟”。民眾聞之,怒不可遏。四百多人在張魁開、張達令率領下,一半守墳,一半守廟,並以羅侯王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