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灣坡頭公局舊址

廣州灣坡頭公局舊址

廣州灣坡頭公局舊址位於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俗稱“鬼佬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灣坡頭公局舊址
簡介,建築特色,見證歷史,文物保護對象,

簡介

走進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坡頭鎮人民政府大院內,有一棟法式建築特別引人注目,那就是廣州灣坡頭公局舊址,現仍為坡頭鎮人民政府辦公樓之一,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7月起還增加了坡頭鎮黨員服務中心和廣州灣歷史文物陳列館等功能。看著這棟具有瞭望射擊作用的法式建築,讓人思潮澎湃。

建築特色

位於坡頭區坡頭鎮人民政府大院內的廣州灣坡頭公局和坡頭營盤舊址,俗稱“鬼佬樓”,約建於1903年,2006年坡頭鎮人民政府對該樓進行修葺,但文物原貌和建築風格不改變。
公局坐東向西,二層混凝土結構,總建築面積312.66平方米,形狀呈英文Z字形,正中一幢為主樓,連體副樓2幢分別建在主樓的東南角及西北角。主樓進深16.5米,面寬13.8米,副樓進深6.85米,面寬5.9米,樓內房間設定奇特,牆體多方位設有射擊孔。射擊孔非常隱蔽,從外面看像一條條縫,根本看不太出來,既可以很好地“隱身”,又能很好地保護到開槍射擊人員;但從裡面看,透過射擊孔,視野非常好,可以看到整個小廣場等外面廣闊的地方,從射擊孔裡面伸槍出去射擊。。

見證歷史

1898年4月22日,法軍在廣州灣(今湛江市舊稱,曾為法國殖民地,1899-1945年)登入,1899年11月16日,清朝政府與法國簽訂《廣州灣租借條約》。
回首1900年,法國殖民者在麻設市並建立廣州灣公署,1901至1902年間,法軍在麻斜井頭村一帶焚毀民房,強占村民土地,平毀張氏墓園,麻斜人民奮起反抗。
法方被迫將廣州灣法國行政首府於1903年前後遷至坡頭在這裡建了此樓,並在樓的西南側建平房數幢作為營盤駐兵和醫院。
1912年端午節,坡頭農工商各屆代表又在三甲祠召開會議,決定於農曆五月十四日開始總罷市,驅逐法軍,後來法國殖民者不得不於同年將廣州灣公署遷至西營(今湛江市霞山區海濱一路)。
坡頭公局便成為廣州灣法國行政首府的一個分支機構,由一名行政委員和營盤官負責管理,繼續在坡頭地區推行殖民統治至中國政府收回廣州灣(1945年廣州灣光復,改名和建“湛江市”)。
期間的1936年農曆“三月三”吳川人民抗法鬥爭中(坡頭區曾屬吳川),抗法民眾曾圍攻該樓及法軍營地,要求法當局廢除苛捐雜稅,嚴懲作惡多端的法方走狗盧文廷,與法軍對峙。法軍槍殺了五名抗法志士。
1949年11月20日,坡頭全境解放。同月,吳川縣濱海區區長屈雪瑩率濱海區人民政府機關進駐該樓。此後,轄區歸屬雖有更變,但該樓一直作為政府部門的辦公場所。

文物保護對象

廣州灣坡頭公局舊址歷經百年風雨仍可使用,是法國殖民者妄圖長期統治廣州灣人民的見證,是法國殖民者在坡頭殖民統治的歷史見證,對研究法國殖民歷史和研究吳川、坡頭人民抗法反抗侵略鬥爭史有重要作用。
曾於2002年被湛江市公布為文物保護對象,以該樓作為歷史活教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啟迪後人勿忘國恥,團結奮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奮鬥。
鑒於上述的特殊歷史和價值,目前坡頭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正推薦廣州灣坡頭公局舊址為湛江市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