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星星

流浪的星星

《流浪的星星》是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的代表作。該小說講述了從1940年至1982年,時間跨度達40年的故事:二戰中法國尼斯後方的一個村莊被義大利人占據,作為猶太人,女孩艾斯苔爾安靜幸福的童年生活被打破,隨之而來的是恐懼和逃亡,還有父親的離逝。弱小的她感到絕望與無助,只得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傳說中的家園耶路撒冷。主人公艾斯苔爾和母親都堅信,只要到了那裡,她們就會徹底告別苦難、得到救贖。

作者詩化地將耶路撒冷比作為人間的伊甸園,沒有戰火硝煙,沒有種族歧視,瀰漫著和平氣息,充滿人間關愛。但當艱難和阻撓過後,艾斯苔爾也開始懷疑這夢想中的精神家園到底是不是存在。最後當她們抵達聖城,發現這個城市仍處在戰亂之中,灰塵四起,噴泉枯涸。這與曾支撐他們走下去的精神家園,那個想像中的“光明之城”,有著天壤之別。

主人公在矛盾中掙扎,質疑,惶惑,最終在自然空間中人性得以釋放,完成了對於人性的整合以及對於生命頓悟後的體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流浪的星星
  • 外文名稱:Étoile errante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法)勒·克萊齊奧
  • 作品字數:211千字
  • 首版時間:1992年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賞析,主題思想,敘事藝術,作品評論,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流浪的星星》講了一個猶太小女孩大半生的人生經歷。故事的開端發生在1943年法國尼斯後方的一個被義大利管轄的猶太人聚居區。小女孩艾斯苔爾在父母的照顧下幸福地生活著,可是戰爭卻把這一切的寧靜打碎,作為猶太人的艾斯苔爾,為了活下去,必須離開馬上要被德國人控制的家園。於是,曾經燦爛的陽光,叮咚的小溪,碧藍的天空都不見了,離別、疲憊、絕望成了艾斯苔爾生命的主題。也是因為這種種的磨難,艾斯苔爾的心靈迅速地成熟堅韌起來。戰爭結束,失去父親的艾斯苔爾和媽媽決定離開法國,追尋猶太人精神家園——以色列。
可是,當艾斯苔爾最終踏上想像中本應布滿金色陽光、橄欖樹、鴿子的以色列,追尋的夢想又一次破滅,戰爭的炮火無處不在。但無論是在貧民窟,還是面對飢餓和死亡,艾斯苔爾都不曾放棄希望,也是在這漫漫的等待和不放棄的追尋過程中,她獲得了新的生命,也終於獲得了自由的真諦。

作品目錄

艾蓮娜
艾斯苔爾
萘瑪
太陽的孩子
伊莉莎白

創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戰爭,它使世界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災難。 這場戰爭先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捲入,波及20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80%),戰火燃及歐、亞、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1943年夏,法國尼斯後方的一個小村莊成了義大利管轄的猶太人居住區。文本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猶太人在逃亡中尋找家園——以色列聖地為背景。
從1947年11月始,聯合國通過了有關巴勒斯坦領土上建立一個猶太國和一個阿拉伯國之後,由此開始了這片土地持久的血與扣的戰爭狀態。歸根結底,土地衝突和宗教衝突是最主要的原因。
該小說影射了二次大戰後的以巴衝突。

人物介紹

艾斯苔爾(艾蓮娜)
艾斯苔爾原名艾蓮娜·格萊芙,她的父親總是叫她艾斯苔爾(意為小星星)。她和夥伴們經常在河裡面沖涼嬉戲。艾斯苔爾在夥伴中玩得最瘋,整個夏天玩下來,她的全身被曬成了赤褐色,她的黑色捲髮總是剪得很短,因此媽媽常說:“艾斯苔爾,你簡直像一個茨岡人!”
1944年,義大利戰敗,駐守村莊的義大利憲兵也要撤退了。村莊上的猶太人擔心這裡被德國人接管,因此,大家在與游擊隊員商定後,決定兵分兩路進行逃亡。由於艾斯苔爾的父親是共產黨,他必須與游擊隊員一起帶領一部分同胞撤退。艾斯苔爾則和母親伊莉莎白隨另一部分同胞撤退。就這樣,艾斯苔爾告別了童年;告別了悠閒的小鎮;告別了鋼琴老師費恩先生;告別了好友拉歇爾。母女二人翻山越嶺,忍耐饑寒,他們的目標是到達義大利出海抵達光明的誕生地——以色列。
艾斯苔爾在逃亡途中歷經恐懼、驚悚、屈辱。不幸的是,她的父親在掩護同胞逃亡時中了德軍的埋伏,不幸殞命。父親的意外離去打亂了事先安排好的計畫,母女二人到達費西奧納後,離開了逃亡的大隊。她們原計畫留在這裡等待父親,不過,為躲避德軍的搜查,母女二人隱藏在費西奧那的旅館裡作幫傭。不僅如此,艾斯苔爾還得到山頂的孤兒院照看孤兒。當父親喪命的噩耗傳來時,艾斯苔爾和媽媽崩潰了。母女二人無計可施,只能像現在這樣繼續留在這裡。往後的日子,艾斯苔爾過得很是糟糕,她無法從失去父親的陰影中走出來。接下來的日子裡,噩耗接二連三得傳來。父親用性命保護的那些同胞也沒能躲過敵人的襲擊全部喪生。而艾斯苔爾自己之前隨行的那隊同胞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從村莊轉移逃亡出來的猶太同胞除了艾斯苔爾母女全部喪命。
親人朋友的離去讓艾斯苔爾感到心力交瘁,空虛絕望。她差點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她迫切得想回到耶路撒冷,遠離戰爭的威脅。轉眼間1947年的夏天來到了,母親伊莉莎白經歷了恐怖的戰爭之後,精神與肉體都受到了巨大創傷,對未來倍感絕望。此時的艾斯苔爾已年滿17歲,這一切的不幸沒有打倒她,反而使艾斯苔爾變得愈加堅強。在那段黑色的歲月中,她學會了等待,學會了藉助宗教的力量來平衡內心世界。
經過法國的重重關隘,途經義大利及風浪重重的地中海,艾斯苔爾與母親終於到達了以色列。新以色列百廢待興,重歸的猶太人努力建設著自己的國家。艾斯苔爾與其他的年輕人在一起去到田間勞作,母親則在難民營負責衣物的漿洗與分配工作。這樣的日子雖然艱苦但是艾斯苔爾樂在其中,因為這裡是自由和平的。
艾斯苔爾在自己的新家園,有時去田間育苗;有時在種植園中關心樹木的生長;有時還會去難民營幫忙。她的新生活可謂有滋有味。最重要的是艾斯苔爾在這裡邂逅了她的丈夫,他們志同道合,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目標。夫婦二人計畫報考醫學院立志當醫生去幫助更多的人。
1982年夏天,艾斯苔爾又回到了尼斯,這是她闊別這裡40多年後,再次回到這裡。她遵照母親的遺願在夕陽下,將她的骨灰撒向了大海。此時的艾斯苔爾根本:“不會哭,甚至會毫無感覺。”
萘瑪
萘瑪是阿拉伯女孩,因為戰爭,她離開家園,住進了貧民窟。就在前往貧民窟的路途中,她和艾斯苔爾相遇了。當艾斯苔爾到達耶路撒冷後,在一隊難民中,看到了萘瑪,她“臉蒼白憔悴,裙子布滿灰塵”,很長時間,她一動不動地站在艾斯苔爾面前,許久拿出本子在上面寫出自己的名字NEJMA。

作品賞析

主題思想

《流浪的星星》主題思想:流浪的本質,其實是在追尋自由,是在追尋精神家園。
在《流浪的星星》中,一個少女的青春時代,充斥於她的生活的不是鮮花和愛情,而是戰爭的顛沛流離,在心靈和情感都無所依傍的流浪中她逐漸明白了戰爭是什麼;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對於一個猶太人,戰爭又意味著什麼。死亡對於人類來說,已經成了一個司空見慣的事情和麻木的話題。
《流浪的星星》主人公艾斯苔爾是猶太人,在那個恐怖的年代,連自己的身份都要否認。於是,對自己身份的困惑讓艾斯苔爾開始了身份的追尋。在義大利人管轄區域裡,猶太人每天都要在規定的時間去排隊勾自己的名字,艾斯苔爾開始意識到自己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
義大利軍離去了,管轄區會隨時被德軍占領。猶太人被迫背井離鄉,戰爭使艾斯苔爾失去了居住的土地。艾斯苔爾和媽媽踏上追尋心目中神聖的耶路撒冷的旅程。在猶太人心中,耶路撒冷代表著安寧和祥和,在那裡,沒有戰爭只有和平,沒有饑饉只有勞作和充實。那時的耶路撒冷,戰爭和貧困一樣無處不在。
艾斯苔爾本想在耶路撒冷找到安寧和祥和,可是,在難民營中,她看到的是難民們正在面對飢餓、骯髒和鼠疫疫情,他們在生與死的邊緣上掙扎。
畢竟處於亂世的人是瘋狂和惶惑的,“人是生活在一個世界裡的,可是這個時代卻影子似的沉沒下去,人覺得自己是被拋棄了。”“在這樣的一種絕望里,人們似乎無可救藥。溫情無可挽回地成了戰爭的犧牲品。”
對家園的追尋來自人類的本能。家園,民族根之所在。可是,現實中的家園並不是想像中的美好,艾斯苔爾在“空茫”中追尋家園,“那種空茫的感覺又在‘我’的腹中掘了個洞,那洞向外張開口,一陣空茫,一陣寒冷”。“‘我’感覺到了體內的空茫,‘我’倒了下去。”在艾斯苔爾流浪的過程中,她逐漸開始迷惘。夢想中的耶路撒冷的破滅讓她開始疑惑自己到底應該追尋什麼。她流浪的本質,其實是在追尋自由,是在追尋精神家園,而並非單純的現實中的祖先所居住的土地。
於是,在惘惘的威脅中,在這個現實中,在人們麻木而空寂的心靈中,人們試圖發現一個救世主,發現一種帶有神秘色彩的鎮痛劑,宗教成了無數人心中的諾亞方舟。在勒·克萊齊奧的文本中,在一次次的逃亡和短暫的相遇中,人們要急切獲取的,正是一種精神的力量。但現實是無情的,正當豆蔻年華的孩子,面對殘酷的戰爭,也不得不有了“上帝是否存在”的哲學反思,不由得哀怨和質疑:“為什麼我們看不見他(上帝),為什麼他要躲起來,而他在這個地球上是無所不能的啊?”
失望之餘,或許正像該文本中所說的那樣:“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麼‘主人’,即便對於蜜蜂而言。”勒·克萊齊奧筆下,宗教是神秘和遙遠的,對於殘酷的現實世界,卻又那么可望而不可及。於是宗教僅僅變成了“神秘的言語”,而不能挽救正在沉淪的靈魂。“有時候我們簡直相信我們什麼也不曾明白,只有在我們這間牢房的寂靜里,聽著這聖潔語言的詞在這裡回想。”人性在無盡地等待中逐步失去希望,在流離失所中逐步迷失了自己。“等待,希望,絕望,死亡,包括宗教,人類竟是永遠也完不成尋找自我的夢想。
在《流浪的星星》中,艾斯苔爾起先是依靠一種近似神話的力量,即關於耶路撒冷的許諾去尋找夢想的家園。在逃亡途中,她不斷的質疑“也許耶路撒冷並不存在”,惶惑中,偶然遇到的同齡小夥伴萘瑪卻又一次點燃她生命中的希望,雖然只是短暫的一面,然而在以後漫長的逃亡旅途中卻成為彼此心靈的印證,時時望見,充滿樸素的思念。
心靈的自由是《流浪的星星》的落腳點。無論對家園的追尋,還是對身份的追尋,以及在文中多次提到的艾斯苔爾對宗教的追尋,其實質都是對自由的追尋。這份自由包括各個民族人民平等地生存,包括各種文化平等的對話,也包括在這個極度物質的世界中處於邊緣化的精神和個體的獨立。
雖然戰爭依舊存在,暴力和血腥依舊威脅著每個人的生命,但是回歸自然後,在旅途中結成的友誼使艾斯苔爾和萘瑪驚喜的發現自己擁有一片內心的淨土,成為冰冷世界的“明亮的星星”。勒·克萊齊奧詮釋的正是一種“在路上”的追尋,一種人性的整合。

敘事藝術

敘述手法
第一、三人稱交替的敘述手法:《流浪的星星》作品文本分為五大章節,第一章艾蓮娜,敘述人稱為艾斯苔爾(艾蓮娜)第三人稱;第二章艾斯苔爾,敘述人稱為艾斯苔爾第一人稱和艾斯苔爾第三人稱;這兩章都是以艾斯苔爾為敘述基點來展開故事情節:天真的童年和艱辛的流浪;到作品第三章萘瑪,又出現了另外一位主人公萘瑪,這一章即以萘瑪第一人稱和萘瑪第三人稱來講述在戰爭陰影籠罩之下世界另外一個地方,另外一個難民營中人們的悲慘生活;第四章太陽的孩子,敘述人稱由艾斯苔爾第一人稱、艾斯苔爾第三人稱再回到艾斯苔爾第一人稱,主要描述了艾斯苔爾的孩子小太陽的出生;最後一章伊利莎白,採用了艾斯苔爾第一人稱和艾斯苔爾第三人稱,講述了她母親伊莉莎白的去世和她對生命和生活的感悟。最終人稱和人物的關係還是回到了作品最初的形式和狀態,並與小說開頭形成一致。
上述提到的寫法首先在小說構成方面是很獨特的,即將人稱的變化融入到故事的主線中。兩位主人公,兩個敘事主體,又分別有各自的人稱敘述基點。這與新小說有著某種共通相融的東西:兩條故事線索的交織與人稱變化的特定交叉點。兩條敘事主線就是流浪和相遇。流浪即艾斯苔爾(艾蓮娜)以及和她有著類似命運的人們由於戰爭原因,開始流浪或流亡生活;而相遇是艾斯苔爾(艾蓮娜)和萘瑪這兩位惺惺相惜的姑娘的不期而遇。艾斯苔爾離開家園去尋找夢想中的天堂,到達之後卻導致另一個女孩萘瑪的流浪。她們一個是猶太女孩,一個是阿拉伯姑娘,各自代表著在戰爭中飽受摧殘的民族。作者給她們安排這樣的命運實則是在控訴戰爭的無情,以人類最低的生存要求來反抗戰爭所帶來的絕望和死亡的陰影。這是作品主題性和敘事結構性的完美結合,在流浪中相遇,在離別後相憶。
《流浪的星星》第一人稱是自我袒露,自覺自愿的敘述方式,第三人稱則是敘述者直接剖析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這兩種人稱的交替使用結合了自我展示和他者追蹤兩種敘事功能,給讀者營造出跳躍般的敘述感覺,時而身臨其境,時而旁觀者清,從而避免了敘事的過分單一。
寫作手法
對稱式的寫作手法:對稱在美學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對等的事物給人以勻稱、均衡、連貫、流暢的感覺,因而體現出一種嫻靜、穩重和莊嚴。以一定審美視點引入小說創作的對稱式寫法往往展現著小說除主題之外的內在底蘊。《流浪的星星》中隱含著多處的對稱關係。
第一,作品結構與主題的對稱。艾斯苔爾和萘瑪是這部小說的兩位主人公,她們終其一生的碰面一閃而過,就是艾斯苔爾初到以色列,而萘瑪踏上流浪征途的時候。然而小說卻展開了兩段有著相似境遇的故事,全文自此有了兩條敘事線索。小說前兩章與第三章構成了情節與結構的對稱。兩位姑娘相遇,交換的是彼此的眼神和名字,從此之後她們相互思念,並為對方寫著一封神秘的信件。或許她們永遠也看不到對方的這封信,卻在為彼此憧憬著幸福的生活。這是她們為對方,更是為自己人生際遇的抒寫,同時也見證了個體生命在戰爭中的真實存在。這樣的情節處理使小說具有了結構暗示的功能。
第二,小說敘事人稱的對稱。作家在兩位主人公之間畫了一條對稱軸,對她們各自流浪生活的描述則分別採用了第一和第三人稱相結合的方式;另外作家在整個篇章的處理上也是如此。小說以艾斯苔爾第三人稱敘述開始,儘管中間夾雜著萘瑪第一、三人稱交叉的變化,但是又以艾斯苔爾第三人稱敘述收尾。這是作品從巨觀角度在人稱運用上的對稱。中間人稱不斷地變化也產生了其特定的藝術效果,從而避免了敘事的平淡、單調、缺乏生機,並給人以錯落有致、此起彼伏的感覺,達到了對稱美感與不對稱美感的和諧統一。
第三,季節時令的對稱。這一點則主要體現在作家對故事背景的描寫上。整個事件起始於1943年夏,歷經近40年的春夏秋冬,到1982年夏小說文本結束。其中共出現了7次時間和季節的說明,分別是1943年夏,1944年冬,1947年12月,1948年夏,1950年,1966年冬, 1982年夏。四季輪迴中的景致元素和整個故事的環境氛圍在作家筆下總是相互映襯。小說中的風景都是各有其特點,而且隨著時間的變遷,相同季節所呈現的景致也是各有其韻味。冬天和夏天是作品重點描寫的兩個季節。
作者在小說開頭部分就鋪陳出小女孩艾斯苔爾13歲時在童年的山間度過第一個冬天的景象。那時有冰雪融水的叮咚、皚皚白雪覆蓋的村莊,更重要的是有爸爸媽媽給予她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可是當她要離開村莊去流浪時,那裡的一切都沉悶的寂靜。同樣是在冬天,當難民們要坐火車前往理想中的聖地時,充盈在艾斯苔爾全身的卻是內心的疲憊和四周的空曠之感。對於夏天,小說中一邊是童年歡快的記憶:青山、綠樹、小溪,玩伴,一邊卻是人到暮年、歷經世事滄桑的倦怠之感。這樣的布局不僅突顯出文本敘事結構的精巧,而且給人一種情景再現的頓悟之感。
同樣的季節,或許同樣的場景,可是包括艾斯苔爾、作家、敘述者以及讀者在內,在經歷過戰亂、生離死別、世事無常之後,面對40年後的今天時,那種感覺和心理應該是難以名狀、錯綜複雜的,就像艾斯苔爾當時所感覺到的深深的疲倦和空前的安寧。
第四,小說故事發生的地點對稱。兩個童年故鄉、兩個難民營、兩種流浪征途,兩種苦難愛情,這一切都是以艾斯苔爾和萘瑪的相遇和在那個日記本上籤下各自的名字為對稱點而展開的所有故事情節。可以說,對稱式的創作手法在這裡達到了一種極致的藝術效果。

作品評論

在《流浪的星星》小說里,作者要展示和批判的,即戰爭所造成的人類生存危機。該小說不僅揭發了反猶大屠殺的罪惡,也描繪了以色列導致的巴勒斯坦人的災難。
——劉際平(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管理學院副教授)
《流浪的星星》挖掘了與主流文明格格不入的邊緣人的內心世界。
——張平(西安外國語大學法語學院教授)

作者簡介

勒·克萊齊奧(讓—馬里·居斯塔夫·勒·克萊齊奧,Jean Marie Gustave Le Clézio),法國著名文學家,出生於1940年,是20世紀後半期法國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現今法國文壇的領軍人物之一,200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品有《訴訟筆錄》、《尋金者》、《羅德里格島遊記》等。
勒·克萊齊奧勒·克萊齊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