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馬里·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

讓-馬里·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

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一般指本詞條

讓-馬里·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法國著名文學家,出生於1940年,是20世紀後半期法國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現今法國文壇的領軍人物之一,與莫迪亞諾佩雷克並稱為“法蘭西三星”。在1994年法國讀者調查中,克萊齊奧成為最受讀者歡迎的作家。200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勒·克萊齊奧代表作品有《訴訟筆錄》、《戰爭》、《流浪的星星》、《飢餓間奏曲》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讓-馬里·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
  • 外文名: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
  • 別名:勒·克萊齊奧
  • 國籍:法國
  • 出生地:法國海濱城市尼斯
  • 出生日期:1940年4月13日 
  • 職業:作家
  • 主要成就:200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代表作品:《訴訟筆錄》、《戰爭》、《飢餓間奏曲》
人物經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創作特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人物影響,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40年4月13日,勒·克萊齊奧生於法國海濱城市尼斯。由於出生在二戰期間,勒·克萊齊奧童年的大部分時光,都是在山間村莊,在德國占領軍和納粹的陰影下度過。雖然生活在南部小村莊,但戰爭仍然給勒·克萊齊奧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這些記憶後來反映在他的作品裡。
讓-馬里·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
1947年,勒·克萊齊奧8歲,他踏上了去非洲的旅途,跟隨母親和弟弟一起前往奈及利亞探望在那邊為英軍戰時醫生的父親。正是在這次為時近一個月的旅行中,他開始了最初的寫作。
1949年,勒·克萊齊奧10歲時,他和家人重返尼斯。
1957年,他高中畢業後在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學習英語,隨後又回到了法國尼斯的文學院,並於1963年在那裡獲得了文學院的文學學士學位,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說《訴訟筆記》,並被當時的評論界認為可以和加繆的《局外人》媲美。
1964年,正在艾克斯一普羅旺斯文學院學習的勒·克萊齊奧撰寫碩士畢業論文,題目為“亨利·米肖作品中的孤獨”,並拿到了取得教師資格所必需的高等教育文憑。之後,勒·克萊齊奧來到美國的新墨西哥州,在阿爾伯克基教授文學。
1967年,勒·克萊齊奧前往泰國,以青年海外協作隊隊員的身份服兵役。因為揭露當地的兒童賣淫現象,勒·克萊齊奧遭到驅逐,並被派往墨西哥繼續服役,直至兵役結束。
1970起,勒·克萊齊奧受僱於墨西哥的法國拉丁美洲研究所,成為研究所的職員,參與研究所的圖書館的組建工作。在此期間,他深深地喜歡上了墨西哥,喜歡上了那裡的印第安人:在巴拿馬的密林里,勒·克萊齊奧和恩貝拉部族印第安人、沃納納部族印第安人一起生活,研究他們的生活方式。之後,勒·克萊齊奧來到墨西哥中部的米卻肯州,與生活在那裡的惠考爾部族印第安人往來。在墨西哥城大學,勒·克萊齊奧還學會了瑪雅語、納瓦特爾語等幾種當地語言,發現了當地的宗教經文。1970至1974年問與墨西哥印第安人一起生活的經歷,在勒·克萊齊奧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他說:“這一體驗改變了我的生活、我對世界和藝術的看法以及我與人相處、走路、吃飯、熱愛和睡覺的方法,甚至深入到我的夢中。”的確,他的所有作品,都從自己的多次旅行中吸取養分。在異域的多次旅行,“使
讓-馬里·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
讓-馬里·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
勒·克萊齊奧的作品具有詩意般的神秘,它是舊習俗的死亡,新生命的誕生,它要尋找一個人類早已失去的世界”。之後,勒·克萊齊奧繼續在阿爾伯克基教書。
1977年,勒·克萊齊奧翻譯、出版了瑪雅神學著作《希拉姆·巴拉姆的預言》。
1978年,法國教育部的下屬機構“全國科學研究中心”拒絕了勒·克萊齊奧擔任研究員的申請。於是,勒·克萊齊奧前往非洲,和妻子熱米婭一起跑遍了沙漠,並且在模里西斯島度過了多年的時光。之後,他先後在曼谷、墨西哥城、波士頓、奧斯丁、阿爾伯克基教書。
1983年,勒·克萊齊奧在法國佩爾皮尼昂的美洲研究所完成博士論文,論文內容就是墨西哥的米卻肯州。由於勒·克萊齊奧長期關注少數民族,80年代末,勒·克萊齊奧成為“國際生存組織”榮譽委員會的成員。
90年代起,勒·克萊齊奧成為一位世界作家,偕妻子在美國阿爾伯克基、模里西斯等地生活,也不時回到法國,或在尼斯生活,或在布列塔尼的杜瓦爾納內茲海灣的小屋裡生活。
讓-馬里·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
1995年,勒·克萊齊奧出版小說《四十天》。1996年,《四十天》獲得法國電視集團頒發的電視觀眾獎。
21世紀初,勒·克萊齊奧懷著對異域文化的濃厚興趣,前往韓國,研究當地的歷史、神話以及薩滿儀式,同時還擔任梨花大學的教授。
2006年2月,勒·克萊齊奧獲得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外國文學學會頒發的“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獎·2006年度”。
2008年初,《烏拉尼亞》中文版在中國出版。
2008年6月,勒·克萊齊奧獲得以瑞典作家斯梯格·達耶爾曼的姓名命名的文學獎。
2008年12月10日,領取諾貝爾文學獎。
2009年1月1日,勒·克萊齊奧獲得法國四級榮譽勳章。
2011年8月,受聘南京大學名譽教授。
2013年12月3日,受聘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名譽教授。
2015年09月26日,參加首屆南京青年文化周活動並發表演說。

個人生活

勒·克萊齊奧的祖先原來生活在法國西北部的布列塔尼,18世紀時移居印度洋上的模里西斯島。勒·克萊齊奧的父親名叫拉烏爾,母親名叫西蒙娜,都來自模里西斯。勒·克萊齊奧的父親屬於英國國籍。勒·克萊齊奧則與母親一樣,擁有法國、模里西斯雙重國籍。
1961年,勒·克萊齊奧與羅薩麗·皮克馬爾結婚。兩人育有一女,名叫帕特里西亞。
1975年,勒·克萊齊奧娶了第二任妻子,她就是來自摩洛哥南部沙漠的熱米婭。兩人育有一女,名叫安娜。

主要作品

初版時間中文名稱類型
1963
小說
1966
《發燒》
短篇小說集
1967
《大洪水》
小說
1967
《可愛的土地》
小說
1967
《物質的沉迷》
散文集
1969
《逃循之書》
小說
1970
戰爭
小說
1971
哈伊
小說
1973
巨人
小說
1973
《瞳孔擴大》
散文集
1975
《他方游》
小說
1978
《蒙多和其他故事》(一譯《少年心事》)
短篇小說集
1980
沙漠》(一譯《沙漠的女兒》)
小說
1982
《巡邏及雜事》
短篇小說集
1983
《曙光別墅》
短篇小說集
1989
《春季與其他季》
短篇小說集
1991
奧尼查
小說
1992
《帕瓦那》
小說
1992
小說
1994
散文
1997
《金魚》
小說
2003
《革命》
小說
2006
小說
2008
小說

創作特點

作品主題

勒·克萊齊奧的創作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1963年持續到1975年。在這一階段,勒·克萊齊奧所探討的內容主要是瘋癲、言語、寫作等主題,著力進行形式方面的革新。當時的勒·克萊齊奧,是以革新的、反叛的作家的形象存在著,揭露西方都市的野蠻,勒·克萊齊奧也因此受到米歇爾·福柯和吉爾·德勒茲的賞識。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勒·克萊齊奧的第二個創作階段開始形成。勒·克萊齊奧開始探討更加個性化的、具有一定自傳性質的主題。對少數民族的關心、旅行的誘惑力、童年等成為勒·克萊齊奧的首選主題。勒·克萊齊奧以自己的多次旅行、美洲印第安文化為題材進行創作。在作品中,勒·克萊齊奧提到旅行,提到不同的文化,尤其是提到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區。利潤、進步和舒適並不是勒·克萊齊奧本人感興趣的價值,他的文筆顯得樸實、精煉而又生動。勒·克萊齊奧的作品被視為對西方物質主義的批判,其創作基礎是對弱者、對被遺棄者的關注,“挖掘最悲劇性的、最真實的東西,找出能引發情感的、可能把黑夜化為陰影的撕裂性語言,對傳統文學的準則進行質疑”。

藝術特色

從藝術手法上說,勒·克萊齊奧有著不懈的追求與開拓,可以說是刻意求新求奇,而又不拘一格。觀察入微、描寫細膩是他的最大特色。他用優美的詞語構築了一個與現實隔離的透明城堡,結構略顯鬆散,堆積無序,內容不連貫。比如行文中夾有剪報和電話簿頁、物件列舉,甚至排字遊戲,明顯有形式主義的性質,可以看出是作者有意為之。但在後來的作品中他逐漸開始運用多種多樣的藝術手法,對物件做細緻且恰到好處的描寫,使人想到新小說;人物不連貫、無意義的對話使人想起荒誕派戲劇:而許多跳躍性極大的比喻可說是象徵主義式的,很有“通過一個故事來講述哲理”的特點。
在敘事風格上,勒·克萊齊奧的小說與其所處的法國小說環境中的新傳統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情節的因果線性鏈和嚴密邏輯幾乎是勒·克萊齊奧在近半個世紀的創作中都棄之不用的東西;其次,以人物為中心的地點、時間的統一也幾乎不存在,人物的身份幾乎是不確定的,但敘事者無處不在,他隨時和人物合為一體,打破有可能局限敘事發展的時空界限。
早期的勒·克萊齊奧幾乎完全不顧敘事的線性發展,並且在敘事中插入許多非敘事因素:圖片、剪報、歌詞、標語牌以及各種符號,甚至還有自己杜撰的語言。但是到80年代之後,,雖然時間的線性仍然不是作者考慮的敘事首要因素,而且作者調用了復調、多視角等大量的現代敘事手段,但由人物引領的,因為人物之間或人物與周遭之間關係的變化而得到進展的情節卻恢復了部分的社會性和邏輯性,從而勒·克萊齊奧也徹底揮別了所謂的“自動書寫”時代。
相反,與敘事結構對應的另一重要因素語言則是勒·克萊齊奧常年不變的經典標籤。勒·克萊齊奧的語言一向簡單、純淨,仿佛要找回詞語在大洪水之前的自然意義,是一支“能夠與風、海、世界的歌”相得益彰的曲子。慎用複合長句、慎用複雜的時態結構,但同時嚴謹地遵守法語的語法規範,這使得勒·克萊齊奧成為法語語言教材偏愛的編選對象。實際上,勒·克萊齊奧的語言風格與其作品整體的主題完全一致:作為物質實體,作為人類進入現實世界、感受現實世界、創造現實世界的惟一方式,語言也只有在其最單純的狀態才接近真實,甚至沒有界限。

人物影響

勒·克萊齊奧像所有有雄心的小說家一樣,一直致力於建立一個自供自給的世界。克萊齊奧如是說:“我覺得世界要比上帝更廣闊,我認為上帝的思想包括在世界之中。”他試圖在一瞬間通過某一奇異方式表達他創造的世界,他要創造的是世界,因而他說他是某一個可以創世紀的上帝。
讓-馬里·古斯塔夫·勒·克萊齊奧(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
在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詞中,勒·克萊齊奧的作品被形容成“新的旅程、詩意的冒險和感官的狂喜”。從七八歲開始嘗試寫作的勒·克萊齊奧,也的確如評語中所言,以文學探索了“主流文明之外的人類和為文明隱匿的人性”。而無論是前期的實驗奇幻,後來的簡約流行,以及寄現實於幻想,勒·克萊齊奧的小說,都好似一則則尋找人性的“新寓言”,叩問著當代文明中的分裂,探索著在物質掩蓋下的人性。文學是人類的藝術,精神永遠高於苦難,文學的真實可以摧毀謊言構築的世界,在勒·克萊齊奧優雅的文字背後,濃密的抒情和經過稀釋後的隱喻,隱隱約約間透出一種對世俗的嘲笑。而只有關注人性,代表人類最普遍的價值方向,最終起到推動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作用的作品,才可能抵達讀者的內心深處。

獲獎記錄

年份獎項名稱作品
1963
《訴訟筆錄》
1971
法國“瓦萊里·拉爾博獎”
《哈伊》
1980
法蘭西學士院保爾·莫朗獎
《沙漠》
1992
羅曼文學拉丁聯合會國際獎
1997
摩納哥大公國文學獎
1997
尚紀沃諾大獎
1998
摩納哥大公獎
2006
中國“二十一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
《烏拉尼亞》
2008

人物評價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作家,勒·克萊齊奧作品譯者余中先:他是世界主義者。
南京大學教授,勒·克萊齊奧作品譯者許鈞:一個批判者和反思者。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勒·克萊齊奧作品譯者袁筱一:聽從於自己內心的浪漫主義者。
法語文學翻譯家金龍格:關注邊緣人物的人文主義作家。
2008年瑞典學院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公告中解釋了勒·克萊齊奧的獲獎原因,說是“一位標誌文學新開端的作家,一位書寫詩歌歷險、感官迷醉的作者,是在主導文明之外和之下探索一種人性的探索者”。
東方早報》:無法定位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南都周刊》:美國人不知的大師。
《瞭望周刊》:新童話世界的締造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